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江泽民怒斥吴邦国 称"五个全要搞"

江泽民怒斥吴邦国 称"五个全要搞"

刚刚在香港上市的新书《决战九常委--中共十八大的最终悬念》,不仅大胆透露了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和俞正声四人率先进入下一届中共的九人常委,还给出了两个版本的九人常委的十名候选人名单。该书更是爆出新料,江泽民在去年曾经怒斥吴邦国,称"五个都要搞"。此书系由北运河出版社出版。
   
    二零一一年三月十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吴邦国提出"七确立"及"五不搞"。所谓七个"确立"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中国共産党的领导地位,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爲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立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确立了中国共産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衆自治制度,确立了公有制爲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爲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幷存的分配制度。"而所谓"五不搞"则是指"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这番发言一出,立即被外界捕捉到其中内涵,认爲是中国政治风向标向左转的标志。
   
    江泽民看后大为不满,招来吴邦国一通大駡。江泽民批评吴邦国煳涂,指责他乱讲话。据在场人士转述,当时江泽民很气愤,讲了很多,其大意是:你乱讲什么"五不搞"?爲什么不搞?五个我们全要搞。否则,我们中国还怎麽在世界强国中立足?吴邦国见江泽民真动了气,急忙解释说,那个"五不搞"幷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按照别人转来的稿子,照本宣科而已。
   
    江泽民怒斥吴邦国乱提"五不搞"的消息,不久便在北京圈内传开了。江泽民自然获得普遍好评。人们普遍认爲,江泽民要比胡锦涛开明。对比近年来中国官方对媒体舆论界少见的严格管制,以及对持不同政见人士的打压,外界大多认爲,胡锦涛时代相比江泽民时代,在政治改革上大爲倒退。但是,江泽民的本意其实未必真如外界认为的那样。未必真的是要按照西方的标准,去追求民主与人权。而是要实现他自己的政治理想:在中国实践"新加坡模式"。正因爲如此,江泽民在去年年底前后多次提出:中国共産党人要承认幷接受"普世价值观念",与国际社会接轨。他幷且邀请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来中国,介绍治国经验,推广"新加坡模式"。
   
    所谓"新加坡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特点:新加坡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实行一党专政,虽然议会里也有几个小党,但是不起多少作用;言论、结社、出版、新闻等受到严格控制;政府权力高度集中,而且权力的使用效率(行政效率)很高;行政高度透明,政府高度廉洁;社会高度法治、公正、公平。 作爲被西方社会公认的民主社会,新加坡自然在多党制、议会制、选举制三个方面满足了民主社会的要求。但是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则利用执政优势,打压反对党,使得反对党始终未能形成气候。每次选举,总是人民行动党占据压倒优势,反对党想选却一直选不上。名义上的多党製成爲实际上的一党制,这是江泽民最爲欣赏的。
   
    江泽民对新加坡的成就很感兴趣。李光耀的施政策略对他更很有啓发。从那时起,他开始私下研究新加坡和李光耀的成功之路,幷暗暗下了决心:要在中国尝试"新加坡模式"。但无奈在一九九七年之前,作为"太上皇"的邓小平在世,根本没有他这位"儿皇帝"独立施展抱负的机会。邓小平去世后,江泽民又用了几年时间,经营自己的队伍,逐步站稳脚跟。但还没有等到他着手实践"新加坡模式",交权下台的二零零二年中共十六大就来到眼前了。于是,他把目光放到了胡锦涛之后的接班人习近平身上,希望习近平在任内能够尝试实践"新加坡模式",尝试给被西方国家厌恶的中国共産党披上象新加坡执政人民行动党一样的合法外衣。 [博讯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TOP

江说了,别的不搞都行,但是女人不可以不搞,还要大搞多搞特搞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