发新话题
打印

从《中国人史纲》看柏杨是个什么东西

我正在阅读中国人史纲。不赞同楼主的观点。

窃以为这本书的硬伤在于作者的心态不那么中正平和。书中凝结一股郁郁之气。对死亡,屠戮,自相残杀,饥饿,暴力,造反的描写太多而详细。单单把孩子抛在空中用长矛接住取乐起码写过两回。------也不怪他,大概历史就是这样的。多少与他当时的境况有关系。

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对历朝皇帝直呼其名。把他们和自己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

这本书对少数民族,对佛教,喇嘛教的评论和关注其他的历史书中罕有。

很有趣,能让人趣味盎然。原来是这样啊。

结尾很销魂。楼主懂的。

TOP

五胡十六国(柏杨写作“五胡十九国”)时期,天下大乱,难免会有不少夷狄杀害汉人的悲惨事件,这类事件,柏杨是能不写就不写,就算写了也会尽可能让你看不出来。不写当然也无所谓,问题是:汉人杀害夷狄,汉人杀害汉人的文字,柏杨可没少写,情也没少煽。例如前面的第十五章,柏杨写道:
  “羌民族对东汉政府的抗暴行动......不但向东方中国本部推进一千余公里,而且每次战役,死亡人数都达数万之多,可推测参加战斗的兵力,当数倍或数十倍于此。羌民族已由消极的挣脱贪官,反抗暴政,进而发展到对汉民族全体仇视。不过,虽然如此,那个时代并没有现代意义的民族观念,本质上仍是单纯的官逼民反。因为政府官员贪残凶暴的对象,一视同仁,并不分什么羌民族汉民族。如一一五年,先零部落攻入益州(四川),东汉政府的大将尹就率军围剿,对汉民族同样奸淫烧杀.....尹就只不过一次小小的军事行动,根本没有发生战斗,给人民的伤害已如此惨烈,其他较大战役下的人民遭遇,使我们不忍想象。战争所到的地方,手无寸铁的善良农民或牧人和他们的家禽,同遭屠杀。整个西部中国,千里一片荒凉,白骨遍野,看不到煮饭的炊烟。幸而残存的人民,无论是羌是汉,饥饿使他们堕入吃人惨境。宰相邓囗甚至主张放弃纪元前二世纪死人千万,从匈奴汗国手中夺到的凉州(河西走廊),可看出当时官员的颟顸和情势的严重。”
  怎么到了汉人被夷狄杀害,柏杨就不敢狠写了呢?柏杨在前面讽刺孔子为尊者讳的春秋笔法,他这个又算什么笔法呢?为夷狄讳?
----------------------------
你这是自由心证。韩愈云:想当然而,想当然尔。呵呵。

TOP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2-8-7 23:00 发表 汉人被夷狄杀害,柏杨就是没这么详细写。至于“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对历朝皇帝直呼其名。把他们和自己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 名字首先是用来认人的,他这么一干,首先就对不上号了。这还是次要问题,重要的 ...


 


可以参见元帝国对中国用兵和满清刚入关。还有五代十国,大分裂,小分裂时代。


现在什么年代了,你还夷狄,夷狄的?


你说作者喊嬴政先生是大帝就和润之同学暗合,这个我不能反驳。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