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武大郎运动”
何谓“武大郎运动”? 当今的“中华武术”是也。
我不在乎担当一个“诬蔑”国粹的罪名,虽然我十分欣赏这个评判,不过我还是要老实承认,像这么形象的比喻,一针见血的点评,它的版权非我所有。 前不久看到有人撰文,奉劝好捅马蜂窝的记者学点武术。理由是在调查黑社会恶势力的,如卖死猪肉、熬制潲水油的黑生意时,若遇黑心大汉捅来杀猪刀,能够有效地自卫反击。 这个想法虽好,却太过幼稚天真了。
80年代中期有个流传甚广的真实笑话。笑话说,某全国女子武术比赛的冠军在街头受到俩仨个小流氓滋扰,竟毫无反抗能力,而且那小流氓很清楚他们滋扰的对象获得过全国武术冠军,却完全没把这放在眼里。这篇报道对这一情景连连感叹,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为什么竟似银样蜡烛头,如此中看不中用。
表面上看也是,要知道,能拿全国武术冠军,没十年苦功,刀枪不能舞得呼呼作响,拳掌不能挥击生风,跟斗不能翻得像体操运动员,多半是不可能的。可叹全国冠军的十多年苦功,在仨俩寻常无赖面前竟一筹莫展,那些记者学来几下三脚猫的动作,又能管什么用?
很早就知道中华武术堕落到家了,所剩不过是些花架子。且不说喧嚣一时的“武林泰斗”、“少林宗师”的海灯忽然被敬永祥指控为骗子,接着作家张扬以大量史料强力支持这一指控;也不说眼下正搞得轰轰烈烈的太极拳是否有技击功能,更不说陈氏太极与杨氏太极的恩恩怨怨……就以多年前的那个笑话做个思考的起点,让那些记者学几下“虚步亮掌”之类的可笑姿势有什么作用,就十分可疑了。那些有心学武的记者,拎着猪头能否找对庙门——拜上真懂实战的师傅学点实用的格斗技能也不容乐观。
看过那篇号召记者习武的文章不久,机缘凑巧遇到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武林世家出身的马明达先生。在聊天中,又得闻大量武林怪现状,并由此得知中国武术今天还有“武大郎运动”这样一个浑名。
我问他何谓“武大郎运动”?
马先生说,你没见今天的武术运动员身材越来越矮么?盖因翻跟斗方便,看起来“赏心悦目”也。
细想也是,颇有些真功夫的李小龙在电影上是否吃饱了撑的,没事就翻跟斗么?从80年代以来,就没少过这样的聒噪:让中华武术打入奥运会! 实际情况呢?惨!亚运会的常设项目都挤不进去。那花架子的套路表演还是不进什么会为好,因为这太容易让外国人误会,以为它不过是中国式的另类体操。
当今中国的所谓武林,不但有这般可笑故事,还有可耻腐败的事实。
不久前又有消息说,中国武术界开始实施“段位制”,最高笑的是有人根本不是习武出身,竟然也评了个八段!假冒伪劣的货色泛滥全国,“武林”不能幸免,也是自然。
最近又见有“武林”中人提议说,应该取消武术散打比赛的重量级别,其理论基础据说是“四两拨千斤”之类,所以重量有没有差别对中华武术来说,并不成为一个问题。我这个门外汉虽然不敢就此发表什么看法,但是想想世界职业拳击、柔道、自由搏击、泰拳、摔跤等运动都是分重量级的,中华武术真的那么神奇?外国人真的就那么蠢,五十公斤重的人就学不会击倒一百公斤重的对手的绝技?
有心习武的记者们小心:别看走了眼,拜错了师,跟着《水浒》的洪教头照猫画虎,胡乱比划几下,熟记了几个教条,就把花活当了真,那样的话,真遇到郑屠、牛二、李鬼一类人物,更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