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光
2010年初,中共透过香港的中联办「理顺」了民主党,泛民主派的联防被打开了缺口,有了民主党的转軚输诚,香港特区政府终於获得足够的支持票,使去届立法会闯关失败后再稍作包装改良的政制改革方案得以通过。正所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自此,香港的政治环境便有如江河日下。放眼可见中共幕后操作的手影处处,毫不忌讳破坏「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承诺。旗下的建制派卯足全力配合叫嚣,特区政府也甘愿为奴,放软手脚时也乱了方寸,如今已蜕变成一个傀儡政府,一个没有灵魂的政府。作为一个以香港为家,热爱香港,相信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酷爱民主自由的香港人,情何以堪。要例证吗?多的是:
香港政局的死结有两个:第一个是特首没有认受性,解决方法是特首选举必须改为开放式参选,必须由一人一票选出和可以拥有政党背景。另一个死结是立法会的功能组别,这个可以视作为政商的权力与利益枱底交易俱乐部,经年运作所见,它的存在,确实令民意无法彰显,唯有把这个俱乐部废除,政府,商人,民间的三角关係才能够得到较平衡的发展。关於第一个结,有关特首的选举方法,中央紿港人的承诺是「2017年可以普选特首」,仅此而已,实质内容欠奉,缓兵之计昭然若揭。关於第二个结,中央给港人的承诺是「2020年普选立法会」,细节内容也是欠奉,留下大片空白。届时会不会取消功能组别,更是未知之数。特区政府多年来对政制发展的刻意怠惰拖延,中共又只开给港人一个模糊的政改承诺,此情此境,回想民主党去年的输诚,帮了特区政府和中共一个大忙,通过一个到处都有留白的政制改革方案。只贪图多几个民选议席,却又令应尽早废除的功能组别更根深蒂固,明智吗?当民主党被建制派冠以「忠诚反对派」的称号时,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和中共对奕,须步步为营,何时要进退,何时要狠柔,真是一子也错不得啊。
又是发生在2010年,五位公民党与社民连立法会议员分别在五区请辞,以「实现真普选,废除功能组别」作为「变相公投」的单一议题,目的是要告知中共港人对该议题的认受。须知重大议题提升到全面和有系统性的民意取向调查是犯上特区政府尤其是中共的大忌,民意是中共最忌惮的,中共把是次公投视同太岁头上动土份属必然反应,指令建制派放弃接战之餘,并策动杯葛投票,泛民五子在特区政府的泠处理,加上反应奇怪的民主党又不积极动员投票的氛围下,投票率虽比预期偏低,但仍然能够以高票重返议会。经此役后,为了阻截这种变相公投,特区政府近日推出了一个既粗疏又不合理的替补机制,且悍然拒绝諮询民意,观其有所恃的傲慢,加上建制派的吶喊助威,极尽向泛民轻藐嘲弄,足见背后撑腰的力量殊不简单。
社民连三位立法会议员的议事作风,在港人心中褒贬不一,但不能不认同他们的风格与能力,是得到选民的支持而得以进入议会殿堂。政府和建制派顾忌他们的辛辣蛮干之餘,视他们为眼中钉是很自然的事,但万万想不到泛民阵营中佔有最多议席的民主党,近日竟毫不犹豫支持建制派提出修改议事规则的建议,把原本只有大会主席才有权把不遵大会守议事规则或议会中行为不当的议员驱逐离场的权力扩大到内会的主席。须知议事厅内议员指骂,掷蕉,泼水,掟文件的行为纵使不当,理应从事件的始末因由来定对错。作为民主派,如果同意这些不构成身体伤害的表达行为须要严加禁制,在面对不公义前,便少了一种向权力表达愤怒的迴响,议会上反对的张力会黯然失色,这正正是专权独裁的政府所乐见。有份赞成并投票通过这项捂口缚手,压制抗争行为的会议规则的泛民议员,有什麼原因会令他们作出这个自我阉割,又令亲痛仇快的决定呢?说到市民讨厌这种粗野的议会行为,那麼就让选民自己的选票去教训这些议员好了,犯不着你们议员之间作私下了断。说到这些议员做坏榜样,教坏孩子,那么请问一下,要吗你的孩子在不公义前拔剑而起,要吗在人前傲慢满口歪理,两者中作出取捨,你会选哪一项?
中共有见香港人普遍存在恐共仇共的心态,把香港定性为反共基地的记录,在中共的帐册中是抹不掉的。基於要敉平这个反共基地,手段来了:首先推出国民教育一科,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分阶段向学生植入爱国爱党的根苗,播下淡化仇共的种籽,替自己涂脂抹粉,以为是美事一桩。可惜香港的实际情况,与神州大地不可同日而语。大陆对资讯的封锁有目共睹,但是在经济开放的环境下,维稳费已然超越国防经费,足证国内的爱国教育已经彻底失败。试问,要在早已进入资讯乱飞年代的香港,把莘莘学子倒模成一致的爱国爱党模式,如果要求他们在这学科的成绩在功课和试题上有卓越的表现,相信是可以的,若玩真去改造他们的心灵,反而会藉此加速他们对中共的真面目进一步了解,搞不好来个顿悟,来个还我河山的壮志,未来这批热血青年一旦壮大,可不是闹着玩的啊。忙不迭那边厢,北大人的第二手段又出来了:近日,委了一个尚未正式表态参选的疑似未来特首范女士先来个测试水温,语焉不详说下届特区政府是时候把基本法23条放到立法议程上。很明显,这是一个放风动作,下回就得看港人如何反应再作分解了。中共套在香港脖子上的绳索正在逐步收紧,未来,就得要看港人有多大力气把它扳开。
近日因为不满特区政府的招标政策而自动请辞的高官葛辉,爆出了「政府协助学生上网支援计划」招标的政治干预丑闻。事涉中标的IProA不少成员拥有中国政治背景是不容否定的,参与入标的政治目的亦非常明显。非属标书遴选组的政府高层向拥有遴选决定权的关键人物葛辉示意关注IProA,并在入标后向葛辉垂询IProA中标的机会,单就这些小动作,这些不合常理的关注动作,的确很难提出真凭实据,唯有靠自由心证去判断。说没有政治考量,说没有政治施压,说葛辉神经过敏,说是劳资纠纷问题,你会相信吗?萤幕前,特区政府高官面对泛民议员尖锐的质询时那种理屈辞穷,与建制派议员那种保驾护航的嘴脸,此地无银三百両几可确定。如斯高官,如斯议员,真令人唏嘘不已。
说特区政府主政没有主见,处事粗疏,乱了手脚,失了方寸绝不为过。居屋的復建,议员也好市民也好,不知向政府争取了多少次,政府硬是不理,举出这样那样的理由推搪。其实真正的理由却又不能宣诸於口的理由就只得一个,就是有损地產商的利益。此时此刻,事情起了奇妙的变化,个坚定不会復建居屋的政府日前却来个大逆转,就是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王光亚说了一句话:「房屋问题搞不好会变成政治问题」。曾特首啊,你一路坚持的原则,被上司随便一句话就可以全盘抹掉,说你是傀儡,说你是奴才,你的脸会变红还是会变黑?又举多一个近期的例子吧,财政司本来对年度的巨额盈餘推出一套编配紓困的蓝图,奈何得不到市民的满意,扩大紓困之声沸沸扬扬,要求这要求那,政府一直摆出威武不屈的强硬姿态。此时此刻,事情又起了奇妙的变化。适逢北非突尼西亚出现茉莉花革命,引发邻近国家的连锁效应,中共少不免绷紧国内维稳的神经。当时,香港市民对政府拋出的紓困方案早已怨声震天,在此敏感时刻,中共岂容香港爆发所谓洋紫荆革命?果然,财政司接见完一批建制派议员申诉后,来一记顺水推舟,一班堆满笑容的建制派议员,以胜利姿态押着财政司来个成功争取大合照,没有反对声中,也不可能反对的情况下,六千元的派钱方案才得以急就章登场,洩掉了一股足可引爆疑似洋紫荆革命的气。港府这回对民意前倨后恭,明眼人都会看出,中共在幕后确实动了手脚。这,又岂是深信港人治港的港人所乐见?至於谈到派钱的时程及方法细节,基於事出突然,特区政府的表现,拿澳门和台湾的先行例子比对,真令港人摇头三嘆。
近日香港终审法院主动提请人大释法,澄清「刚果共和国欠债案」的国家主权豁免问题。案情虽涉及国家资金,但明显是一件纯商业行为的案子,也不涉「国防外交行为」,香港终审法院根本毋须提请释法。此举,恐怕开啟了坏先例,此举,有可能吓怕外资,动摇市场。究竟是终审法院思路不清还是有幕后手影操作,目前无从判断。在港人心目中,终审法院的形象始终是最崇高的,香港的司法制度与品质,港人是有信心的,也是回归以来最能坚守公平正义岗位的。反观中国的司法制度,以替权贵张目为樑,以整治人民为柱,法院只徒具肃穆庄严的外墙。君不见国内专精法律的律师们,只要沾上为人民申张正义的案件时,多要伏法在这个庄严肃穆的内墙。谈到释法二字,本应是寻求公平正义的极致手段,落到中共手上,却是另一回事。橘越淮为枳,好端端的一个词义,落到中共手上,就是变了调。君不见,拿着白纸黑字的条文要求人大释法,竟然祭出什麼立法原意,什麼立法精神给你来个了断,昏倒没有?人大释法,实应改为大人释法,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情。
以上香港近期发生的现象怪象,在在显示出,在一个甘愿为傀儡的政府,一个没有灵魂的政府领导下,政商羣丑乱舞,香港已然失去了昔日璀璨的光彩。此时此刻,要去探讨香港明年究竟谁人会当特首,谁个才德兼备,谁个能获得港人的普遍支持,谁个能带领香港走出政治阴霾,什麼铁三角金三角,不是不再重要了吗?
知否世事常变,变幻才是永恆。酷爱民主自由的港人,开始步入被践踏摧残年代的港人,只要重整我们的防线,信心不灭,坚守原则,以永不言败,誓不低头的决心,接战这个黑暗年代,曙光一定会来临的。君不见神州大地的民怨正在沸腾吗?君不见什麼也坚持不搞的政权正在步向不归的路吗?君不见国土上的天地风云正在咆哮色变吗?民变与天变正开始夹击这个卯尽全力维稳的腐败政权。能活着,就会看见光明。
一个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的人,一个怠惰倚赖又怯於面对挑战的人,已具备当奴的基本条件。当这个人的主子辰时指鹿为马,午时指马为鹿,他也毫不犹豫地认同附和,奔走相告唯恐不及,奴隶的身分当可立即确认。「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首雄壮激昂的国歌,每天晚上透过萤幕响彻每一个香港家庭,连小朋友也能啷啷上口。听得够多了,可有用心想过,自己有没有沦为奴隶?环顾你认识的人,又可有沦落?先从一首国歌去了解国情,算是国民教育的第一课吧。
2011年6月24日完稿於 Hong Kong
──《观察》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Sunday, June 26, 2011
来源:[
http://www.guancha.org]《观察》文稿,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