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高清组图:过去两天的埃及示威游行—— 示威进入第6天

埃及示威进入第6天




http://cn.epochtimes.com/gb/11/1/31/n3158400.htm

避不露面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29日任命埃及情报局局长奥马尔·苏莱曼(Omar Suleiman)担任副总统,这是三十年来该国首次出现副总统。但逾千名示威者不买帐,在首都开罗市中心抗议,持续要求穆巴拉克下台,和解除对副总统及新总理的命名。埃及军方虽在开罗部署重兵,但地面部队并未干预示威行动。各国领导人均呼吁穆巴拉克履行改革承诺。

埃及的抗议活动周日进入第6天(25日爆发),市中心广场仍有4千多人聚集,示威者不顾宵禁,与防暴警察继续发生冲突,后警察撤离,军队进入。截止到目前,在埃及街头反政府运动中,已有超过150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


2011年1月30日,在开罗市中心广场上,民众不顾穆巴拉克的宵禁禁令,仍群聚于广场。(Peter Macdiarmid/Getty Images)

埃及军队接到命令,不惜一切手段保证宵禁的实施。人群阻挡住试图进入开罗市中心广场的坦克,广场上空多次出现低空飞行的战机和军用直升飞机。埃及军队的数十辆装甲车与坦克于29日凌晨开入示威者占据的开罗市中心广场,士兵表示不开枪,游行示威者也表达了和平意愿。

对比于中共的军队,显示中共的军队是为党服务,而埃及的军队是为国家服务,不受独裁者的意志支配。


2011年1月30日,在开罗市中心广场上,示威人群在坦克前做祈祷仪示。(MIGUEL MEDINA/AFP/Getty Images)


2011年1月30日,在开罗市中心广场上,坐在坦克车上阅报的埃及军人。(MIGUEL MEDINA/AFP/Getty Images)

2011年1月30日,在开罗市中心广场上,一名埃及人站在坦克上,向群众呼喊示威口号,要穆巴拉克下台。这是埃及大规示威的第六日。(MIGUEL MEDINA/AFP/Getty Images)

埃及反对派主要领导人、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总干事、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巴拉迪向示威人群表示,已经开始的示威“没有后退的余地”。他还敦促埃及人保持“耐心”、“未来几天即将发生变化”。

埃及重要的政治反对派“穆斯林兄弟会”表示支持巴拉迪出面与当局谈判。

传出有武装人士一夜之间攻击至少全国四座监狱,总计数千名囚犯脱逃,许多埃及人怀疑,是警方刻意放出囚犯制造混乱,凸显安全部队的必要性。

国际表态 支持埃及民众民主要求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周日(30日)罕见地连续接受美国5大电视台采访。美国呼吁埃及领导人向民主“有序过渡”,希拉里说,华盛顿希望权力交接能给埃及带来一个民主政府。希拉里称,民主、人权、经济改革符合埃及人民的利益。

白宫29日一份声明说,奥巴马重申了美国着重反对暴力,呼吁保持克制,支持普遍权利,支持推动埃及国内政治改革的具体举措。

法国、德国和英国领袖周五(29日)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埃及各方竭力保持克制,避免触发伤亡更严重的暴力冲突。

加拿大政府29日呼吁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要节制使用武力,着手民主改革。

德国29日表示,如果埃及当局不停止镇压要求穆巴拉克下台的示威者,德国将减少对埃及的援助。德国去年6月保证,未来2年内将给予埃及2亿欧元(2.72亿美元)的援助。

瑞典外长比尔特批评埃及政府切断互联网的做法,他警告说:“以埃及目前的情况,切断互联网可能非常危险。”

日本首相菅直人也呼吁穆巴拉克同人民进行对话,他希望埃及政府能恢复秩序与和平。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8日呼吁埃及领导人和人民不要让暴力扩大。他表示,全球领袖应将示威视为聆听人民“正当关切”的机会。

中共与埃及当局关系密切,外交部发言人称中方十分关注埃及局势发展。中国大陆微博29日将“埃及”和“开罗”设为敏感词,不准网民搜寻,除新浪外,腾讯、网易、搜狐等大型微博网站同样禁止搜寻“埃及”。

多国撤侨 富豪离开开罗

若干阿拉伯国家沙乌地阿拉伯、黎巴嫩、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约旦29日派出专机,自埃及撤出本国侨民;以色列29日也用专机撤侨,包括外交官家属。

土耳其政府派出专机到埃及撤侨;希腊外交部表示,已准备军机撤侨;伊拉克总理马利基表示,会派出总统专机接走国民。日本政府也准备派包机到开罗,接走滞留埃及的侨民。

美国周日(30日)发表声明说,正着手为希望离开埃及的美国公民安排飞往欧洲的撤侨班机。日本、美国也着手撤侨。

开罗机场的官员表示,搭载埃及和阿拉伯富商家庭的19架私人飞机29日离开开罗,多数飞机的目的地是杜拜,乘客包括电讯大亨萨维里斯(Naguib Sawiris)和旅馆大亨兼穆巴拉克亲信萨勒姆(Hussein Salem)的家人。

受到宵禁的影响,埃及国营航空公司因为地勤与空勤人手不足,星期六取消了15个航班。

各地爆发声援游行

互联网站“站在一起”呼吁在美国和欧洲各地举行抗议,表示和埃及人民站在一边。

世界各地周六爆发示威游行,声援要求民主和政治改革的埃及人民,力促铁腕统治埃及30年的穆巴拉克下台。

支持者29日拿着“穆巴拉克下台”的标语,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西班牙巴塞罗那和加拿大蒙特利尔、满地可、多伦多、温哥华等多个城市的埃及使馆外面,反对穆巴拉克的示威人群,声援埃及人民。他们大声呼叫“穆巴拉克下台”口号,高举要求改变的标语。

美国东、西岸多个城市也都有群众上街示威,约千人参加了在华盛顿埃及大使馆外面的集会,力促美国政府切断对穆巴拉克政府的经济援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外围,接近1,500人聚集高呼口号要求联合国正视埃及人民的境况。芝加哥、休士顿、旧金山和洛杉矶也有示威者游行,要求穆巴拉克下台。

抗议者星期六也在约旦首都安曼的埃及大使馆前举行示威,要求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和在整个阿拉伯世界进行改革。

与天安门广场六四对比


1989年6月4日,当中共共军开进天安门广场时,架起机关枪对着手无寸铁的学生扫射;坦克直接压过居民和学生的身体。(六四真象)

埃及军队的数十辆装甲车与坦克于29日凌晨开入示威者占据的开罗市中心广场,士兵表示不开枪,游行示威者也表达了和平意愿,示威仍和平进行。其间,许多示威者爬上了坦克车;一名示威者还扛起一名军人在肩上。

1989年6月4日的天安门广场上,大批当时中国的各大学精英群聚天安门广场要求反官倒、自由、民主,他们和平而理性的自律行动,感动了海内外无数的人心,各地串联支持、声援这一批学者的赤子之心,其中尤以香港和台湾华人聚居地的全民支援,更令世界各国注焦。

这些学生要求结束威权主义统治,并提出经济改革与政治民主化。他们的呼声在全国蔓延,之后中共派出军队扫射广场上的学生,用坦克压扁站在坦克前的学生,传死亡人数高达数万人,至今仍为中共“国家机密”,当局随后大举缉捕活动参与人;赵紫阳下台。故六四纪念日也被称为“天安门大屠杀”(注)。

根据吴仁华的口供:1989年6月4日凌晨四点,清场正式开始!十几辆坦克从天安门城楼由北往南,向3000多学生聚集处开过去。坦克在纪念碑前,向着一个坚决不退的学生直接将其和帐篷压过去;另外,在七、八十米宽的长安大街上,要撤后的学生队伍靠着路边的自行车道走,坦克却沿着学生靠着的自行车道压过法,还有一辆坦克,故意调头冲向路边的学生队伍。

周六(1月29日)在香港举行丧礼的司徒华,即因组织“黄雀行动”营救出700到800名八九民运人士,而为世人尊敬、熟知,告别式当天十多国外国领事或代表出席。王丹、吾尔开希和天安门母亲欲前往祭悼,中共惧怕人们回忆起当年的大屠杀,指令香港政府拒签。

中东地区的反应

大规模反穆巴拉克总统的抗议活动在中东地区引起了各种反应。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呼吁埃及当局接受人民的“正当要求”,避免对人民施以暴力。这位发言人星期六(28日)表示,埃及的示威活动是以伊斯兰教为基础,目的是争取公正对待,但他未提伊朗政府对反对派的镇压。

沙乌地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批评示威者,对穆巴拉克表示支持。国营的沙乌地阿拉伯通讯社援引阿卜杜拉国王的话说,示威活动的组织者是“渗透者”。

沙乌地阿拉伯和埃及都是美国的重要盟友。美国呼吁穆巴拉克兑现有关改革的承诺,不要对示威者施以暴力。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29日致电穆巴拉克,表达他对埃及能安全渡过这场危机的期望。

※注:天安门大屠杀

中南海自由派和保守派内斗,提倡自由、人权、平等和民主的自由派领导人胡耀邦,不敌以邓立群为主的左派势力下台。

1988年初,全国通胀达20%,年底城市通胀升至26%,粮食、食油以至牙膏均被民间囤积。中共以低于市价的价格收购粮食,另一方面,各地国营企业因经营不善倒闭,全国数百万工人失业。

据统计,1987年共有15万名党员因贪渎而受罚,25,000人被开除党籍。

在社会不安气氛下,1989年4月15日,73岁的胡耀邦猝逝,加剧了紧张局势。北京各大高校学生为胡耀邦举行的悼念活动,数日内演变成大规模的抗议示威,高呼反官倒、自由、民主的口号。

而这年正是法国大革命200周年、五四运动70周年;在6月4日的同一天,波兰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导致东欧共产集团陆续垮台,2年后苏联一夕解体。 @



[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1-1-31 15:12 编辑 ]

TOP

暴徒毁古国 治安崩溃 木乃伊断头 游客大逃亡

埃及反政府示威昨日(周日)踏入第六天,文明古国治安崩溃,连国宝木乃伊也遭殃。在首都开罗的埃及博物馆( Egypt Museum),两具有 2,000年历史的法老时期木乃伊,遭暴徒扯甩人头;一个相信是法老图坦卡门( King Tutankhamun)的雕像,摔在地上也断成两截。军队随即出动镇守博物馆和古文明象征的金字塔,无古迹可游,加上街头都是革命怒火,游客走为上策,掀逃亡潮。


示威者坐在坦克车上,举起反政府海报和高叫口号。美联社


埃及反政府示威六天,至昨日已造成最少 150人死亡,逾 2,000人受伤。由于警察已弃守社会秩序,全国法纪荡然无存,有人在街头纵火,有人趁机抢掠。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暴烈的革命浪潮中,外界最忧虑是埃及的古文物是否会受损。


上周五,数十名暴徒就乘乱想抢掠埃及古文物,爬上埃及博物馆顶部,潜入企图抢掠。埃及博物馆于 1902年落成,内存放了 1,300多年前统治古埃及的法老图坦卡门 11公斤重的黄金面罩,还有具 2,000年历史的 27具法老王室木乃伊。


暴徒闯博物馆破坏文物

暴徒闯入馆内,最先企图袭击和抢掠图坦卡门的展柜,但失败了,于是企图抱走两具木乃伊和两尊雕像,幸得自发守衞在馆外的正义年轻人截住,但拉扯间,木乃伊头被扯甩了,一尊相信是图坦卡门的雕塑摔成两截。


暴徒又洗劫纪念品商店,打破多个展柜, 10件小型文物遭破坏,有的展品跌落地上,馆内一片狼藉。图坦卡门站在小艇打猎的雕像,现只剩下小艇和底座。图坦卡门另一驾驭野豹的雕像,也不见了法老,只剩下豹脚。


士兵后来赶到,拘捕了九名男子。军方随即派出军队把守博物馆,又派出装甲车和全副武装的士兵,守衞吉萨大金字塔群( Great Pyramid of Giza)、卢克索巿( Luxor)的神庙等游客胜地,以防再有国宝文物被毁。


本来让人发思古幽情的博物馆和金字塔,彷佛变成战场,游客更不得其门而入。加拿大的戴维夫妇昨天才抵埗,仍一心要游览金字塔、乘船游尼罗河,但英国年轻女郎莎拉则要离开,还对两人说:“埃及情况会越来越糟糕,我劝你们还是走为上着。”


埃及治安失控,国宝级文物木乃伊也遭殃。互联网

埃及前天(上周六)派兵到开罗的埃及博物馆外驻守,防范博物馆再被抢掠。美联社


私人飞机载走外交官

当香港旅行团也有提早离开埃及之际,美国、英国、澳洲、中国、台湾、日本、中东国家等政府都对埃及发出旅游警报,多国准备出动包机撤走国人。昨天开罗估计有 3,000游客滞留,美国、日本、土耳其等都派包机撤走国人;沙地、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加紧撤走侨民。


旅游业是埃及经济命脉,去年多达 1,500万游客入境,给国家带来 125亿至 130亿美元收入。现在游客“大逃亡”,重挫当地旅游业。另外,最少 45架私人飞机,昨从开罗机场起飞,载走外国商人、外交官和埃及权贵。


游客可逃亡,但埃及人不能。反政府革命下,警方在连串冲突后已退守到内政部等政府建筑物,宵禁形同虚设,有暴徒闯入超巿、银行、珠宝店等抢掠,又放火烧车。民众惟有自行设哨站保衞家园,店东也拿起棍棒守衞货品。警方声称在全国拘捕 470名放火打劫的暴徒,但有居民指警察根本不知所终。


抢掠之外,埃及有四间监狱骚乱,有黑帮闯入监狱与狱警枪战,协助囚犯越狱。在开罗西南面沙漠地区法尤姆,阿拉伯电视台指多达 5,000名囚犯逃狱。开罗北面囚禁政治犯的奈特伦洼地监狱,据报也有数千人越狱。


埃及乱成一片,但在开罗解放广场,示威者仍坚持要延续邻国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以推翻独裁统治埃及 30年的总统穆巴拉克( Hosni Mubarak)。

英国《星期日邮报》/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


旅客爆发逃亡潮,开罗国际机场有大批旅客轮候机位离开。法新社

开罗一间商店遭抢掠后一片凌乱。美联社


埃及局势最新发展

•连日示威冲突至少造成 150死逾 2,000伤

•警察弃守秩序,埃及陷无政府状态,暴徒企图抢掠木乃伊

•穆巴拉克前日任命情报局长苏莱曼出任副总统,被视为可能下台准备

•不理宵禁,开罗解放广场昨有 4,000示威者聚集,要求穆巴拉克下台

•军队未出手镇压示威,但派两战机低飞盘旋,展示武力

TOP

宵禁令形同虚设 万人袭内政部 装甲车掩护

在埃及反政府大示威中,军队取态主宰大局,但没有镇压示威者,反而在警民爆发激烈冲突时,用装甲车为民众挡子弹、做掩护。


苏彝士市有警察前天也加入反政府示威,与民众同一阵线。美联社


军民拥抱一起抽烟


埃及民众对军队和警察的观感不同,他们视警队为穆巴拉克实施高压统治的工具,因此连日来与防暴警察爆发冲突。但民众相信军队与他们站在同一阵线,因此欢迎装甲车入城维持秩序。军方虽然警告会严厉对付违法者,呼吁民众遵守宵禁令,但士兵准许民众爬上装甲车,军民又拥抱、又搭膊、又一起抽烟,关系良好。


前日(周六)在开罗街头,更上演两幕军民站在同一边的重要场面。数以万计示威者冲击内政部,与驻守的警员爆发冲突。警员发射催泪弹、橡胶子弹等,但最少四架军方装甲车驶在示威者前面,为他们做掩护,但士兵拒绝应民众要求,向警员开火。在另一边,警员在解放广场( Tahrir Square)向天空开枪示警时,士兵也让民众躲在三架装甲车后面做掩护。


一名士兵透露,上头的命令是:「停止警民之间的问题,我们的责任是保护平民,今天下午 4时后有宵禁,但如果民众留在街上,我们是不会伤害他们的。」


昨日军方也准许民众连续第六天到解放广场集会,但要先搜身和交出武器才可进场。民众在广场巡逻的一些装甲车车身上,喷上「不要穆巴拉克」和「干掉穆巴拉克」等字句,士兵没有阻止。民众都相信,士兵不会向人民动武, 50岁的埃尔丁更带着 7岁儿子阿卜杜拉到解放广场「看看革命是甚么样子。」一名士兵将阿卜杜拉抱到装甲车上面,又是一幅军民融洽的景象。


但军方昨出动战机在开罗上空低飞,也增派军队和装甲车进入首都,而警察也重回街头,美联社在现场记者指,军方似乎要靠这些动作,展示已控制开罗大局。


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美国《纽约时报》

TOP

示威者挡子弹像六四 北京限制网搜埃及示威

埃及反政府示威,要求独裁者下台,警察开枪镇压,示威者以血肉之躯挡子弹,这一幕,中国人似曾相识。跟当年对苏联、东欧共产政权纷纷倒台的「苏东波」效应一样敏感,北京当局对埃及示威新闻实施封锁,内地传媒只准用新华社通稿,微博网站则将「埃及」列为敏感字眼,网民一旦搜寻,画面只会弹出警告字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亚历山大港的示威者与警察爆发激烈冲突,警员施放催泪弹驱散人群。法新社

把「埃及」列敏感字眼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RFI)指,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会同公安部互联网信息中心,已要求国内媒体报道埃及新闻时,必须使用新华社通稿。中央电视台和内地多个新闻网都曾报道埃及反政府示威,但报道未见详尽。

北京当局封锁消息,内地多个微博网站,包括新浪、腾讯、网易、搜狐等,昨(周日)起已把「埃及」列为敏感字眼,不准网民搜寻。有网民发表有关埃及的言论,不久便遭网站删除。

为免网站删帖,有网民于是曲线撑埃及,有网民在新浪网留言说:「埃及人民有血性。」「要国家稳定,不要动乱!民意不可违啊!」「这是一个民族最令人尊敬的地方!」

中国维权律师滕彪则在 twitter留言指,开罗有示威者独自守在装甲车前,阻止装甲车前进的片段,令他联想起六四事件:「必看!埃及的天安门运动,一名勇士用身体阻挡装甲车!一直往东延伸,厄立特里亚、沙地阿拉伯、伊朗、缅甸、越南、中国、北韩!」

中国封锁埃及消息,埃及政府也采取同样立场,继封锁互联网后,昨天下令关闭被喻为「中东 CNN」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驻当地支部,撤销电视台牌照,撤回电视台记者的采访证,截断输往中东部份地区的讯号。

法新社/路透社/德新社

TOP

传逃离开罗避难 穆巴拉克委副总统救亡

埃及反政府示威越演越烈,军方不愿镇压, 82岁的穆巴拉克仍恋栈权势,不理心腹和军方劝退,前天(周六)只宣布委任他上台以来首位副总统,由情报局长苏莱曼( Omar Suleiman)出任。但民众拒绝他委派心腹上场,继续违抗宵禁令,要求他下台。反对派领袖人物巴拉迪( Mohamed ElBaradei)昨更限令他即日下台。有消息指他已逃离开罗避风头。


军人站在民众一方,满脸笑容的士兵小心接过小宝宝。路透社


军人出身的穆巴拉克独裁执政 30年,军队一直是他的强大后盾,但消息指,苏莱曼和国防部长坦塔维( Mohamed Tantawi)前天都劝他以大局为重,找个体面方法让他下台。可是,他「冥顽不灵」拒交权,只宣布改组内阁,委任苏莱曼担任副总统,民航部长沙菲克( Ahmed Shafiq)任新总理,希望能藉军方出身的两人担大旗稳住局势。


74岁的苏莱曼是富家子弟,受军方拥戴, 1993年任情报局长,两年后穆巴拉克访埃塞俄比亚,成暗杀目标,但苏莱曼坚持要他乘装甲车,救他一命,自此成为他的心腹。他更被视为他的接班人,曾斡旋以色列、巴勒斯坦和谈,得到美国和以巴信任,料将获华府支持,有官员指他已作担起过渡总统准备。


打消让儿子接棒世袭

穆巴拉克(右)恋栈权位,委任苏莱曼(左)为副总统也不足以平息民怨。美联社

至于 69岁的新任总理沙菲克,曾任空军司令, 2002年出任民航部长,对机场作大规模改革,令开罗成为中东的航空枢纽,获埃及精英分子拥戴,反对派对他也很有好评。

但改组内阁、提拔苏莱曼与莎菲克,都未能平息民怨。虽然今次是穆巴拉克自 1981年上台以来首次委出副总统,反映他有意放权,打消让儿子接棒世袭权势的图谋,民众却认为苏莱曼「是穆巴拉克的人,这不是变革的征兆」。一名 43岁教师骂穆巴拉克满口胡言:「他们不能再蒙骗我们,我们定要斩下蛇头。穆巴拉克委派的人是一丘之貉。」


反对派:穆巴拉克要即日下台

示威者合力将一名伤者抱起送院。美联社

反对派领袖人物、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兼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总干事巴拉迪昨日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络( CNN)访问时宣称,他获发动示威的人授权筹组「一个国民团结政府」,他限令穆巴拉克即日下台,好让国家顺利过渡组成团结政府,为自由和公大选铺路。


形势险恶,穆巴拉克昨跟苏莱曼、国防部长坦塔维( Mohamed Hussein Tantawi)、参谋部长等军头开会,官方传媒指他在评估军方执行军令情况。

红海度假胜地沙姆沙伊赫( Sharm-el-Sheikh)居民传出,穆巴拉克上周三已逃离开罗,避开反对他的示威浪潮,入住他在当地保安森严的别墅。当地人指,别墅外的车道,已有多名警察看守,任何车辆都不准接近。


穆巴拉克恋栈权势,但他的政权用实弹射杀示威者,已令他掌权的合法性化为乌有。即使一直挺他的美国政府,也要他克制。有分析认为,他只是垂死挣扎,势将变为明日黄花,现只能求权力顺利过渡,以免像突尼斯独裁总统阿里那样要临急搭飞机离国。


「他的政权已经受损了,我只能形容他大势已去,是强弩之末。」国际研究中心中东主任奥尔特曼( Jon Alterman)称:「目前看来,他的工作就是要将权力过渡。很难想像一年后他仍然在位。」

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新华社

TOP

民众责美撑独裁者

开罗连日示威,警察射催泪弹驱散民众,律师曼沙维在街头捡起一枚催泪弹壳,美国制造的,然后向围观群众怒骂美国:「他们用美国武器攻击我们。向美国人说,我们要选自己的总统,是我们选,不是美国选。」埃及民众的怒气,已烧向力撑穆巴拉克的美国。


美国华盛顿、纽约和麻省等多地,前天(周六)都有埃及裔人示威;白宫外也聚集了 100人,要求穆巴拉克下台,又举标语质问:「奥巴马:民主还是虚伪?」


埃及民主怒火烧到土耳其,有人到埃及大使馆外焚烧穆巴拉克照片。


怕回教反对派坐大

在埃及民众示威、示威者被枪杀下,美国 30年来无视穆巴拉克独裁而支持他的策略,终遭强烈反弹。美国现阶段仍对穆巴拉克难舍难离,总统奥巴马前天仅促他克制和推行真正的政治改革,但没直接要求他下台;国务卿希拉莉昨指,他对国人诉求回应不足,希望他推行真正民主,但声言华府没讨论过削减对埃及多达 17亿美元(约 132亿港元)的援助。


这次示威风暴反映美国深恐回教反对派「穆斯林兄弟会」( Muslim Brotherhood)坐大,宁支持顺从的独裁者,也反映在反恐战后,对中东北非地区的影响力大减。美国要反思的是:西方领袖拥护独裁者不能让中东北非有真正民主。美联社/美国《华盛顿邮报》


TOP

老西
建议把咱的帖子《  埃及示威进入第6天》合并到这里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