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少的人肯定感到不幸福,但幸福对不同人来讲意义不同。不能因为因为你不幸福就不允许别人感到幸福,你不幸福可能是因为你幸福指标高于别人,可能你浪荡了青春,没混出个样子来,也可能你周围、你家庭从来就没出过高人,关键时没人给你指点,让你白费功夫而不成事。
俺是细民一个,研究生毕业分配到高校时工资不到110元,那是很久的事了。工资收入在高校不算高也不算低,现在月入1万左右。找了同等学历的老婆,收入比俺还高一点。房子自己买的,40万吧。物价在长,工资也在长,福利也在增加,物价长但觉得并没有影响俺的生活质量,因为房车皆有,生活费开支在收入当中占的比例并不是很高。另外,下了不少功夫,出了几本书,有一定影响,生活感到很幸福。
俺知道这其中有一定体制原因,因为高校也算体制中的单位,但这样的单位到底有多少呢?最主要的,是自己奋斗的结果,晋升到了那一层次。那些说不幸福的人,你上过大学读过研吗?你可能说读研又咋样,找不到好工作,还不是受穷?那为什么不再努力一把,往上走一步呢。俺出身农村,可知从农村考大学、再读研的艰辛?可知全国每年都有几十万人晋级到这个学历,你努过力吗?如果你说因为穷上不起学,那以后有时间俺讲讲俺那时的穷和苦,绝非你能想像。上高中时,一天只花几分钱,干粮自己带,咸菜自己带,一罐头瓶子萝卜条要吃上一星期,你可这样干过?。上大学四年,外套基本上就一件(的确良军装,那是向姐夫要的),冬天当外套,夏天当衬衫,袖口磨破了,自己用针扦上一个边,其细致与匀称都让自己感到是一个杰作。到大三才买了第一双皮鞋,上大学四年,在学校食堂没吃过排骨,因为那基本上是最贵的菜,外出郊游很少,因为那要花钱。当然这是有代价的,没有享受口福,女朋友也没谈(这方面感到过苦),但有多少米就做多少饭,自己的生活只能由自己量身定做。即使那样穷,生活很苦,但并没有感到不幸福,因为坚信希望在前面,耕耘就有收获。往后看,许多人被甩在身后,能没有优越感吗。后来上了研究生,再后来到高校,再后来就到了现在。条件好了,不忘那些在自己最艰辛时给自己帮助、鼓励和指点的人,善待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当自己以自身之力回馈那些亲人和好人的时候,同样感到很幸福。尽管这看起来很狭隘,没有大幸福的概念(什么全人类、全社会、大民主之类的)。所以,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事,不要一听别人说幸福就哭爹喊娘,还把自己的爹娘给赌上(你骂别人,别人不骂你吗?),当自己感到不幸福人,还是从自身上找找原因,我们是否付出了该付出的努力,是否在吃喝玩乐上透支了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