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深圳绿基会为城建发起义捐网友反对称已纳税

深圳绿基会为城建发起义捐网友反对称已纳税

深圳市绿色基金会近日发起近20年来首次大规模义捐活动,称获捐资金将用于城市景观林带建设。让人意外的是,该消息一出,网友反对声成片,在拒绝捐款的同时,还直指政府部门绿化建设中的“浪费”和“不透明”现象。对此,市绿委会回应称,绿基会发起义捐活动是支持城市绿化,并非因我市“绿化资金不足”。对此,网友“dai611”就感叹:“这就是怪一种现象:政府的钱随便用,反正没有效的监督,也无须向市民交代,不够再搞义捐。纳税人成了取之不尽的财源。


此次绿基会的义捐消息一出,网上支持者寥寥,反对声呈“一边倒”。网友“飞天媚娘”说:“作为纳税人,我已经纳税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必须的。这动辄几个亿的投入,不能是一笔糊涂账。”网友“色老猫”也说,每月缴纳的税里已包含了合理贡献。资金不到位,政府要问责。网友们直指绿化管理中的“浪费”和“机制不透明”。如网友“1052263”就感叹,滨海大道隔离带上一路不断的大理石花盆“何等的浪费,有关部门能告诉老百姓一个多少钱吗?”网友“TSH2012”则认为,如果要民众捐款,又缺乏透明机制,捐的钱容易给权势方、承包商形成的利益链条私吞。且持这一观点的网友还真不少,网友“wshwhy”也认为,经费都到哪儿去了,政府应先公布经费账目明细。网友“毛豆”更是数出了大树倒下背后相关部门的“三宗罪”:一是树的根基太浅,多数依附在地表;二是抢功式的种植只顾及了绿化美观,并没有考虑到树木的抗风能力;三是平时的修剪和日常对大树的巡查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有病虫害的大树。


绿基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关于“城市绿化经费无法全部到位,部分经费需要社会筹集解决”这一说法值得商榷——“政府部门财政资金不至于缺乏到要义捐的地步,就算资金不足,也完全可以内部调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人大代表,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网友对此次义捐的“不配合”,反映部分政府部门公信力下降。而随着市民个人意识的觉醒,借助微博等平台,市民各方面诉求会越来越强烈。“这个现象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政府部门相关信息到了非公开不可的时候了,如果继续捂着藏着,最终只能让市民产生更多的不信任。”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