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毛泽东以异常的狠心把共同纲领扔进了垃圾堆

毛泽东以异常的狠心把共同纲领扔进了垃圾堆

1953年,毛泽东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标志著《共同纲领》的结束。

1953年不是客观形势的转折点,而是毛泽东主观决策的转折点。

当时,战争创伤远未平复;全国需要休养生息;土改遗留问题大量没有解决;普选刚在基层进行;城乡依旧文盲充斥。实现共同纲领任重道远,没有任何根据和理由把共同纲领否定掉。

我们不知道毛泽东当时的谋略和心态。我们只知道,为了用总路线否定共同纲领,毛泽东下了非同寻常的狠心。他不惜在三个月内三次批评他的亲密战友刘少奇,把刘少奇“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主张,定性为“离开总路线的右倾观点”。紧接著,毛泽东甚至不顾体统,不惜把堂堂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开成对梁漱溟的斗争会,破口辱骂梁漱溟“比共产党还高明”,“不识羞耻到了极点”,“班门弄斧”。

接踵而来的1955年给毛泽东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在省市委书记会议上,得到刘少奇支持的、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持较为慎重态度的邓子恢副总理被毛训斥为“小脚女人”。果然立杆见影,不愿意被毛泽东奚落为小脚女人的中共各级党委书记,争先恐后,在半年之内,率领亿万农民、手工业者和资本家,连跑带跳,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957年,毛泽东再接再厉,在完全没有任何法律根据的情况下,打出五十多万名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宣布这些有见识、有骨气、不盲从的人是人民公敌。这种无法无天的暴行没有受到抵制。党内有刘少奇和邓子恢为先例,党外有梁漱溟为殷鉴,全国噤若寒蝉,容忍,畏缩,退让,屈服,听任宰割,终于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

从五十年代起,毛泽东取代了“灶王爷”,成为老百姓的“衣食父母”。特别在农村,几乎家家都要贴一副门联:“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跟共产党走,走到哪里去呢?走到“社会主义”里边去。听毛主席话,毛主席讲了什么话呢?从1953年起,毛主席的话是向“社会主义”过渡。1955年起,毛主席的话是对各行各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1957年起,毛主席的话是坚持思想政治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从1966年起,毛主席的话是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中国人“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二十年如一日,“听”得不可谓不恭敬,“跟”得不可谓不吃力,最后到底得到了什么?得到了“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这是当时的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昭告国民的结论。这个结论接近于事实。当然,如果说“整个社会濒于崩溃的边缘”,可能更加接近于事实。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