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7-18 10:33 显示全部帖子
重庆一公司骗取3家银行贷款 被判4亿罚金
重庆谊德公司开发的谊德大厦是重庆解放碑“好吃街”著名的去处
合同诈骗案,是中央和公安部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特大合同诈骗案,其法定代表人卫承伟等人通过虚构贸易背景、重复抵押、虚假按揭等手段,骗取银行资金5亿多元。
日前,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谊德公司罚金4亿元,判处卫承伟无期徒刑。因为帮助伪造证据罪,逃废金融债务近亿元,两名律师付强、李琛也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和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
7月13日,重庆警方专案民警接受新快报等媒体采访,披露了谊德系列合同诈骗案内幕,及两律师虚构债务演“双簧”,帮助谊德公司伪造证据,逃废金融债务近亿元的经过。
骗取三家银行5亿元贷款
卫承伟现年58岁。1994年,他辞去公职下海经商,注册成立重庆谊德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称谊德公司),自任法定代表人。卫承伟先后成立了重庆黛梦日化有限公司等10多家关联公司,业务涉及的领域包括建筑工程、房地产、餐饮、医疗等。其中,最有名的是解放碑八一路的谊德美食城。
卫承伟为了在短时间内赚取更多的钱,想到从银行骗取贷款。法院判决显示:从1997年到2001年间,他伙同公司副总陈某等人,以谊德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为载体,利用银行监管漏洞,使用重复抵押、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伪造公司印章和房管部门注销章、伪造房屋预售许可证、伪造工商资料、行贿、虚假按揭、虚构贸易背景承兑汇票贴现等手段,先后从中行、农行等3家银行骗取贷款共计5.1573亿元。
法院查明,一家银行的副行长郑某除了收受卫承伟30万元外,还收了其他开发商的钱,共计受贿37.5万元,在2010年2月被判刑6年。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市场处原处长曾强、副处长杨东渝,在给谊德公司作假后违规贷款1.65亿元,随后分别得到20万元“好处费”,也于2010年7月被判刑。
身陷谊德公司漩涡的两名律师,则通过伪造证据材料,帮助谊德公司转移资产,逃避银行债务。
百万代理费拉拢律师逃废债务
2006年初,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重庆办事处就债务问题起诉卫承伟旗下的黛梦公司和谊德公司,要求其归还欠款6691万元。深恐债务抵押物——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回兴镇的一块130亩土地——被强制执行的卫承伟,找来重庆驰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强、李琛,一同“出谋划策”。
卫承伟向付、李二人承诺事成后将给予100万元的诉讼代理费,深谙法律的付强、李琛当即向卫承伟建议,通过虚构债务关系,以其他民事诉讼转移资产,躲避130亩土地被强制执行,逃废金融债务。
帮助伪造证据,自编债务转移资产
为实现资产成功转移,付强、李琛提出须以谊德公司债务往来凭证入手,虚构债权,实现债务转移。在付、李的指引下,卫承伟对旗下近十家空壳公司进行了账目清理,发现荣桂公司(卫承伟操控的另一家空壳公司)曾划拨给谊德公司2150万元,并存有中信银行本票的资金往来凭证,付、李二人即以此编造了双方的虚假债务关系。
考虑到荣桂公司法人代表同为卫承伟,为使自编债务更具真实性,付、李二人建议,将虚构债权从荣桂公司再转移向第三家公司,由第三家公司提起对谊德公司的诉讼。而由卫承伟实际控制的重庆科希盟公司,正好扮演了这个“第三家”公司的角色。
提起诉讼:律师演“双簧”
付强、李琛与卫承伟商议决定,由重庆科希盟公司提起对谊德公司的诉讼,以实现资产转移。付强、李琛共同出任重庆科希盟公司诉讼代理人,并提起对谊德公司的诉讼,谊德公司诉讼代理人则由其副总余华娅担任。
而此前,付、李二人联手炮制的科希盟公司与谊德公司的《还款协议》、《请及时清偿债务函》、《和解协议》、《财产线索清单》、荣桂公司担保书等法律材料,一一俱全。
实际上,余华娅的一切应对方案均由李琛安排,甚至其到法院领取材料也有李琛陪同。在李琛的安排下,余华娅向渝北区人民法院提交了放弃答辩的申请书,法院受理后主持原、被告双方调解,并于2006年3月1日下达民事调解书,由谊德公司给付科希盟公司欠款2150万元及诉讼费用。
原告律师指挥被告代理人,两名律师直接对垒,案件彻底化为一场付、李“双簧”。
强制执行:土地自叫自卖
2006年5月15日,科希盟公司申请强制执行谊德公司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回兴镇的130亩土地使用权,并选定德诚拍卖公司对标的物进行拍卖。同年10月10日,卫承伟实际控制的南丁公司以2006万元,远低于该片土地实际市价的价格拍得该地。130亩土地重新回到卫承伟掌控中。
至此,付、李二律师通过玩弄法律,帮助伪造证据,成功为卫承伟躲避130亩土地被强制执行,逃废金融债务近亿元。
后因信达资产公司提出异议,南丁公司未能成功过户
一天不摸奶,方向盘会摆;二天不擦枪,打掉变速箱;三天不开炮,轮胎准会爆;四天不搞鸡,大修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