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中:一个破碎的自由主义幻梦
作者:雨夹雪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于2009年8月18日下午1时42分逝世。金大中是韩国自由主义的象征,一生为全盘西化、自由民主、市场经济而奋斗,虽已盖棺,尚未论定。今天我想结合金大中的悲剧人生谈谈追求自由主义会有何后果。
一、缘起:踏上从政之路
关于金大中的享年,有83岁、84岁、85岁三种说法,主要原因是金大中的出生日期有争议,当前关于金大中官方证件上的出生日期都是1925年12月3日。但是也有传说金大中真正的出生日期是1924年1月6日,他的父亲金云植为延缓他应征入伍时间而将生日变更为1925年12月3日。事情的真相已经很难判断,不过,我们仍然依稀可以感到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朝鲜的混乱。
有人说,金大中的父亲金云植曾在村里领导过抗租运动。金大中受家庭的影响,自幼表现出对政治的浓厚兴趣。在童年时期金大中就显露出不同凡响的天赋,8岁前,他就常阅读报纸上有关政治的报道,中学时喜爱并擅长辩论和演讲。1943年12月,金大中考进木浦商业学校后,时常关注官方报纸对政治消息的报道,报纸不仅使他尽知天下事,而且也让他立下了从政的志向。应该说,这种说法没有多少道理,完全是后人制造的个人崇拜。事实上,毕业后金大中出任一家船舶公司的管理委员长,后来办了一家造船公司。1945年起,金大中一方面经营海运业,另一方面在木浦日报社工作,从见习编辑和记者转为高级编辑和记者。当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的韩国,社会上兴起了各种政治流派和社会团体,政治活动十分活跃,金大中也参与了建国准备委员会。不过,此时的金大中对政治的参与仅仅是浅尝辄止,还看不出有从政的意向。
应该说,金大中决意从政的起点是美国侵朝战争。1950年6月,美国侵朝战争爆发,金大中也应征入伍,不久被俘。有传说金大中被朝鲜人民军判处死刑,后越狱。(另一类似的传说是金大中退伍后被朝鲜军逮捕,以右翼反动的名义被判入狱,但在被枪决前一刻越狱。)这种传说没有多少道理,是妖魔化朝鲜的产物。要知道朝鲜人民军是优待战俘的,金大中有何大罪以致被判处死刑?而且如果金大中真的被朝鲜人民军判处了死刑,应该和李承晚、朴正熙等极右派法西斯势力,共同(文章含有不雅词汇,已屏蔽),怎么会从事李承晚、朴正熙的民主斗争呢?反对况且金大中后来一再被攻击为朝鲜代理人,如果把一个被朝鲜人民军判处死刑的人攻击为朝鲜代理人,岂非荒谬绝伦?事实的真相很可能是金大中被俘期间,因为朝鲜人民军的教育,认识到了李承晚集团的腐朽,被朝鲜人民军释放(朝鲜人民军和中国志愿军多次单方面释放战俘)。但是,金大中不愿放弃自身的阶级利益(金大中拥有包括船舶公司、木浦日报社等诸多产业,显然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寻求在资本主义框架内解决问题,追求一条全盘西化、自由民主、市场经济的道路。因此,金大中不愿承认受到朝鲜的影响,制造被朝鲜人民军判处死刑的传说以表示和朝鲜划清界限。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本质上是金权政治,要想当官,先要有钱,金大中对此看得很透。决意从政后,金大中并没有立即投入竞选,而是首先积累经费。1951年秋天,金大中带着全家迁居到釜山。此时的釜山是韩国战时首都,中央政府机关和各大机构都云集于此。金大中在釜山成立了兴国海运株式会社,任社长,仍然开展海运业务。他与国营的金融合作联合签署了长期合同,独揽了联合的谷物、化肥、农药等运输业务,生意做得很红火,公司发展很快,拥有十几艘货船,经营规模急速膨胀,在仁川、群山、丽水、木浦等地设立了分社。在经营海运业的同时,金大中还在木浦经营《木浦日报》并任社长。这样,金大中不满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位拥有多家海运公司和一家报纸的木浦最大的资本家之一,为从政创造了条件。
1954年上半年,金大中结束了海运事业,将公司转让出去,踏上了一条坎坷漫长的从政之路。金大中在从政之初就反对李承晚集团,1956年大选过后,金大中正式加入了民主党,并从属于张勉系统,开始信奉天主教,尊奉张勉为教父。在韩国当时金权政治体制下,执政党由于其本身掌握着国家机器,处在统治地位,因此政治资金的来源很广,团体支援和个人捐助很多。企业特别是大财团,都愿意向执政党慷慨解囊,因为向执政党捐助,可以从掌权者那里得到回报。相反,在野党政治资金的来源则少得可怜。因此,每逢大选,执政党投入的选举费往往比在野党的高出好几倍。金大中三次竞选均名落孙山,而且耗尽了经营海运生意时积攒下来的家产。在第三次参加竞选之前,金大中卖掉了自己的房子,以充作竞选费用,全家不得不在外头辗转租房。 1960年5月27日 ,金大中的妻子车容爱由于劳累过度和营养不良病逝。传说,负债累累的金大中当时曾因为绝望而企图自杀。
从金大中走上从政之路初期的情况可以看出,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本质是金权政治,以权钱交易为生命的资本主义民主是不可能反映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利益的。身为大资本家的金大中参加竞选尚且倾家荡产,普通工人农民又怎能玩得起这个昂贵的游戏?靠一小撮垄断资本家巨额财富支持才得以上台的人,究竟是会站在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一边,还是会站在一小撮垄断资本家一边,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金大中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亦或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当他从绝望中走出来之后,仍然幻想在资本主义框架内解决问题,这就决定了他的悲剧不会结束,仅仅是刚刚开始。
二、斗争:“民主”体制的嘲弄
人们常常说李承晚、朴正熙等极右派法西斯独裁统治是披着一层民主的外壳的。事实也是如此,李承晚和朴正熙统治前期,容许反对党存在并参与选举,通过金权政治,权钱交易保证执政地位。(随便说一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民主政治,又何尝不是这种披着一层民主的外壳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工人农民是不会去玩,也玩不起这个昂贵的游戏的。但是已经被这个体制摧残的伤痕累累的金大中仍然承认李承晚、朴正熙集团统治的合法性,幻想在体制内斗争,通过选举推翻极右派法西斯独裁统治,而不是把斗争矛头对准维系极右派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民主”体制。这就注定了金大中必然被“民主”体制一次又一次无情的嘲弄。
1960年3月15日 ,韩国举行第四届总统竞选。在选举过程中,政府动员警察、政府官员,采取了以暴力威胁投票人、伪造选票、操纵选举统计等手段进行舞弊。由于事前装的假票占40%,造成李承晚“得票”过多,实在不成体统,政府只好向各选区下达了“调整、减少”票数的指示。长期忍受披着一层民主的外壳的法西斯独裁统治迫害的人民终于在沉默中爆发了。4月19日,汉城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独裁斗争。当天,仅汉城一地就有187位青年学生被警察枪杀,六千二百余人被打伤,七百多人被捕下狱。军警的屠刀并未使人民屈服,26日,在汉城的游行队伍扩大到数十万。“四·一九革命”迫使李承晚独裁政权离开政治舞台。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1960年4月27日,时年84岁高龄的李承晚发表广播讲话宣布下野, 5月29日 乘坐军用飞机秘密逃离汉城,亡命夏威夷。
李承晚垮台后,1960年7月29日举行了新的总统和国务总理选举,民主党领导人尹潽善、张勉分别被选为总统和国务总理,原来的在野的民主党也就成了执政党了。金大中终于在1961年5月14日当选议员,然而这个议员只当了短短两天。民主党政权未能挽救残局,致使经济进一步衰退,人民生活更加恶化,群众运动风起云涌。经美国幕后策划,少年时代就崇拜希特勒,伪满洲国的大日本帝国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44年11月在河北省杨家铺制造大屠杀,后来又被编入国民党中央军系统的“光复军”和共军作战的铁杆法西斯分子朴正熙于1961年5月16日发动军事政变,结束了民主党政权。金大中连宣誓仪式还未举行,便被剥夺了资格,不久又以“容共问题”被抓进监狱,被关押了三个月。
1963年军政府允许在野政治势力组建政党,1963年7月18日民主党宣布成立,朴顺天女士任党的总裁,金大中被选为党的发言人。1963年,金大中又如愿以偿地当选为国会议员。此后,金大中逐渐成为一位富有活力的在野党少壮领导人,并且是在国会拥有很高声望的国会议员。1967年6月,韩国举行第七届国会议员选举,朴正熙采取种种卑劣的手段阻止金大中当选。为防止监票人被收买,金大中的竞选班子先拟出新民党(几个在野党合并而成)方面派出的监票人名单,并有意向外界泄露出去,选举当天才把真正的监票人送到投票站。事后进行调查,发现执政党对所有的假监票人都试图进行贿赂。为了防止执政党在开票过程中掺进大量的假选票,一万多名市民守候在开票现场。为了防止执政党在开票时采取故意停电的手段,然后趁机偷换选票,摄影记者事先准备了照明灯。在开票过程中共发生三次停电骚扰,但每次停电,场内的摄影记者们立刻亮起照明灯。最终,由于金大中的竞选班子准备充分,金大中成功当选。但是,新民党在其他选区却遭受惨败,执政的民主共和党获得130个议席,大大超过修改宪法所必需的117个议席,新民党只获得44个议席。这次“竞选州长”似的国会议员选举,把韩国“民主”体制的真面目充分暴露了出来。但是金大中仍然没有放弃在体制内推翻极右派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幻想,反而认为,如果对舞弊准备充分,通过选举推翻极右派法西斯独裁统治不是不可能的。可是,金大中忘了,亦或不愿意承认,一个议员议席和这个政府是不同的,朴正熙集团可以容许金大中当选议员,但是不可能容许金大中通过选举推翻其极右派法西斯独裁统治。
新民党于1970年9月29日召开全党大会,金大中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当选为新民党第七届总统候选人。1969年9月,朴正熙集团操纵国会议员,将宪法“总统只蝉联一次”的条文改为“总统只蝉联两次”,使他能再次参加1971年的竞选。1971年4月,韩国第七届总统大选拉开了序幕,新民党总统候选人金大中与民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朴正熙的较量令人窒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执政当局控制舆论工具和大众媒体,为朴正熙大力造势,同时把金大中嘲讽为一个“傻瓜”,一个缺乏经验的“白痴”,一个权迷心窍的“自大狂”,一个危险的“容共分子”,一个企图使国家倒退到连年骚乱的张勉统治时代的“阴谋分子”。朴正熙也表示“这是我最后一次竞选,最后一次,这是最后一次了”。尽管如此,1971年4月18日金大中发表竞选演说时的听众仍然达到了近一百万,这是韩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演讲集会。1971年4月27日是韩国第七届总统选举投票日,朴正熙集团进行了大规模的舞弊,在野党监票人在马山、济州市当场抓获了五个把整捆的选票投入了票箱代理投票者,朴正熙集团操纵选举管理委员会在金大中支持率高的所发的选票有很多无效选票,甚至连金大中夫妇本人的选票都因未盖法定印章而只盖了简化印章而被宣布无效。最后公布的选举结果是,朴正熙获得630万张选票,金大中获得540万张选票。人们几乎一致认为“如果有公正的选举机构监督,正确计算选票,金大中肯定当选总统”, 金大中是“在选举中胜利,在开票中失利”。1971年韩国总统大选再次表明,金大中通过选举推翻其极右派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希望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金大中仍然表示希望在体制内解决问题。
金大中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的退让进一步助长了朴正熙集团的气焰。在 1972年10月17日 ,朴正熙以北方的朝鲜可能发生“南侵威胁”为借口,在韩国全境颁布“紧急戒严令”。接着解散国会,下令停止各政党和社会团体的一切政治活动,同时对新闻、广播、电视实行军事管制,并关闭了所有大学。宪法修正案即“维新宪法”于 11月21日 交付“国民投票”表决并在公民投票中获得通过。“维新宪法”把原来由各政党提出候选人,经过“普选”选举总统的做法,改为由“统一主体国民会议”进行间接选举,废除了“总统只蝉联两次”的限制。 12月23日 ,根据新宪法,由“统一主体国民会议”重新选举朴正熙为总统即所谓的第八届总统。事实上,“统一主体国民会议”的代议员本身就多是朴正熙指定的,成了自己选自己当总统的闹剧。这样,“民主”体制的空壳也不存在了,金大中在体制内解决问题的愿望彻底破产。
回顾60年到70年代初金大中从政经历可以看出,所谓民主政治,资本主义国家的不过是披着一层民主的外壳的维护一小撮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法西斯独裁统治,里面充满了采取种种卑劣的政治阴谋。金大中利用“民主”体制的外壳,通过选举推翻其极右派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希望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相反,只要一小撮垄断资本家愿意,随时可以废除“民主”体制的外壳,建立赤裸裸的法西斯独裁统治。金大中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对此不是毫无认识,在1971年韩国总统大选中金大中就表示“公开的总统选举,恐怕这是最后一次了,因为民主共和党再也不需要你们来选举总统了,朴正熙候选人那时已是终身总统了”。但是自由主义者因为害怕群众运动的烈火烧到自己,始终不愿意发动群众推翻这一体制,总是幻想在体制内解决问题,这就不能不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随着“民主”体制的外壳的废除,他们将受到更残酷的迫害。
三、迫害:坚韧不拔的忍冬草
1971年韩国总统大选刚刚落下帷幕,对金大中的迫害就开始了。 1971年5月25日 ,金大中在前往光州参加选举途中遭遇朴正熙集团精心制造的车祸,车里的六个人中有三人当场撞死,另外三人撞成重伤。金大中在这起车祸中虽然没有丧生,但胳膊、腿、臂等多处受伤。从此以后,金大中落下了终身残疾,直到当选总统后他走起路来还是一拐一拐的。然而,较之金大中后来遭受的一系列迫害,这仅仅是个开始。
“维新宪法”颁布后,金大中呼吁废除维新体制,恢复“普选”选举总统的做法。朴正熙先后三次以违背《(文章含有不雅词汇,已屏蔽)法》、《选举法》等罪名对金大中提出起诉,逼他退出政界,并派遣特务威胁说,“如果不退出政界,就炸毁你的房子和车库,就要杀掉你”。1973年2月金大中流亡国外,但是继续密切注视着国内形势的变化,他来往于美国和日本之间,全力开展反对朴正熙维新体制的运动。 1973年8月8日 ,他在东京被朴正熙政权中央情报部特工绑架,特工原计划在旅馆房间里将金大中杀死分尸,不料被国会议员金敬仁当场看见并大声吵嚷几句,他们才改变了主意,要转移行凶地点。后来,特工又打算把金大中沉入大海,因为美国的介入才使他得救。3天之后,他被蒙住双眼,放在汉城他的住所门外,总算活着回到了家中。
1976年3月1日,金大中因同其他民主人士一同发布《三一民主宣言》,被朴正熙当局宣布违反禁止批评“维新宪法”的《紧急条例》第九条而被捕,后被大法院判处5年监禁,并剥夺5年公民权。在他入狱的两年多里,长子弘壹被捕并受到严刑拷打,次子弘业遭拘留审讯,家中惟一未受迫害的是当时正在上高中的小儿子弘杰。1978年举行总统选举,朴正熙当选为韩国第九任总统。1978年12月金大中根据“总统特赦令”提前出狱后,仍继续生活在被软禁的环境中。出狱时检察官警告金大中要“谨慎、抑制,不要抨击政府”,而金大中则针锋相对地同朴正熙斗争到底。被软禁的金大中设法离开自宅,参加了金泳三召集的会议,抨击维新体制。
朴正熙集团吹嘘韩国为“汉江奇迹”,然而在这个奇迹之下受益的只有一小撮垄断资本家,大批工人被输往中东作苦力,大批妇女被输往日本当娼妓,大批儿童被输往美国挖器官,是一种依靠卖淫、卖血、卖器官追求“带血的GDP”的病态经济。1979年8月,韩国进入台风季节,由政治危机引发的人民运动,也如同强台风一般席卷着韩国,冲击着朴正熙集团,加深了韩国的政治危机。 1979年10月26日19点55分 左右,朴正熙总统遭到枪杀而气绝身亡。由于朴正熙的被击毙,韩国政治舞台上出现了短暂的解冻局面。以崔圭夏为首的新政府,解除了对金大中的软禁,并恢复金大中、尹潽善等687人的一切政治权利。
然而好景不长,朴正熙的义子全斗焕 1979年12月12日 发动“一二·一二政变”,夺取了军权。金大中没有意识到法西斯独裁统治复活的危险,没有借反对全斗焕军人集团统治的群众运动高涨之机打倒全斗焕集团,反而一心准备参加竞选总统。1980年3月26日,金大中正式宣布参加下一届总统选举。 5月17日 ,全斗焕颁布“非常戒严令”。当晚,他立即逮捕了金大中,罪名是“叛国通共”。与金大中同时被逮捕的还有他的大儿子金弘一、弟弟金大义,以及金大中派系的金相贤、文益焕、芮春浩、金禄永、韩和甲、宋建镐等人,他们都被关押在中央情报部南山地下室,都受到残酷的拷打。当天夜间,为抗议“五·一七政变”和金大中等人被捕,著名的“光州起义”爆发。
在金大中被折磨得神志迷迷糊糊,为减轻迫害被迫承认了搜查人员编造的罪证。 1980年9月17日上午,军事法庭举行对金大中等24名被告的判决,以“内乱阴谋罪”和“反国家罪”判处金大中死刑,另外23名同案犯被分别判处几年到20年的有期徒刑。金大中被判死刑后,不服判决,向韩国大法院提出上诉,1981年1月,大法院驳回金大中的上诉,维持原判。1981年2月,在美国压力下,金大中被宣布免除死刑,改判为无期徒刑。1981年2月25日,全斗焕当选为第十二届总统,为了庆贺自己的当选,将金大中的无期徒刑改为20年有期徒刑。1982年金大中流亡美国“保外就医”,开始了其人生中的第二次流亡。1985年,金大中回国。但此时的金大中仍然没有人身自由。他的邮件被检查、电话被窃听,连家人出门也常常受到盘问。
1987年4月13日,全斗焕在青瓦台发表“四·一三护宪措施”,坚持总统间接选举制度,6月2日,全斗焕在民主正义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上,提名卢泰愚为总统候选人。这两件事触发了“六月抗争”,群众性争取民主的运动高潮迭起。据统计,仅在6月10日 到26日的半个月内,各地示威达2145次,约有八百三十万人参加;警方逮捕示威群众17244人,向示威者施放催泪弹三十五万一千二百余发;在示威群众和警察发生的冲突中,约有六千余名警察和群众受伤;近三百个警察机构被捣毁,164辆汽车被烧毁。卢泰愚于1987年发表了“六·二九”宣言,提出了全民直选总统等政治民主化的一揽子方案。7月9日,赦免了包括金大中在内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二千多名政治犯。对金大中长达十多年的迫害才算基本结束。
应该说,被朴正熙、全斗焕集团法西斯独裁统治长达十多年的迫害是金大中人生最光彩夺目的一页。朴正熙、全斗焕集团多次表示,只要金大中不再参加政治活动,就可以保证他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均被金大中严词拒绝,体现了不屈的精神。金大中也因此被誉为“亚洲曼德拉”,“坚韧不拔的忍冬草”。但是,对于金大中这十多年的迫害中的表现也要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能全盘肯定、过分拔高。这十多年中,金大中也犯过许多错误,如朴正熙死后没有意识到法西斯独裁统治复活的危险,一心准备参加竞选总统,未能防止法西斯独裁统治复活。金大中也动摇过,如他为减轻迫害一度被迫承认了搜查人员编造的罪证。特别是金大中对于美国政府缺乏清醒的认识。金大中最危险的时候两次得到美国政府帮助(1973年在东京被特工绑架和1980年被判死刑),但是美国政府帮助金大中不是对他本人或韩国民主运动有什么好感,只是为保留一枚棋子使韩国法西斯政权更加俯首贴耳。事实上,美国正是韩国法西斯政权的最大靠山,韩国军队指挥权在美国手中,如果没有美国支持,无论“十·一七政变”、“一二·一二政变”还是“五·一七政变”都不可能成功。金大中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亦或不愿意承认,反而对美国感激涕零,进一步坚定了对全盘西化、自由民主、市场经济的“美国式道路”的追求,这就决定了他接下来的人生仍将是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