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东野长峥的博客 好东西快快欣赏吧,完了就没了

东野长峥的博客 好东西快快欣赏吧,完了就没了

东野长峥的博客 博客专栏
刚看这位的博客,哈哈,好生了得。快去看吧完了恐怕封杀喽
http://dyczdy.vip.bokee.com/

红歌唱了几十年,越唱人民越可怜;贫富分化差别大,看病就业买房难!
学习民族同胞
出门带把菜刀
受气无理可讲
抡刀自卫正当

TOP

能看。
给转一段:
211

献花
防火防盗防保钓,怕美怕日怕越菲
作者:东野长峥的博客 2011-07-02 17:43:48 发表于:博客中国




与日密约,不放保钓船出海





当局与日本签密约:不放保钓船出海


——防火防盗防保钓 怕美怕日怕菲越

据独立媒体2011-07-02讯】
南海局势仍然紧绷,钓鱼岛风云又起。台湾保钓船前往钓鱼岛宣示主权,被日本巡逻舰截住,事件引发海内外华人的愤怒。而值得关注的是,内地福建当局目前正在清理渔船,明显是防止保钓船出海。面对主权被侵袭,北京目前的态度是防火防盗防保钓,怕美怕日怕菲越。

去年日本《朝日新闻》旗下《AERA》周刊爆料,二○○四年有七名中国保钓人士躲过日本巡逻舰拦截,登上钓鱼岛,后被日本冲绳县警方依「违反出入境管理法」逮捕羁押,此事引发中国大规模反日示威,后在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政治裁量下放人。随后小泉指派外相川口顺子访华,与中国总理温家宝达成「密约」,内容为「中国不放保钓船出海、日本不羁押人」。

这个不平等的密约,相当于现代版的《马关条约》。所谓「日本不羁押人」,实际上是中共政府默认日本海上保安厅对钓鱼岛的管理权,将主权拱手相送。至于「中国不放保钓船出海」,更等于中国不许本国民众保钓,防止给日本添烦添乱。

自我设限 主权相送

正是因为这个密约,中国变相割让了钓鱼岛的主权。这也是为何日本如此强硬的原因,难怪日本政客一再声称「钓鱼岛土地一寸也不会退让」,其所恃者就是这个中日密约。中国自我设限,并没有让日本投桃报李,反而变本加厉,就连在钓鱼岛周边捕鱼的中国渔民都惨遭打压。

中国在东海防保钓,在南海怕菲越,让国人情何以堪?当局的韬光养晦,实际上已是缩头乌龟的代名词。五代十国时后蜀的花蕊夫人徐氏,蜀亡被掳入宋,宋太祖召她陈诗,她作了首《述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将那些须眉男子骂得狗血淋头,现今中国周边局势,又何尝不是如此?

满清丧权辱国,但无论如何清政府也与列强们交过手,打过几场仗,最终力不如人。如今中国号称和谐盛世,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军力全球第二,一仗未打,就坐视钓鱼岛、南沙尽落他国之手,如何让人不痛惜?中华民族到了最窝囊的时候。


--------------------------------------------------------------------------------

2008年6月10日凌晨2时23分左右,台湾联合号渔船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艇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相撞后沉没,台巡防舰台中舰、和星舰火速前往救援,日方指控台海巡船只侵犯领海,台湾全家福保钓船十六日搭载着保钓人士前往钓鱼岛宣示主权。


图一为台湾保钓人士向钓鱼岛上的日本舰船抗议,图二为南海我被占岛屿上的越南人,中华民族国土仍被占,怎么不见“城管特警”逞豪强?

学习民族同胞
出门带把菜刀
受气无理可讲
抡刀自卫正当

TOP

489

献花
“大生产运动”究竟在生产什么?
作者:东野长峥的博客 2011-07-01 09:29:12 发表于:博客中国




历史的B面是什么?

“大生产运动”究竟在生产什么?





提起中共延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现在“奔五”的朋友们都会想起郭兰英的那首好听的《南泥湾》,喜欢摇滚乐的朋友也会记得崔健版的《南泥湾》,只是崔健把那只歌处理成了有点忧伤味道的“民歌”,但无论如何,这只歌是歌颂“大生产运动”的。那么,什么是“大生产运动”呢?按官方解释,是“蒋介石反动派”封锁解放区,企图从经济上困死“人民有大救星”。所以“解放区人民”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种粮种菜,谓之“大生产运动”,这一“大生产”,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长期以来,东野长峥就搞不明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话,这句话放在山东,放在河南河北这些良田千里的地方都成立,唯独放在“陕甘宁”却是一句屁话。记得很多年前我跟作家史铁生谈起他插过队的延安,说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话,他说了同样的一句话:屁话。要知道,那是个“靠山没柴烧,靠河没水喝”的穷山恶水的地方。整个黄土高原没有树,山是光秃秃的,到了黄土高原就像到了黄海一样,黄土坡上什么都不长,没有树,草也是稀稀拉拉的。烧柴,当地人叫羊粪。实际是什么呢?他们养山羊,山羊可以满山遍野找一些小草、草根吃。到秋天雨季,雨水形成山洪,把山上的羊粪、草根、枯叶从山坡上冲到山下,聚多了就可以捞起来,晾干了就是烧柴,一年中也就一两次机会;黄土高原有河,也有水,但不能喝,含盐、碱太高,又苦又涩。当地老百姓用水是接的雨水,但这里雨水稀少,所以要在山坡旁挖一个坑接存雨水,这就是水窖。有淡水的地方那是好地方,吴起镇(当年中共溃逃的最后一站)就是有一股小孩胳膊粗的淡水泉而建的镇,“解放”后己改成吴旗县。

  这样的自然条件,这样的恶恶劣环境,我想起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年的中共是如何养活这么一大帮人的呢?不要说那时,就是现在这里的人自己也养不活自己,靠着“救济”也才勉强活着。那时,外面有国军层层封锁,几十万人不但要吃饭,还要穿衣。有人也许说,不是有个“南泥弯”吗?后来宣传说那个熬鸦片死的张思德是烧炭窑塌了压死的,就更不靠谱了,黄土高原没有树,用什么烧炭?这是其一;其二陕北人从来不用炭或者树木取暖,因为陕北出一种煤,非常好,一张纸、几根草就能点着,放在火盆中不会自灭,灰是白色的,现在稍富一点的人家还用它取暖。既然有这么好的东西,谁还会挖空心思、无中生有的去烧炭呢。当然老百姓是用不起这煤的,主要是交通不便,运费太贵。在延安能长小米,出了延安就什么粮食都长不了了。大米、小米、小麦、玉米、高粱、大豆全都长不了。老百姓吃什么,一个是土豆,一个是荞麦而且产量很低。除了这几种东西,就只有大烟,就是罂粟长得好,

那么解放区是怎么解决的军人、官员、文职人员的吃、穿、用的呢?当地解决不了,必须从外面运进来。当时的国军和民国政府不可能供给你,用什么东西能与民国政府治理下的百姓、商人交换所需物品呢?用大宗商品去交换,一是不可能,二是没有。那么唯一可能用来交换的只有两样一是黄金、二是鸦片。陕甘宁不产黄金,收刮来的民脂民膏用不上十天半个月,唯一的解释是种植、加工、贩卖鸦片。


如今几十年时光飞逝,延安彼时的所谓“大生产运动”确有其事,但“大生产”什么,却有研究的必要。由此可见,所谓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而能“丰衣足食”甚至身强体壮的,只能是鸦片。而提到“大生产运动”所生产的鸦片,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任弼时。

说到此君,国内的朋友可能都看过歌颂中共前领导人任弼时的电视剧《任弼时》。不过,该电视剧没有告诉观众的是,当年任弼时还曾是延安的鸦片专员,通过将中共军队种植的鸦片贩运到国统区和日占区,进而为中共的发展壮大提供资金。

任弼时,1904年4月出生在湖南湘阴县(现为汨罗市),1921年前往苏联留学,次年加入中共。归国后先后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代理书记、总书记。中共武装暴动后,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湘赣苏区省委书记,并率领红六军团、红二方面军北上逃跑。抗战期间,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延安鸦片专员。

当年,中共被国民党赶到西北后,因不抗日军反打国军,被国民政府断了经济来源,经济因此捉襟见肘。为了实现发展壮大的目的,中共领导人遂在南泥湾开荒种鸦片,并贩卖到国统区和日占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耀杰经过实地调查后曾披露:“南泥湾本来是延安地区唯一的原始森林,被王震的三五九旅用极其野蛮落后的方式砍伐烧荒后,种植了大片的鸦片;《为人民服务》中的张思德,就是在烧制烟土的过程中被活埋在窑洞里面的。”

而任弼时就是当年的鸦片专员。原塔斯社记者、莫斯科驻延安特派员彼得‧弗拉基米若夫尤的《延安日记》亦提到:“到处在做非法的鸦片交易。例如,在茶陵,远在后方的一二零师部,拨出一间房子来加工原料,制成鸦片后就从这里运往市场……政治局已经任命任弼时为鸦片问题专员。”

关于这个鸦片专员对种植鸦片的看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一份供中共高级官员看的“内部参考”中有这么一条新闻:延安,30年代初秋的一个傍晚,红军专员任弼时和美国记者斯诺顺着延河边一同散步来到了宝塔山下,任专员摸了摸那为要显示自己党内地位而刻意蓄留的山羊胡,手指着一大片金黄待收的作物,欣慰地对斯诺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带着稚气的年轻的斯诺,显然还没有跟上任专员的思路。任专员继续着他的话题:“往年,我们延安苏区根据地生产出的棉花、布匹,一车车拉出去,换不到什么根据地急需的用品;近些年来,我们改为种鸦片,一车车鸦片拉出去,一车车的枪支弹药、食盐和医药等急需品满载而归,延安苏区根据地一天天地扩大着……”

看来任弼时在国难当头之际,对于贩卖鸦片之事是颇为赞同的。或许正如中共党魁毛泽东所言:在目前形势下,鸦片是要起打先锋的、革命的作用。据莫斯科特派员的日记记载,“政治局一致支持中共中央主席的看法”。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既然认同贩卖鸦片对中共的重要性,中共为何还要将其美化为“为了抗日而进行的大生产运动”呢?但卖大烟毕竟是一件延安老农都要痛骂不已的伤天害理的事,所以要用“大生产运动”来包装。同将鸦片生产和贸易合法化、并将鸦片不断地运往国统区和敌占区去戕害同胞的中共相比,提倡“新生活运动”、禁止鸦片的国民党在道德和行为上都远远超过中共。

如此忠于中共的鸦片专员任弼时大概不会想到,做如此伤天害理之事的他会遭到上天的惩罚。据说,任弼时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中共中央刚进北平,就于1949年4月18日做出决定:任弼时必须休息。决定当天,他就在医生陪同下,住进了玉泉山休养所。5月,休养中的任弼时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趋向恶化,出现前所未有的昏迷症状。

当苏联的斯大林了解到任弼时的病情后,主动派了一个苏联医疗专家组到中国。苏联专家们在会诊的报告上写道:“……严重的高血压症,脑血管有明显硬化之症,心脏初期机能障碍,肾初期硬化,肝脏肥大,可能引起新陈代谢障碍;并有糖尿病,但尚不严重……”因此,专家们建议任弼时到苏联进行治疗。任弼时于1949年12月初抵达莫斯科,先是在克里姆林宫医院,经过了20多天的治疗后,转往巴拉维赫疗养院疗养。到1950年春季,任弼时的健康似乎已经恢复得相当不错,因此于5月28日回到北京。熟料10月底突发脑溢血,于10月27日不治身亡。

任弼时死后,毛泽东罕见地出席了其葬礼,这是中共掌权后的第一个葬礼。毛大概是想向党徒们表明,任弼时的所作所为党是肯定的,鸦片在中共历史中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而中共新领导人则继续着欺骗的传统,在任弼时生日一百周年时发表讲话,称他“具有崇高的品德,是一位模范的共产党员。他信念坚定,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不知地下有知的任弼时是否愿意接受这死后的“荣耀”呢?

只是,现在再唱《南泥湾》,歌词恐怕是得改一下:如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到处是鸦片遍地还是鸦片,在以“抢天下”为政权更替方式的中国,历史,往往就是这么丑恶。

30

4753
489
献花
0
扔蛋

学习民族同胞
出门带把菜刀
受气无理可讲
抡刀自卫正当

TOP

0

献花
反右派运动开启了一条什么样的路?
作者:东野长峥的博客 2011-07-06 21:57:04 发表于:博客中国




反右正式创立了“党天下”





反右派运动开避了一条什么样的路?

反右派运动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版图,扼杀了独立思想存在的空间,为以后几十年的灾难性政策奠定了基础,其流毒影响至今。

记者李肃、宁馨报道,“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表示:反右“对极少数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坚决予以反击,藉以教育广大党员和人民,是正确的和必要的。反右派斗争在全国人民中间澄清了根本的大是大非,稳定了新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放弃这种斗争,......就会造成思想上和政治上的严重混乱。”

那么中外独立学者怎么看反右运动对于中国现代史的意义呢?

回顾反右运动,几乎全部右派都是“因言获罪”,其罪行是发表“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美国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郭罗基表示,中共从1957年开始确立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罪”这个罪行。 他说,尽管中国当时的宪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自由”,但是,“在中国,好像言论自由只能讲革命言论,只能讲正确言论。只能发表正确意见,不能发表错误意见。要真正实行言论自由,无论是革命言论,还是反革命言论,都应该可以自由发表,就要推翻‘反党反社会主义有罪’这个命题。这个命题不推翻,就没有言论自由,也没有政治民主,中国就不会进步。”


1957年,北大才女林昭被划为右派,在上海提篮桥监狱遭受长期的残酷迫害。在狱中她写下20万字的血书与日记,并坚信“历史将宣告我无罪”。1968年,36岁的林昭在上海被秘密枪决。(网络图片)

党内党外形成一言堂

曾经在1994年到1999年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的张全景在2006年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承认:“1957年反‘右’之前,民主生活会最好,相互之间能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被批评的同志还可以作解释。”“反‘右’后,在说真话方面受到影响。”

网上杂志“纵览中国”的主编陈奎德认为,毛泽东当年就是想通过反右运动形成在中国的“一言堂”。反右运动奠定了中国以后几十年的意识形态版图,消灭了一切自由主义的可能性。反右之后,所有的其它党派的声音、其它党派的报纸和所有的宣传阵地全部收归共产党所有。在1957年之前,各个民主党派还有自己的报纸和言论阵地。到了57年,全部被收编。

陈奎德说:“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以后的中国的政治版图基本上就按照毛的意志往前走了,基本上中国人就没有自己说话的语言方式,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完全是一个头脑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件。所以57年反右为什么在中国现代史上如此重要,我觉得与这个共产党统治的格局的形成有极大的相关性。”

知识分子成为敌人

反右运动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全面压制。反右之后,知识分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几代知识分子不仅完全丧失了言论和思想自由,而且在政治上和生活上也遭受歧视和迫害。


北大有千余师生被打成“右派”而被赶出校门,长期劳改劳教,其中不少人先后殉难。图为2010年,原北大学生右派分子喊冤,要求中共赔偿。左起,俞庆水、王国乡、纪增善、燕遯符、博绳武、王书瑶、俞梅荪(右派之子)。(网络图片)

许多学者认为,毛泽东历来就对知识分子抱有不信任的态度。早在1925年他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毛泽东就把知识份子分为三类,对知识层次越高的人,就表现出越大的不信任。反右中,他在发表题为《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的讲话时说:“我历来讲,知识分子是最无知的。”后来他又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中宣称,中国社会有两个剥削阶级和两个劳动阶级,右派分子同被打倒的地主买办阶级和其他反动派是一个剥削阶级,正在逐步接受改造的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份子是另一个剥削阶级,至此将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正式对立起来,使知识分子成为中国政治阶梯中的底层。

中国独立记者高瑜说:“1957年消灭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培养出来的中国几代最优秀的知识分子。毛泽东消灭知识分子的主要目的是要消灭知识分子的理性的思想和批判社会的力量。毛泽东和反右运动他是要让知识分子的灵魂坍塌和扭曲。从这一点来说,57年这个整人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真的使一代知识分子,几代知识分子断了代。他要打垮和消灭的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独立的思想、自由的人格、自主的人格和社会批判的力量。”

说假话成为传统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加州大学教授林培瑞认为,反右运动毁灭了一代人的真诚和信仰。他说:“以前,土改、镇反、肃反的时候,不管多残酷,至少理想语言还在那儿。但是57年以后,理想语言变成语言游戏。以前,你也许不能说真话;但以后你不能不说假话。我觉得,这个影响的深远一直蔓延到现在的中国社会上的所谓犬儒主义,说假话,出假货,卖假药,说一套,做一套,只顾自己。”

前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许良英在《反右派运动是当代中国第一次大灾难》一文中表示,反右后谎言成为中国政治中的常态:“是非、真假完全颠倒,谎话、假话满天飞,人人在谎言中生活。毛泽东更是在谎言中自我膨胀,反右尚未结束就提出‘超英赶美’的大跃进,幻想三年就要实现共产主义。结果饿死了4000万人,造成了第二个史无前例的大灾难。”

中国传统道德被摧毁

当年由于拒绝与右派丈夫“划清界限”而被迫退出共产党的赵根植说:“反右最可悲的结局就是,中国传统的道德底线就没有了,是非、善恶颠倒过来了。以前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说要忠孝仁义。对朋友就是要讲仁,要讲义。现在不行了,这就是不站稳立场。站稳立场就是说,你为了保护自己,为了自己能爬上去,就可以揭发,甚至揭发自己的兄弟、姐妹、夫妻。很多妻子离婚了,揭发丈夫,她自己就保住了。传统道德打破了,而且又没有新的道德。”

毛泽东地位进一步上升

反右运动的另一个后果是毛泽东在中共领导层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亚太中心主任吴国光教授说:“(反右后)毛在党内地位改变了,影响力改变了。根据薄一波的回忆说:‘自从反右结束以后的“南宁会议”,毛主席有些高居政治局之上了,已很难像以往那样同政治局的同志坐在一起平等地商讨问题了。这标志着建国以后党内的民主生活开始由正常和比较正常向不正常转变。’毛就拉开了他和他党内同志的权威的这样一个落差。”

党高于一切

回顾反右全过程,整个运动全部根据中共中央一系列内部文件布署进行,未经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讨论。其中多次标志性事件,都是毛泽东的指示或者发言。地方对右派的定论与处分,也由基层党支部上报,无须法律程序,也不允许本人申辩。一个党支书的拍板,就能决定一个人乃至一家人的命运,其随意性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这种党高于一切和无视法律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党天下”。再加上毛泽东的个人地位进一步上升,党和国家没有约束机制,这一切都为后来中华民族的一系列大灾难埋下了伏笔,包括“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当然还有当下的三峡、强折、转基因灾难和唱红,“反右派运动”开启了一条通往奴役之路”,倒在这条路上的人,有刘少奇彭德怀,也有林昭张志新与钱云会,这是一条通往“党天下”的毁灭高铁,如果我们不去阻止它,没人可逃毁灭的命运,无路可逃。

学习民族同胞
出门带把菜刀
受气无理可讲
抡刀自卫正当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