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围观军事神话:打败美械国军靠“小米加步枪”?

不要胡说八道了,你以为随便给出一个照片,就不会有人去查吗?


 


-------------------------------


 



 



fficeffice" /> 


   前些日子也就是国庆前夕,我去看望母亲。老母亲给我拿出来一本名为<烟台港史>的书把它交给了我,并且对我说这本书是父亲离逝后由烟台港方面送过来的,本书记录了烟台港自烟台19458月第一次解放以来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发展进程,突出展现了改革开放以后港口经济.技术.改革及政治诸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书中也记载了烟台两次解放,烟台港最终回到人民手中以及父亲在两次解放烟台接收烟台港工作任职的情况。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节节胜利,824日八路军第一次解放烟台。自这时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四年间,国共两党都对烟台进行过争夺和控制.194710月国民党军队攻占烟台,一年后194810月烟台重被共军收复,烟台第二次解放,烟台港最终回到人民手中。


19458月我军第一次解放烟台,人民政府接管烟台港烟台海坝工程会恢复并任命父亲为政治指导员。19479月共军暂时撤出烟台,烟台港被国民党军队占领。1948年共军第二次解放烟台。19494月任命父亲为烟台港务处主任。(说明:1947年国民党军进攻烟台我军暂时撤出为了对敌斗争和经济封锁,我军成立了武装经济工作队父亲任指导员。武工队经常活动在烟台边沿和敌占区1948年父亲率武工队活动在三十里铺时和敌人遭遇在战斗中负伤在华野东海野战医院做了取出弹片的手术。父亲在负伤还没有痊愈的情况下接到了接管烟台港的任务。)就这样父亲拖着一条伤腿接受了任务,踏上新的征途。


195010月烟台港务处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青岛区港务局烟台分局。父亲被任命首任烟台分局局长,史明同志任副局长。1952年任中共烟台市港务局总支书记,烟台港务分局局长。同年5月父亲调往青岛区港务局。后来的情况在我的博客“严父.慈父"文章中有所叙述,以及烟台港网中及该网中"天津航道局与烟台港"一文中都有叙述.另外还需向朋友们说明的是父亲原名字叫陈文。由于在战争年代里为了对敌斗争工作需要的缘故改名为车忠翰。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的日子里为缅怀那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生命和奉献一生的先辈们。下面是我收集到的几张父母的老照片展示给热爱生活的朋友们。 


TOP

1945-08-27收复烟台

http://www.sd.xinhuanet.com/wq/2007-09/12/content_11126328.htm




[ 本帖最后由 NRA0903 于 2010-6-19 14:57 编辑 ]

TOP

等日本投降后,共军才开始"解放"大业,脸皮厚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TOP

824日改成524日,然后在得意洋洋的扯蛋,这种丑事也只有黄俄才做的出。

TOP

引用:
原帖由 cu4xe 于 2010-6-19 14:59 发表 LSD,不用搭理他,那个lookmy就是个无赖。  ...


 


呵呵。看到他假造历史,还一副得意洋洋、理直气壮的样子,就觉得好笑。


 


8月的事可以拿到5月说嘴,不愧是历史发明家阿!


 

TOP

引用:
原帖由 lookmy 于 2010-6-19 15:40 发表   不小心copy错了一个数字就让这位捡着金蛋的话。见笑了


 


呵呵。彭德怀也是不小心去抗日的。下次小心阿。

TOP

《中华儿女》是中国大陆地区正规出版的杂志。后台好像是全国政协,名誉主席都是政协副主席。

  《中华儿女》的总编、责任编辑都知道胡言乱语是什么后果。

  四野里十多万日本兵,这个数字只能多不能少。



(摘自《中华儿女》澹台明)

解放战争时期,有约十万日本人参加第四野战军。兵头义清先生1943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在38军112师335团。

    当听说北京有个38军战友会时,兵头义清著文透露:日本也有个38军战友会,大概一万多人,仅东京地区就有几百人,335团的有好几十人。

    兵头义清说:从东北抗联、八路军到共军第四野战军里,曾经有差不多十多万日本人,八路军和共军都把他们安置在后勤和支前战线上。

    第四野战军有几万朝鲜人为人所共知,现在又冒出10万日本人。

    以前有句话: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而中日人民的……

    抗战时期有一批日本人参加了八路军和新四军,主要从事敌工工作。人数应该不多,以前有过公开出版的《八路军中的日本兵》一书。如果兵头义清说的是真的话,那在四野的日本人应不下十万。共军进入东北后,对一些专门人才极感缺乏,因此招募了一批日本技术人员,在兵工厂和特种兵及航空队和装甲旅里帮助工作,还有一批日本军事专家,对共军进行军战术指导训练并把与中国军队作战的经验传授给许多新组成的共军部队,这是公开披露过的。

    当时在东北的日本平民大概有近百万之数,关东军在70万左右。文中说十万日本人参军,我认为大部分应该是前日本关东军士兵。否则招募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日本人还不如招募同样的东北人。

    从兵头义清先生说的情况看,参加共军的日本人不会仅仅从事技术工作。以当时的装备和编制,38军哪里需要一万日本技术员?

    文中最后说:兵头义清先生代表日本战友请求共军总部:1、批准他们以共军老战士和老战友的身份回老部队看看。2、在共军军史中增加这段历史。3、为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日本籍战士们树碑立传。(摘自《中华儿女》澹台明)

TOP

转贴:共军空军之父林弥一郎

在中国空军的历史上,不能不提及东北老航校,在东北老航校的创建史上,也不能不提及为之倾洒热血甚至献出生命的300余名日本友人。四野日籍官兵中功勋显着者,无疑是原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的林弥一郎部,这支关东军的王牌集体加入东北民主联军时,计有飞行员20名、机械师24名、机械员72名以及其他各类地面保障人员近200人。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是从解放区转送来的投诚和被我军俘虏的日籍航空人员。以这些日籍官兵为骨干组成的东北老航校成为中国空军的摇篮。这里共培养出飞行员160人,其中23人参加过开国大典的阅兵。当年的空军司令员王海、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刘玉堤,以及曾经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张积慧等人都是从这里走出的。

林弥一郎,191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府的农民家庭。中学毕业后航校,学成后曾任飞行驾驶教官。1941年9月任陆军第一师团第五四航空队中队长(中尉)不久被派往中国,参加武汉的防空作战,继而到广东,广西担任防空任务。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曾与中国空军和美国空军进行空战,对抵抗日本侵略的中国人民犯下不少罪行。关于他的这段经历,日本空军历史上称:林弥一郎是以勇猛果敢而闻名的战斗机驾驶员。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教练飞行队驻扎在沈阳东南的奉集堡机场。部队长林弥一郎更是老资格的飞行员,他一向爱护部下,又有超群的飞行技术和训练经验,深受部下拥护。

日本宣告投降后,林弥一郎所在的关东军第2航空团第四练精飞行队为了不向苏军投降,躲进了深山之中。由于最终缺乏食品决定向中国政府军投降。但是错把在东北的共产党军队当成了国民党军队,于是林弥一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俘虏。1946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东北民主联军司令林彪以及中共东北局书记彭真决定成立东北航空总队,要求林弥一郎出来帮助。林弥一郎以改善300名日军部下的生活待遇为条件答应了这一要求,并且担任东北航空总队的副队长兼参议。由于发生了通化事件,林弥一郎的几名部下受到了牵连,中国共产党中央曾经三次下令要求中共东北局处决林弥一郎。但是当时中共[日军反战联盟]的主任前田光繁(又名杉本一夫,1938年在河北被八路军俘虏,成为了八路军第一名日军俘虏,后一直担任中共[日军反战联盟]的责任人)坚定反对,并且中共[日军反战联盟]的政治委员黄乃一出面做保,林弥一郎才免于一死,但是东北航空总队的人事权转移到了前田光繁的手中。

同年3月1日,中共东北局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林弥一郎再次被任命为主任教官。林弥一郎在担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主任教官期间,在理论、实践、训练、教学等诸多方面开创了共军航空的基础,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航空人材。包括王海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民志愿军飞行员均为林弥一郎的学生。林弥一郎为共产党空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军事专家称为共军空军之父。

TOP

1986年,林弥一郎等东北老航校飞行教官应邀访华,伍修权、王海司令员等宴请林弥一郎



1986年,东北老航校成立40 周年,王海司令员陪同林弥一郎先生参观老航校展览





 


 

TOP

难怪毛主席会感谢日本侵华、原谅日本侵华,原来这片江山就是日本人帮忙打下的。

TOP

这么喜欢打脸阿。


TOP

事实是,日本想结束中国战事,屡次向重庆求和,想恢复七七事变前的状态,只是重庆坚决不肯。

共军的战斗力看平型关就知道了。林彪以一师伏击日军一营也要付出伤亡六百人的代价,比垃圾还不如。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