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有人在说什么真理啥的,咱也凑凑热闹吧

有人在说什么真理啥的,咱也凑凑热闹吧

咳咳,咳咳!(清清嗓子)


不好意思  我来说几句吧


(哲学好歹学过三年,那还是在硕士阶段,鉴于茶馆大多数不是专业哲学系的,麻烦的概念啥的就不涉及,只想通过一般常识理性能够理解的方式说说)


fficeffice" /> 


一、首先明白什么是哲学


 


体育课一开始都有准备活动,防止一会儿大运动量之后拉伤,所以,我们先做做脑力操,算是准备活动吧。


 


人类有很多知识,哲学只是其中一种,大而化之说可以分为科学、哲学和宗教三类


 


请大家注意以下的对应关系


 


有实验可以确切验证的知识——这是科学


确实无法用实验验证的知识——这是宗教


 


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知识——差不多就是哲学的地盘了


 


还可以举个例子说明:


 


科学不需要人持有什么信念,有了反而麻烦


宗教的唯一基础是信念,没信念不叫宗教


哲学与信念的关系有点微妙又有点麻烦,没有信念吧,无法入门,有了信念吧,往往一入门就走火入魔


 


二、哲学如何思考


还是用对比的方法来说明:


 


科学的思考方式,仅仅限于人类的理性(归纳、分析、演绎等等),诉诸于大多数人公认的逻辑,说以科学较易入门,可以经过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途径,构筑完整自洽的庞大知识体系


 


宗教的思考方式,仅仅限于个人内心体验(冥想、沉思、顿悟等等),诉诸于每个人的内心意念,所以说宗教一旦传播,直指人心的力量匪夷所思


 


哲学的思考方式,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用内心的体验、用逻辑的思维来构筑一些非常复杂的概念体系,但这一行太TMD难入门,注定是少数人的事情,不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的常人,一谈哲学几乎出口便错


 


三、唯心和唯物


 


只要一谈哲学,马上要借助唯心唯物概念说事的人,绝对是哲学门外汉


 


因为这马上暴露了这位仁兄的“哲学知识”全部来自于高中或者本专科时代国家要求必修那几门政治课


 


这是中国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共性(所谓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


 


大约受过中国大陆1949年以后的国民教育的公民,凡是自认为懂得哲学或希望在哲学方面说上几句的,你永远离不开这个话语体系,也就是你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看待和分析问题,尽管你很想反对,但你的反对一定是语无伦次、逻辑混乱的


 


其实唯心唯物只是哲学中一个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其它还有理性与非理性、确定论与随机性、存在与虚无等等争论,如果摊开来看比唯心唯物之争更有趣,对人类思想发展的贡献更大


 


唯心唯物,其始作俑者是2000年前的柏拉图,他把哲学要思辨的对象分出了外在和内在的两部分,这就是所谓二元论的兴起,柏拉图这么做好处是明显的,就是我们终于有个话题可以吵吵架了(有时候也因此杀杀人),争论促使了哲学的发展,


 


但唯心唯物二分法的坏处也是大大地,那就是分的太宏观,超出了人类理智的边界,不得不把宗教的东西与哲学搀和起来了,人类各个历史时期最聪明的脑袋苦苦思辨大约1500多年,终于发现这个问题大家不要争了,因为唯心唯物这个话题是人类理智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果康德和黑格尔把这个问题基本说清楚之后,谁再想借此二元论为主在哲学界著书立说扬名立万,估计大多数学者会认为这人不是弱智就是别有用心。


 


可怜的中国老百姓不知道这些,所以一直还认为现在哲学界还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呢。


 


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因为这么二分法首先就是错误的。


 


四、现代的哲学家都在干嘛?


 


有两批人,大概其算是主流:


 


偏好理性、科学这一边的,主要是在分析语义,因为从最基本的逻辑上说,各种哲学流派争来争去,其实你连对方在说什么都没闹清楚,以前的争论是多么可笑而愚蠢,概念借助语句表达,语句内部隐藏着概念,不分析清楚谁都绕不开,多少学术研究都是白搭,像什么海德格尔啥的,都是语义学派,国内好像没啥传人


 


偏好非理性、宗教这边的,主要在搞存在主义,这有点复杂,但大约理解为把人心深处的东西用诗意化的语言来表述出来,这一门比上一门人丁兴旺,从尼采到萨特,沸沸扬扬,风光不错,国内的周国平、摇滚的崔健啥的都算是门徒


 


五、最后,侃侃啥叫真理,是否会越辩越明


 


不知道大家是否纳闷,为啥人家国际上几百年了,就没听说搞什么“真理标准大讨论”呢?


是不是人家混沌未开,傻得无可救药?


当然不是,而是人家早已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么说也不对,而是人家的思想体系压根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啥叫真理,各位做完上面的脑力操之后,如果有收获,应该是反问一句:


 


你说的是“宗教的”真理呢?还是“哲学的”真理呢?还是“科学的”真理?


 


如果是“宗教的”真理,那很简单啊,你自己回家想去,你的内心认为什么是对的,就是真理,宗教讲究内心的至高无上,而且绝对不允许强加于人,因为人类几千年得出一个教训,那就是宗教自由,不自由,会死很多人的


 


如果是“科学的”真理


不需要我们去争论,让科学家去用实验验证,旁人多说无益,瞎吵吵更会坏事儿,坏大事儿,再说人家真正 的科学家谁根据社会议论来决定他的研究啦?


 


如果是“哲学的”真理


一开始是有点纠结,是啊,哲学与信念有关、又要诉诸逻辑,当然我等草民有资格说上几句,但仔细想想,这也是个伪问题


首先,学术界觉得所谓的真理标准争论基本上属于白费功夫


第二,掌握话语权的阶层最近并无意于开放这方面的争论,都说过了“不折腾”了


都这样了,草民自娱自乐的争论有意思吗?有价值吗?


 


再往深了说,“别有用心”这个词该冒出来了



[ 本帖最后由 hardrock 于 2011-5-10 23:2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d111 于 2011-5-11 14:25 发表 “有实验可以确切验证的知识——这是科学” 说法不严密。比如,数学,是不是科学?很多数学结论不是用实验来那么验证的!


不好意思,数学在学科门类中的划分确实比较尴尬,一般人是从考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看见数学归在理科,想当然地认为数学是科学的学科之一,尽管很多物理学家自己都是很厉害的数学家(爱因斯坦、牛顿、庞加莱等等莫不如此),但这些大家好像都没有把数学列到自然科学的门类中,数学家自己(特别是那些已经做学问做进去的大师)也不屑承认自己是科学家,因为数学的抽象程度远高于一般学科,数学家喜欢一步步抽去与物理世界具体特征相联系一切东西,把理论和逻辑变得非常“纯粹”,数学家对脱离现实的概念有着一种迥异于常人的想象和思辨能力,对简单、对称等逻辑美有着一种近乎病态的追求,所以数学家慢慢有变成哲学家的危险,但你要称赞他有哲学意境,有的数学家还不一定高兴。


还要补充一句的是数学家这种超级思辨能力与梵高、帕瓦罗蒂等辈的艺术能力一样大多数来自于天赋,一般人后天再勤奋恐怕也难以企及。


 


 

TOP

引用:
原帖由 yao_917 于 2011-5-11 11:51 发表 不是楼主说得简单,罗素在西方哲学史绪论里就是这么分的。“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以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 ...


受教了,真正的高人在此,俺在茶馆山寨一把,大师仁慈,没耻笑,有道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zymysy 于 2011-5-12 00:19 发表 有一点不同想法,科学不应用“真理”这个词来描述,应该用“有效”这个词来描述。科学理论都有自己适用范围,在适用范围内都是有效理论,这样可以减少一些口水吧。


综合回复以上几位的意见:


哲学不是为每个人的每个问题提供什么标准答案,因为这个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如果有人告诉你哲学无所不知,能够直接回答你全部的“真理”,那这个人基本上可算是骗子)


哲学仅仅是为大家更有效地理解他人、思考世界提供一些工具和框架,让大家多个角度看问题,仅此而已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