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高
“1991年的大年三十,武汉市发生了一起震惊世人的凶杀案,汉口某橡胶厂的三名经警被人杀死在值班室,并都被砍去了脑袋。一时间武汉市民是人心惶惶。案发后,武汉市公安局会同全国北京、上海等地的刑侦、痕迹专家破案,结合武汉近几年的数起杀人抢劫积案,进行并案侦查,经过了大半年的努力,终于将杀人凶手张明高缉拿归案。成功剿灭张明高杀人、抢劫犯罪集团。”
这个橡胶厂 我几乎天天路过。91年的那个时候晚上很早就没有人迹了,张明高好像是假装要进厂去洗澡,然后把让3个经警互相绑住绳索,然后一个一个把脑袋给下了,装在一个盒子里的。蔡家田(花桥)当时还没有发展大道,比今天的古田还落后。
张明高是典型的贫民区里出来的孩子:
“兄妹五人(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两个妹妹),父亲去世的那年(1978年),即辍学,半年后,在他15岁时,就不得不出来工作。当时,一家五口,只有姐姐一人工作,一个月24元钱,负担不了家里的一切费用,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作为老二的张明高只好出来工作,要工作也不容易,因为他还太小,没有办法,只好求助父亲的单位,刚开始,单位根本不理睬,找居委会,也没有人来管。最后,要求顶职,单位因其年龄不够(不到16岁),拒绝了要求,后经过努力,厂里答应做了临时工,共做了11个月的临时工后经过做工作转为正式工人。在转为正式工的过程中,一切相关手续都是自己跑,年龄小,人员又不熟悉,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厂里的有关人员非但不闻不问,而且还出一副刁蛮相。年少时的张明高即产生了仇恨的心理。
这个世界不公平,还体现在悼念死者也不公平。在看父母的骨灰盒时,来的几辆车下来的一群人,将其父母的骨灰盒推在一边,心理非常不舒服。悼念回家时,买了半年肉吃面,弟妹们吃得是那么的香,他们天真、顾皮,心理根本就没有父母这么早地离开的痛苦,他们吃面的馋相,仿佛父母还在一样。张生活在痛苦之中,认为活着没有意思。他接触的单位,街坊,同学的家长,他们都没有体现出人性善的一面,都不能吃亏,都爱占小便宜。”
聪明的汉口人张明高走上了歧途:
“张明高开始实施下一步计划。开始训练自己的素质。一是身体素质,张开始注重身体的锻炼。二是意志素质,也就克服用枪杀人的恐惧心理。张先后用土铳杀死了八个无辜者。1982年冬天,在武汉统一街,早上5时左右,朝一50岁的男子后脑部开枪,将其打死,这是张杀人犯罪生涯的开端。到1983年冬,张犯在花楼街、湖边坊、西马路、省邮电大院等地共杀死八人。由于土铳效果差,主要换子弹麻烦,张开始密谋搞武器。并先后盗窃军用手枪三支,就是利用这三支枪,制造了武汉市一系列的杀人、抢劫案,而且一干就是十年,身背21条人命,伤人无数。为害之欠,实属罕见。”
张明高的头脑和作风:
“经济不够,密谋抢钱,搞到钱后,人力不够,又开始物色人员,做其帮手。张对同党的物色,自有一套歪理,结婚有牵挂的不要。他曾经的同党陈济贤,一心想跟他一起“搞”,张明高说:“你有老婆,有孩子,不要乱搞,好好地过日子。”对于吸纳进来的成员,还进行了培训,要他们明确“目的”,以“事业”为重,要他们克服种种弊端和丑恶习惯。
为了自己的“事业”,张不结婚,也不近女色。“为了事业”,还不忘读书学习,在租住屋中放有《中国地图》,《孙子兵法》、《世界警察》、《三国演义》、《兵器知识》等。以孙子兵法中的一句“善战者,以谋法而战,而必胜。不善战者,以战而不胜,则必败。”为座右铭。
当新浪网的大资小资精英们大谈特谈人生成功哲理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你们漠视弱势群体,漠视社会矛盾的后果?张明高当然是一个特例,但是当今武汉像张明高这样环境的孩子还有一批,作为一个社会成功人士和武汉市民我们更应该抱着一种同是武汉人皆为我亲人的观念,而不是一味的通过数落和对比漠视他们。是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这并不是你们漠视穷人和底层的理由,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说,张明高之所以走上杀人魔王的道路除了他自身的不良习惯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当时社会的问题!
记着,社会精英们,你可以有钱,但是你一定不能为富不仁!刁难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