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中国人要搞清这个简单的问题,需要多少年?

中国人要搞清这个简单的问题,需要多少年?

中国人要搞清这个简单的问题,需要多少年? 


荆楚 


刚才,一位加拿大主内弟兄玩笑着问我:“荆楚弟兄,你认为中国人能够真正理解‘爱国者的责任就是保护国家不受政府侵犯’这句话还要多少年?我们来当一次算命先生吧!” 


我也玩笑着回答他:“如果中国人只懂得用混沌朦胧的中文来思考,只会用辩证思维方式来诡辩和狡辩,这个问题永远拎不清的。所以,我赞成中国向香港和新加坡学习,将中文和英文都作为官方语言,通过两种语言的渗透影响,来厘清一些基本概念,来改造中文,来改变思维方式,来改造脑袋里面是一团浆糊的现状等等。 


他说:完了完了!荆楚,看来你是彻底地失望了啊!你说:“用中文来思考,这个问题永远拎不清”,中国人不用中文思考,那还用什么来思考呢? 


记于民国99年(2010-12-6)中午

TOP

中文词汇的混沌朦胧,用在诗词散文表达上,确实因距离产生一种朦胧美。但用在解释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观和一系列派生价值观上,用在解释现代科学哲学等领域上,确实不好用哦。

特别是中文80%以上的现代组合词汇,都来源于日文。因为日文用中文同义词或反义词组合起来表达西方文明的基本概念,只能做到比较接近的状态。

而在中国“以日为师”历史进程中,直接引用这些词汇过来,又产生一次意思漂移。经过两次“意思漂移”之后,很多词汇与拉丁文语系的基本概念,已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

我们知道,词汇是人们思考的基本元素。中文词汇上存在的“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现象,怎不令国人脑袋中是一团浆糊呢?

TOP

对“历史”一词的两种释义
       
荆楚

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历史,没有精神进步,只有灾难循环。

而法国哲学家佩雷菲特说得更为“恶毒”。佩雷菲特冷眼一翻,不紧不慢地说:“黑格尔的这句话,很伤中国人的感情,要反驳它也很容易。但你不得不承认,黑格尔说的是对的。”把不少中国人气得口吐鲜血,眼睛翻白。

这里就涉及到对“历史”一词的两种不同的释义问题。

中国人所理解的历史,就是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就成了“历史”。中国人对“历史”概念的释义,其实跟拉丁文语系的“过去时”是一回事。

而英文的历史是history,前面的hi是更高级别的意思。后面的story就是故事的意思。所以英文的history,按字面直接解释,就是更高级的故事,那么就引申出历史是指人类总结经验教训,获得精神进步的记录。因为德文和法文与英文同源,词根都来源于拉丁文。所以我想,德文和法文对历史一词的释义,大约也跟英文差不多。

而中国人对“历史”一词的释义,只取了英文释义的后半部分。对于更为关键的前半部分,则抛弃得一干二净了。

其实,黑格尔的那句话,一点都没有错。因为中国的“历史”,确实是“相斫书”,确实是“满本字缝间都写着‘吃人’二字”,确实是阴谋权诈的罪恶记录,确实是专制、腐败、酷刑、蔑视人性的血泪痕迹,确实是“成王败寇”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丛林法则的运行轨迹,确实是“分合”与“治乱”两大灾难循环的记录,确实是黔首百姓在越来越严密酷烈的思想控制、精神奴役下的无奈叹息。而没有关于人的自由、平等、尊严、人权神圣等文化元素,更没有本着人的有限性和罪性,要对领导者进行怀疑、限制、监督和敲打的文化意识,而没有任何精神进步。

中国人的身子虽然被世界文明裹挟着进入了现代社会,但其思想品格和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大一统、上首功”的暴秦时代。

至于秉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观念的中国人,一听到黑格尔这句话,就血冲脑门,就跳脚大骂,就哇呀呀地大喊大叫,问题就出在对“历史”这个概念的两种不同释义上也。

其实,这些义愤填膺的中国人的愤怒,也没有错。

写于民国99年(2010-11-29)上午

TOP

引用:
原帖由 jenderlee 于 2012-9-4 06:39 发表 哎,荆楚,你又装聋作哑啊,你不是爷们吗?把history解释成hi+story高级故事这么乱扯,你误人子弟啊。还有圆周率你承不承认是中国人发现的?


不是装聋作哑,你弄来的那个词(hisherstory)俺不懂,所以没法回答。

TOP

引用:
原帖由 es112 于 2012-9-4 10:36 发表 history这个词,在女权主义风头正劲的年代被提出质疑,为什么是history是his+story而不是her+story,这是对女性的歧视!于是1963年版Webster词典收录了hisherstory一词,也作历史的意思,但是女权主义者仍旧不满足,又 ...


我被你搞糊涂了呀。按照“他的”或“她的”故事的说法,那个词岂不该拼成hisstory啦。但不是那样子拼法呀。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