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中国内需市场乏力的最大原因,其实是市场的竞争不够。我们有太多的行业垄断,我们的经济主体仍然是国有企业占山为王,我们的私人企业做生意还得千方百计巴结政府巴结官员。又需要提出常识: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必需要由一批卓越的大型企业和更大一批优秀的中小企业来推动,必需由一批伟大的企业家来推动。任何一个发达经济体中,必然站立着一大批伟大的公司。如美国有微软,有 GOOGLE,有通用,日本有丰田,韩国有三星,而且,这些企业统统都是产权清晰的私人企业。事实上中国今天的格局也稍具雏形。有人说,改革开放30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出现了一批私人企业,如果把这些企业从中国经济中抽掉,今天的中国和文革时期的中国,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中国应该沿着这样的市场路线继续走啊,为什么走着走着又想回头了?”---楼主这些观点是有待商榷的。美国的中小企业发展一直是个问题,基本上发展的不好,很多都垮掉了,被大的超级企业所垄断。奥巴马政府目前正在研究这个问题。行业垄断在中国是一个问题,但不是根本,根本是国家的税收、外贸、银行、财政政策。中国的经济学家发现一个中国意外:好像中国老百姓的抗通货膨胀能力超强,按照西方经济学原理,中国的现状拿到西方国家就要发生混乱甚至革命了,中国却不会。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其实中国百姓的传统:存款,化解这个危险的问题:物价上涨导致支出增加,但收入没有增加,那么钱来自何处平衡通货膨胀?是存款的减少,用来填补了货币的贬值。这从根本上维持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中不合理的部分:高物价,不断贬值的人民币和国库充裕的储备。即使钱毛了,通货膨胀的很厉害,经济还在运转,但截至2010年,问题开始变得麻烦,加剧的通货膨胀在威胁着中国的稳定,这是中国政府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关系政权。而09中国的经济过热不是市场本身的行为,是国家的强制刺激,这像强心针,有时候是威胁的。现在看内需并没有真的上去,外汇的成绩不错,但老百姓已经变得更穷了,所以楼主所言“中国内需市场乏力的最大原因,其实是市场的竞争不够。我们有太多的行业垄断,我们的经济主体仍然是国有企业占山为王,我们的私人企业做生意还得千方百计巴结政府巴结官员。”不是一个问题的方向和根本。中国垄断的大行业即使放开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的问题。我们需要解决的工资总量的比例,解决低成本的出口输出,国家这两天发行债券是因为钞票印制的太多了,看外汇做“金本位”支撑不住了,想从大家手里拿钱来平衡膨胀压力。中国的经济是靠外部市场在运转,欧盟和美国一旦在这上头做文章,中国会逐步进入衰退,所以中国财政正在考虑给市民增加收入,一来以此遏制西方对中国倾销的指责,二来刺激一下内需市场。顺便说一句,经济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大家要研究这个,应该多分析和多搜集资料,不要看到一点,就当成全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