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1948年长春围困战饿死的数十万无辜百姓

1948年长春围困战饿死的数十万无辜百姓





长春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大的围城战役”,以10万共军围困10万国军。战役发生在在中國吉林省长春市,由訓練精良的滿洲帝國陸軍改編成的东北共军(下称共军)發起進攻,中華民國國軍(下称国军)负责驻守。长春战役是辽沈战役之一部分。战役自1948年5月23日,共军對防守长春之国军完成包围,并切断国军空中运输开始,直至10月19日国军六十军倒戈,新七军投降,共军进驻长春结束。期间150多天攻方对守方进行了军事围困和经济封锁,并先后发生了几次大型交战和几十次零星交火,守军粮食、燃料极度缺乏,并有很多平民饿死。

本文不谈战役经过,只着重谈谈战役的国共双方是如何对待平民百姓的,并如何致使数十万无辜百姓活活饿死的。

共军一方下达围困指示

1948年5月30日,林彪召集东北局、东北军区负责人会议,会议决定对长春采取围困方针,並下令:“要使長春成為死城!”。毛澤東批准了林彪的作法,并指示要“嚴禁城內百姓出城,”“只有帶槍和軍用品的人才能放出,”“這是為了鼓勵國民黨軍人投誠”。6月1日,林彪签发“东总”电,正式决定围困及严密封锁长春,严禁粮食、燃料进敌区,严禁城内百姓出城,要使长春成为死城。

其实,不让百姓出城,说白了,就是让这些百姓们在城内与国民党军队抢粮食吃,尽快地消耗掉所有国军的粮食,让国军们饿死,或开城投降。致于城内的百姓们是否有足够的粮食,会不会也饿死在城中,就顾不了许多了。

长春守军与市民的危机

长春被围后,国军守军粮食供应只能靠空投。据当时美联社分析,一天要出动四十架次飞机才能满足需要。由于空投飞机受到共军炮兵和高射机枪射击,常常来不及空投就逃跑,或在高空乱投,不能投入城内。6月底,郑洞国组织了战时粮食管制委员会并颁布《战时长春粮食管制暂行办法》,规定市民自留口粮数量只许维持3个月,其余按限定价格卖给市政府以保证守军需求,否则一旦查获将没收粮食并严惩。守军也开始在城内抢夺民粮。到了夏天,市区居民出现粮荒,留有存粮之居民不敢光明正大地举炊,有不少人因此病饿死亡。由于城内粮食极度缺乏,加上有人投机倒把,城内粮价飞涨,从几元一斤涨至一万元一斤。中央银行长春分行不得已发行本票,面值由几十万一张发展到几十亿甚至几百亿一张。

6月28日,长春大批饥民到康德会馆后院粮库,冲破警戒,抢粮充饥。国军和警察开枪弹压,造成多人死亡。

7月19日,卫立煌命郑洞国守长春,牵制共军大批主力南下。最初,长春守军还禁止居民出城。7月下旬,蒋介石致电郑洞国“尽收长春人民所有粮食物资,由政府统一分配。”为了降低市内粮食的消耗,从8月1日起,国军开始疏散长春哨卡内人口,只准出哨卡,不准进哨卡,将大量居民疏散出城,以降低市内粮食消耗。

国军亦有搜刮居民粮食。朝阳区义和路居民张淑琴表示:国民党有搜粮队,一斤半斤也拿走。我们家来过一次,翻得碗朝天,瓢朝地,用铁钉子往地下捅。宋占林表示:逃进城的地主富农也饿不死,他们组织保安队,老百姓叫“胡子队”。国民党不发粮饷,(他们)吃穿全靠抢。居民李素娥表示:有收尸队,一路捡,往车上扔,说“喂狗”。狗吃人,人吃狗,那狗才肥呢。城内部分国军军官和食物充足的人刮起“临时夫人热”,用食物换女人。张正隆写道:“疯狂的士兵在居民区打劫粮食和女色,不时引动一阵喧闹。兵团部政训处长杨天挺,奔60的人了,搞了个17岁的少女。

时任中華民國长春市市长的尚传道后来谈到妻子时说:“困守长春的两个月,我做了对不起她的事。”市长尚传道回忆说:“新七军三个师囤积的粮食,可以维持过冬。第六十军则比较困难,到十月间已濒临最后关头,但也没有听说饿死士兵的事。”

共军不许饥民出城找粮

9月9日,林彪給毛澤東發了一個長春的現場報告指出:“...饑民乘夜或於白晝大批蜂湧而出,經我趕回後,群集於敵我警戒線之中間地帶,由此餓斃者甚多...饑民對我會表不滿,怨言特多說:八路見死不救。他們成群跪在我哨兵面前央求放行,有的將嬰兒丟了就跑,有的持繩在我崗哨前上吊。”可见当时情景之惨烈。

臺湾知名作家龙应台記述:共军利用“不給敵人一粒糧食一根草,把長春國民革命軍困死城裡!”的口號來激勵士兵嚴格執行封鎖,不讓難民出關卡,卻使得逃出城的大量饥民滞留在城外中间地带,又不被守军准许回城里,進退不得,结果出现大批死亡,橫屍遍野,一望過去就是好幾千具,企圖以飢餓瓦解長春軍民的士氣。

1948年10月15日,《西京日报》报道了长春围城后难民凄惨情形:

“(本报沈阳一日航讯)据由长春逃沈者谈:长春正如浪花冲击之孤岛,坚持屹立。自五月二十四日残共与蒙古、朝鲜,联合武力在长春周围加强围攻,机场失守,飞机不能降落,市内米价遂告上升。民众只有找野草、瓜花、豆秧、树皮来充饥,一边卖去箱底,换取米粮、豆饼、酒糟一类的东西配合吞食。糟糠豆粕、树皮之类,原非人食,食之不仅有碍营养,且患消化器病,以致普遍性眼疾与胃肠炎,广泛发生,身体日渐瘦弱,蓬发污面,终至相继倒毙僻巷颓垣,陋室沟壑之间。长春人正在如此扮演着空前未有的惨剧中的主角。”

总共饿死了多少百姓?

关于死亡数字,根据中共人民政府进城后确实统计:饿、病而死的长春市民共达十二万人。当时国民党《中央日报》10月24日报道称城外“尸骨不下十五万具。”

长春围困战造成很多平民由于经济封锁得不到粮食而饿死,具体饿死饥民数目存在争议。死亡人數也一直是個謎團。日本方面估計餓死二十萬人左右,当时人在城中的前国军军官、1975年被共产党释放的段克文在回忆录中估计饿死了65万人。

2006年6月4日吉林省的《新文化報》報導长春市绿园区青龙路附近一处正在挖掘下水管道的工地发现大量骨骸:

“(本報訊) 每一锹下去,都会挖出泛黄的尸骨。挖了4天,怎么也有几千具!2日清晨,很多市民围在长春市绿园区青龙路附近一处正在挖掘下水管道的工地,亲眼目睹大量尸骨被挖出……”


龙应台在所著《大江大海1949》中认为,饿死人数确实有六十万左右,不下南京大屠杀造成的死亡人数。国民党方面认为,共军围城期间的行为构成战争犯罪,共产党应为这一问题负责。共产党方面则认为,造成大量平民饿死是国军不肯放粮给城内市民所致。作为围城方,共军不可能突破防线放粮给人民。而国军宁肯眼睁睁让大量饥民饿死也不肯交出城池。但却不提早已出城寻粮被他们拦截饿死的百姓们。

相互推卸责任的双方,当时有谁真正地为百姓们着想过?特别是高举着“解放穷苦人民”旗帜的共军的行为,着实让那些饿死或余生的穷苦百姓们不理解。

谨以此文悼念在长春围困战中的无辜死难者!

TOP

引用:
原帖由 我爱蓝色的天 于 2012-7-27 12:07 发表 草B的会无视的  他肯定会说为了猫主席的战略 死一些人是难免的


 


一个愚昧的人,不知道愚昧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TOP

 张正隆,沈阳军区专职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89年,《雪白血红》“捅破了天”,盗版商大发其财!2009年,《枪杆子1949》出版半年销量突破十万册!2010年,军旅作家张正隆再次推出撼世之作,《雪白血红》的姊妹篇——《雪冷血热》!
  从1931年9月18日“国耻日”到1945年8月15日“终战日”,中日“一衣带血”的历史缝隙里还深埋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细节?
  张正隆历时20年,走访大半个中国,寻找在那个残酷的年代存活下来的抗联老战士,征引借鉴建国以来有关抗联组织的几乎全部史料,还原中国东北14年的抗战史。
  其中包括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在中国东北的抗战经历,东北抗联移师苏联、最终回归祖国的时代背景,控诉了日军在东北所做的残忍程度不亚于南京大屠杀的“杀大沟”“万人坑”等滔天罪行。东北抗日队伍反抗之志沸腾至极,雪冷血热,彪炳青史!
  作品全文100万字,分上下两卷出版,各50余万字。上卷从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拉起革命队伍、杨靖宇挥戈南满写起,介绍了东北时局、抗战全景及抗日联军的成立经过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