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比国共两军歼敌数量。这种比较是不公平的---这种说法本身并无异议,但问题是六十年来舆论给民众的认知是:只有共产党的队伍抗日。大家的意见是源于此---你这样的提法是在混淆视听。
2、国民政府和国军看似整体,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蒋介石统一中国后,军阀
混战虽然停止,表面上臣服于中央政府,但各军阀割据的局面实际上没有消失,蒋系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川军、滇军、桂系等各自有自己的政令,所以抗战时
并不完全是统一行动的,有时是各打各的,把这川滇桂东北西北等军的战绩加起来,都算成国军抗战功绩,用来与共军的战绩相比,对我军确实不太公平。
---你这话等于打自己的耳光:你在第一条强调了各种军队都是中国人,现在又这么说---逻辑谬误。按你这个逻辑,当时只有一个合法的民国政府,所有的军队组织都在民国政府之下,共产党的军队也不例外,这又怎么算?
3、对比国共两军阵亡高级将领的数量。---这种比较毫无意义和价值,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将军的战死,只是体现了某些战役的激烈程度。和抗日本身没有关系。请不要觉得列举了国军将军的死亡名单,就是在贬低谁,事实如此。即便延安的部队将军牺牲的也不少,给补上军衔,抗日的主流在当时还是政府军,因为它处得位置决定了这一点。在此就不说所谓政治谋略过程中利用日本占领中国的东西了。
4、国民党担负正面战场,共产党担负敌后战场,都是必要的,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正面战场代表了一个国家合法政府象征的抵抗,只要有正面战场的守土抵抗,国家政府就存在,中国就没有亡国;同时,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敌后战场也是不可缺少的。
---你这种说法是中学生的,政治是种谋略,去看看三国吧。你觉得几个人,夺取合法政权,最终取代原政府是可以堂而皇之的吗?这需要纲领、谋略、天时地利人和,甚至于必要时的不择手段。
5、从抗战政策上看,国民党奉行的“政府与军队的单纯的抗战”,共产党采取的是反动全体民众的“全民抗战”,打持久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共产党的政策方针更为有效。---这是政策上的谋略,但实际上的情况恐怕不和你以为的那样。你有句话很有意思:“政府与军队的单纯的抗战”,说得很对,民国政府是这样的,但延安方面,还要考虑在抗战过程中,如何夺取政权,这决定了他们处事方式的不同。做为政治谋略这无可非议,现在大家之所以攻击一些东西,不是因为历史怎样,而是现实导致的。
关于为何我军从抗战初期的几万人发展到抗战结束时的近百万人。这正是共产党积极的抗日态度,赢得了民心,共产党的“全民抗战”的政策方针,发动广大民众积极参加,加入我军,所以在抗日战争中越战越强,也说明了人民的力量,只有依靠人民才能赢得战争。---在这个表象后头有更重要的东西,几十年的政治谋略,和为当时信仰的坚信与牺牲。共产党赢得政权是因为国民政府的腐朽和战略错误。就像强大的苏联一夜之间解体一样,是日积月累的诟病导致的。
总体上说,你的看法做为官方的言论,没有什么问题,但从历史学的角度是有待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