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社科院报告指微博多假消息 “翻墙”危害国家安全

社科院报告指微博多假消息 “翻墙”危害国家安全

咱自己搞的标题啊,为吸引眼球,各位别被我误导啊 ,下面这个才是正规标题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 ... 0713/00178_008.html

全国用户6000万 微博影响力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指出,微博已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革命性影响,全国微博用户逾六千万人,去年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逾两成由微博首发。但专家指网络消息难以核实,对于内地网民的“翻墙”行为,专家更认为有危害国家安全的威胁,因此当局有必要管控。

社科院的报告指出,去年全球网民已突破二十亿、手机用户超过五十亿,而中国网民占四亿五千万人、手机用户占九亿人,中国已成全球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截至去年底,全国网站多达一百九十一万个,当中新兴的微博网站由去年初的十七家,大幅增至八十八家。

社科院指微博多假消息

报告指示,内地愈来愈多网民利用手机把讯息发送微博,微博的发展模式亦从用户最初“晒心情”,到目前披露社会事件。如最近的郭美美炫富、江苏溧阳市卫生局长谢志强约情妇开房等,都由微博首发。但社科院专家认为,微博存在大量不实消息,并被网民盲目转载。

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又称,微博等新媒体对社会及政治产生一定影响,如去年底在北非、中东地区蔓延的茉莉花革命,也被西方媒体称为twitter革命,都显示新媒体加速向政治和军事空间拓展。

该所副研究员刘瑞生警告,新媒体被政治化的现象不可忽视,如去年Google退出中国的风波,就是美国政府和Google公司策划的阴谋。他又指,网络只是一个技术,不能把网络技术和民主简单结合,民主属于极其复杂的国家制度,把民主片面诉诸一种媒介工具,是种极其肤浅的认识。

此外,有与会专家直指内地网民的“翻墙”行为,即透过技术绕过内地俗称“长城”的防火墙,藉此浏览境外网站,可能危害到国家安全,因此当局有必要管控。
不少网民质疑,官方说法是为打压网络自由进行辩解。

另方面,国新办昨召开《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评估总结会议,称是中国首次以人权为主题制订的国家规划,又指计划执行情况良好。

本报综合报道

[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1-7-13 23:30 编辑 ]

TOP

以上是香港《东方日报》的报道
看了下大陆的相关新闻
发现同样的新闻,大陆的报道和香港的报道差好远
大陆的河蟹的要死,完全看不到最尖端的内容
还有,想找《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的内容来看,结果没找到,难道是保密的东西

[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1-7-13 22:53 编辑 ]

TOP

查了下,大陆的报道没看头
中共在新加坡的喉舌联合早报的报道有点意思
http://www.zaobao.com/zg/zg110713_001.shtml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蓝皮书:
西方媒体对华强推“网络自由”


   中国官方智库昨天发布《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蓝皮书,提出近年来西方媒体全方位发展对华的网络传播,互联网已成“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而新媒体也开启了新的政治时代,扩展了个人参议政事的渠道,也成了各种利益集团影响政治的工具。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上述报告称,作为互联网发源地的美国,最先认识到、提出并实施“网络外交”(network diplomacy),对中国强推“网络自由”,并特别重视向年轻群体诉诸软性推销。新媒体于是成了美国发动政治攻势的“冲锋枪”,美国把冷战思维和霸权政治拓展到了网络空间。

  报告举例说,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谷歌去年1月“退出中国”事件,“从头到尾就是一场Google公司与美国政府联手精心策划的政治阴谋”,充分说明新媒体已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霸权战略对其他国家进行遏制和施压的重要工具。

互联网成了全球传播利器

  蓝皮书中一篇专门分析美国政府对华网络外交的文章警告,互联网已成了当今全球传播的利器、一国政府与外国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国际社会上发声的管道,以及展示本国文化与价值观的平台。

  不过,报告认为,新媒体的政治功能还不能被夸大,例如去年年底在北非、中东蔓延的“茉莉花”革命中,所谓的“推特革命”就放大了新媒体民主。民主属于极其复杂的国家制度,完全把它诉诸一种媒介工具,是极为肤浅的认识。

  而且,新媒体大大降低了传播成本,打破西方在意识形态的垄断格局。中国近年来在国际舆论空间也逐步扩大了话语权:2010年中国互联网网民超过4亿 5000万人,占全球20亿网民的近四分之一,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而中文语种网民10年来增长1277%,目前中文已成了互联网第二大语种,在互联网上的话语权大为增加,因此这场意识形态战对中国而言并非一片愁云惨雾。

 不过,报告指出,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兴起与普及也难免带来负面影响。

  微博可说是2010年最火热的新媒体,仅一年里微博网站数量就增加了四倍,从1月的17家增加到12月的88家,不过对于不了解微博性能的人而言,它也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刀。日前,江苏常州溧阳市卫生局局长就因为误将微博当作私密聊天的即时通讯工具,在微博上与一名女子大肆调情,遭网民在网络论坛上揭发后,被令停职检查。蓝皮书认为,我们应理性对待微博,让它成为真正的“好东西”。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昨天在北京联合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是中国唯一的新媒体蓝皮书,它梳理中国新媒体的全面发展状况,并发表最前沿的新媒体深度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

[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1-7-13 22:51 编辑 ]

TOP

乌有之乡真是好地方啊
总能看到别的地方看不到的东西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0/201107/247314.html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在京首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将于2011年7月12日(星期二)联合举办《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出版发布会。

会议时间:2011年7月12日(星期二)9:00-11:00

会议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购书: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中心 陈雪 010-59367127

主编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协编单位: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上海大学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研究基地

数据支持:北京缔元信(万瑞数据)

主编  尹韵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副主编  吴信训   上海大学文科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编  刘瑞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主要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撰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即将于2011年7月出版。该书是国内唯一的新媒体蓝皮书,以年度报告形式梳理中国新媒体的全面发展状况,并发表最前沿的新媒体深度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通过专业视角和学者声音,基于事实、数据和深度,解读新媒体大势,纵论新媒体之道,盘点2010年以来的新媒体热点。

·主要议题:2010年以来中国新媒体的三大发展特征,三网融合的国内进程和国外经验,美国政府大搞对华网络外交,美国之音“拟停对华广播”的真相及背后西方对华意识形态战的转型,微博“热”的“冷”解析,解密 “维基解密”,中国网络舆论重大事件的传播特征,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网络文化的九种形式及其特质,我国网络媒体从业者基本状况调查分析,网络意见领袖媒介素养与传播特征,中外电子书产业发展……。

·2010年是新媒体发展史上极具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继续高歌猛进,快速向全球扩张,纵深向社会渗透,新媒体领域“革命”不断、热点频发,新媒体发展出现了质的跨越。

·全球视野下,中国新媒体2010年表现出三个重要发展特征:新媒体的民族品格和中国特色彰显;在社会化、融合化中的主流作用凸显;普及化中的有序性渐显。

·在发展广度上, 2010年全球互联网网民已突破20亿、手机用户超过50亿,中国互联网网民超过4.5亿,手机用户超过8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

·在发展形态方面,中国三网融合有了突破性进展,在宽带、移动互联网以及3G网络的蔓延下,台式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掌上电脑等新媒体终端极为多样化,新媒体技术不断更新、应用层出不穷,社交网站、微博、新闻网站、新媒体音视频、手机报、电纸书等新媒体形态推陈出新、日益丰富。

·在发展深度上,中国新媒体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媒体经济、网络民主、新媒体颜色革命、网络意识形态战、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路流行语的“火热”则让新媒体纵深渗透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

·2010年以来新媒体领域极为活跃,热点频发,反映了新媒体的深刻变革。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目录

总报告

1.中国新媒体的本土化与社会化--2010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特征、传播影响与热点解析…………………………………………………………尹韵公  刘瑞生     
               

热点篇

2.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美国之音“拟停对华广播”背后的西方对华传播战略转型…………………………………………………刘瑞生 周世禄 甄宇鹏

3.美国政府的对华网络外交…………………………………………………闵大洪  

4.1998-2010年中国重大网络舆论事件与传播特征……………钟瑛、余秀才              

5.2010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李文革季琳 栾军波

6.中国“三网融合”发展历程、问题及政策建议………………丰家卫  姜飞

7.“三网融合”试点推进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山西省为个案……………………………姜飞 胡虎  丰家卫

8.解密“维基解密”…………………………………………………………季为民

9.“3Q大战”:中国互联网的一场“运动” ………………………………杨斌艳

10.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到虚拟经济--新媒体盈利能力分析…………郭志法

11.网络社会网民媒介素养探析……………………………………冷冶夫 刘新传

12.中国物联网发展报告…………………………………………………  向 芬


网络媒体篇

13.2010年的中国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闵大洪

14.网络文化的主要形式及其特质…………………………………………彭 兰

15.2010年中国新闻网站发展报告…………………………………………杨斌艳 

16.微博 “热”的“冷”解析

--中国微博发展态势、传播功能及社会影响…………周世禄 刘瑞生 王文博

17.搜索引擎发展报告………………………………………………………王凤翔

18.2010年博客发展报告……………………………………………………张化冰

19.2010年网络论坛社区和社交网站发展报告………………………刘瑞生赵康 

20.2010年新媒体视频发展报告………………………………………殷乐徐曼曼  

21.网络游戏的正负效应及规制策略…………………………………………雷霞

22.我国网络媒体从业者基本状况调查分析………钟瑛 李亚玲李贞芳 刘瑛

23.基于不同平台的网络意见领袖传播特征初探……………………………向芬

24中国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媒介素养调查…………………………余红杨学丽 

25.2010年中国网络传播法规发展报告………………………………………王颖 


移动与电子媒体篇

26.2010年中外电子书产业发展报告……………………………吴信训 吴小坤

27.2010年中国数字电视与IPTV发展报告………………吴信训 王建磊 高红波 

28.2010年我国多媒体互动杂志发展报告…………………………………袁光曦 

29.2010年我国手机电视运营分析……………………………………………江凌 

30.2010年中国手机报发展报告………………………………………………宋超 

31.2010年度中外数字报纸发展报告…………………………………………李珠 

32.新媒体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冷凇


借鉴篇

33.三网融合:国外的规制与我国的融合监管策略………………………郭小平

34.美国联邦政府对网络传播的法律规制…………………………………张满丽

35.2010年美国社交媒体发展报告…………………………………………殷 乐

36.俄罗斯网络新媒体发展报告(2000-2010)…………………………… 张 丹 

37.雅虎:创新困境中的变革与奋争………………………………………杨瑞明 

38.2010年美国新闻网站发展报告…………………………………………贾金玺

[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1-7-13 23:04 编辑 ]

TOP


TOP

京报网报道的文章最长,可惜也很和谐

-------------------------------------------------------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在京发布
社科院:中国成为全球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

http://www.bjd.com.cn/jryw/201107/12/t20110712_839018.html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