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崔卫平:在哈佛大学“红色遗产”会议上的缺席发言

~~~~"八九民运"是失败的。它打断了共和国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十年改革的进程。但"八九民运"是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不在于所得所失。而在于这所得所失中提出的问题,正是这个民族前进中无法回避的矛盾。按照黑格尔"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一命题,它之所以能"中断"一个事物的进程,必是这一事物有它自身的局限性。而问题恰恰在于,"八九民运"并非外界强加给"十年改革"的事物,而是这种改革路线。模式。目标本身……

……无可否认,无论是作为运动的思想提供者,还是实际运作者,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都是这次运动的一个主要角色。他们呼唤了这样一场运动,但却没有能力将它善始善终。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顽固拒绝现代政治思维所致,另一方面,也是知识群体缺少社会基础与适用理论及操作方案的结果。从八九民运中他们的行为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知识分子进行宣介和据以操作的思想。理论。技术手段,一部分来自西方启蒙时代的民主革命理论和历史经验;一部分来自近现代西方保守主义思潮;一部分来自近年来东欧民主运动的实践;一部分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经验和毛泽东思想。显然,如果书写一部《中
国的中产阶级革命》,八九民运无愧于它的探索阶段的首篇,但指望这场运动,能够在一面如同西欧中世纪地图一样色彩斑斓的旗帜指引下取得胜利,无疑是痴心妄想!……


……任何一场群众运动,哪怕是肯定会以正面形象彪秉于史的革命运动,它本身的情况与它远播的名声,总是不相称的。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的一个判断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说︰"所有的旗帜,即使是最崇高。最纯洁的旗帜,都沾有鲜血和粪便。当你瞻仰陈列在博物馆和教堂里的光荣旗帜时──在理想和希望的名义下,人们象崇敬珍宝那样跪拜在它们面前──你不要产生错觉,因为那些褐色的斑点不是锈斑,而是血迹和粪污,粪污还往往多于血
迹。失败者的粪污,胜利者的粪污,好人的粪污,坏人的粪污,英雄的粪污,带着鲜血的普通人的粪污。哪里有鲜血,哪里就有粪便。前者需要后者……如果鲜血超过了粪便,人们就唱起颂歌,竖起墓碑;如果粪便超过了鲜血,人们就高喊耻辱,并举行赎罪祭礼。"八九民运也不例外。它的旗帜上鲜血与粪便同在。有目的的粪便。手段的粪便,学生的
粪便。知识分子的粪便。北京人的粪便。外地人的粪便,甚至鲜血背后也有粪便……

                                                                              陈小雅《89民运史》



[ 本帖最后由 haijun110 于 2010-4-14 10:29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