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玲的观点,关于原谅和宽恕,我觉得表述不准确。我觉得她yinggai要表达的,应该是选择不报仇、寄望他们忏悔、甚至可以一定程度的和解。
我认为这么做是很勇敢的,难能可贵。不仅当局基本上不会领情,也会在她原来的同情者、拥护者中引起一面倒的反对。她为什么这么做。其实她一开始就说了,为了这个国家,为了创建一个充满爱,和平和富足的社会。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她认为应该寄希望于现有体制的改良。
好!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核心立意。如何让中国真正走向人性、民主,其实这是中国这一百年的核心课题。一次次道路选择,最后是今天的这个结果。 这一百年,暴力革命占据了大部分画面。但我们也看到,从梁启超、徐志摩、胡适(对赤潮一个世纪的认识——从梁启超、徐志摩、胡适到赵紫阳、宗凤鸣),到当代的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革命产生暴君,暴君产生革命)、芦笛(《重释“民主恩赐”论》、《我的“哥白尼革命”》、《薄熙来事件暴露的中共制度性危机》)、韩寒《谈革命》,他们都主张渐进式的改良,都坚决反对发动民粹基础上的暴力革命。
为什么?他们都把根源归结于东方缺乏人权、民主等素养。中国几千年,一个王朝各种矛盾集中爆发,产生暴力革命,推翻这个王朝,结果是什么?张家皇帝改了李家皇帝。其他一切照旧。所以温家宝也讲,任何改革首先是人民的觉醒。
芦笛:“我只是说,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是统治者让步,推翻统治者未必会带来社会进步。而统治者之所以让步,也未必是人民斗争的结果,多是内外交困,觉得再也无法混下去而作出的主动改革,或者是经济发展、统治集团贪腐等因素导致的控制力的被动弱化。这些进步并不是人民用零和博弈的方式去斗争出来的。相反,这种斗争只能造成大幅度后退。"——<薄熙来事件暴露的中共制度性危机>
各位先进,你认为暴力推翻当局,就能创建一个充满爱,和平和富足的社会?就能杜绝毒奶粉、楼脆脆、就能杜绝各种坑蒙拐骗,觉得解决人性的冷漠和肮脏吗?我想大家都会觉得没有信心。只会让这个国家血流成河,山河破碎、流离失所,人间地狱,倒退几十年。这是各位先进所要的吗。
当然我觉得她讲的不到位。她应该这么讲:"我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为了十三亿同胞,我选择放弃心中的仇恨,宽恕他们对这个民族、对我们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对他们抱有信心,我对他们有希望。因为我知道,他们最终逃不过内心良心的审判,也许他们现在就在受着良心的煎熬,也许他们现在还自认正确,但我想他们最终会顿悟、会忏悔,也许他们到死都来不及做到这一点,但他们的子孙后代,迟早会认识到先人犯下的罪过。因为普世价值具有穿越时光的力量。现在他们在管理这个国家,国家的希望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怎么做。如果他们能努力推进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走向人性、公正、自由、富足,那么这就是最好的忏悔。不仅能得到我们的宽恕,还能得到我们真心的拥护。"
柴玲如果能这么说,(就会比较好,而不是什么基于基督精神,道义力量弱了很多),会产生什么结果。我觉得这是对党内改革派的鼓舞:看受害者都主动呼吁和解了,他们不会构成政权威胁,我们不改良怎么说得过去?对顽固派又一次有力的道德谴责:受害者都选择和解,你们还有什么理由继续错下去,使他们的道义水准降到更低的水平。
[
本帖最后由 SOOOK 于 2012-6-7 09:5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