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这是国内对时闻(薄熙来)最为开放、见血的评论吗?

这是国内对时闻(薄熙来)最为开放、见血的评论吗?

      薄熙来的政治生涯:不到63岁的薄熙来昨天被免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职务,意味着这名曾被视为中共新星和明星的政治局委员,最终成为一颗划过政坛天空的流星。   


      作为中共“八大元老”之一薄一波的次子,薄熙来的少年和青年时代享受过高干子弟的风光,也遭受过“文革”下放劳动的痛苦。直到1979年9月,薄一波重新担任副总理,30岁的薄熙来也从北大历史系本科二年级学生,直接跳到社科院国际新闻专业读研究生,从此开始主动规划自己的人生。   


      1982年从社科院毕业后,薄熙来被分配到中央书记处研究室,1984年派放辽宁大连金县县委副书记,积累基层政治经验。   


                                            薄熙来善于利用媒体 塑造个人形象   


        薄熙来在辽宁一干就是20年,并在大连积极经营,闯出名头。从1992年担任大连市代市长,薄熙来用8年时间把大连打造成一座花园城市,大连被联合国环境署评为“最适合人居住、全球环境500佳城市”之一,还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头衔。   


       在大连主政期间,薄熙来以能言善辩、善于利用媒体塑造个人形象著称,加上他高大的个子和帅气的外形,媒体一度将薄熙来与时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进行比较,称他为“大陆的小马哥”,并将他列为中国的政治新星之一。   但薄熙来在大连强力拆迁、建设大型广场等动作被外界指为“搞形象工程”,他敢言和利用中外媒体打造个人形象的做法也受到不少官场人士的抵制。直到1999年,50岁的薄熙来才入选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兼大连市委书记,勉强成为副部级官员。而此时,比薄熙来年轻的习近平已担任福建省长,共青团系大将李克强也担任了河南省长,汪洋、李源潮等政坛新星也早已解决了副部级待遇,成为政坛明星。   


       面对仕途落后,薄熙来开始奋起直追。2000年12月,薄熙来出任辽宁代省长,两个月后担任省长,2002年中共十六大入选中央委员,2004年担任商务部长,2007年中共十七大入选政治局委员,同年11月出任重庆市委书记,与李源潮、汪洋、王岐山等政治明星一起,成为今年秋天中共十八大后政治局常委的热门人选。   


       薄熙来能跻身新一代政治明星离不开老父薄一波的有力支持。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后,薄一波等元老协助邓小平稳住政局,并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前,帮助时任中共总书记的江泽民摆平陈希同(北京市委书记)、杨白冰(国家主席杨尚昆的弟弟、中央军委秘书长)等政治对手。1997年中共十五大闭幕之际,薄一波代表中共元老充分肯定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江泽民自然对薄一波怀有感激之情。2002年11月,94岁的薄一波又坚持参加中共十六大,目送薄熙来进入中央委员会。   


                                           薄熙来在共产党的天下里只有死敌没有死党   


           2007年,99岁的薄一波撒手人寰。同年入主重庆的薄熙来仍不改高调的个人风格,不久还把王立军从千里之外的辽宁锦州调任重庆市公安局局长,开展轰轰烈烈的“唱红打黑”等运动,并揪出文强等深受前任重庆领导信任的“保护伞”。虽然打黑中出现“李庄案”等影响重大的争议事件,但个性强悍的薄熙来依然故我,坚定支持王立军将“打黑”进行到底。   盘点薄熙来在重庆的种种作为,最引人争议的当属“唱红打黑”,而最令包括党内外改革派和自由派不爽的又当属“唱红”。对改革派来说,“唱红”就是从包括“文革”时期在内的毛泽东时代寻找精神动力,其实质是反对改革开放和开历史倒车。   不幸的是,薄熙来毫不掩饰他对毛泽东时代的怀念。他时常引述“毛主席语录”,一有机会就讲革命传统,被“左”派奉为坚持中共传统理念的新偶像。但在国际民主潮流盛行、国内公民权利觉醒的信息化时代,以毛泽东思想为旗帜的“左”派日益显得不合时宜且势单力孤,这就决定了薄熙来在中共高层“只有死敌,没有死党”,一旦出现“王立军事件”这样的意外,他只能受到牵连,从政治明星变成流星。

TOP

上篇转自:证券之星
下篇转自:西陆网   
                   薄熙来被免职原因曝光:两会言行让中央震怒
压倒薄熙来的最后一根稻草

  北京时间3月15日上午,中共官方发布消息称薄熙来去职,张德江接管重庆,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中共此番重大人事变动看似突然,实则早有预兆。此前多维新闻曾报道,重庆市长黄奇帆因为接受凤凰网专访,发表有关王立军事件的不恰当言论而让中央高层震怒,随后两会期间,薄熙来在召开重庆团记者会时又大肆谈及王立军事件,并以带有“要挟上意”的话语公开表示希望胡锦涛去重庆视察,更是令高层不满。在3月14日的记者会上,温家宝以前所未有的严厉语气希望“重庆反思”,已经将中央的意思显露端倪。可以说,如果中共高层此前对于薄熙来在重庆的一系列出格举动感到不满的话,这次两会前后重庆方面的表现,则是压垮薄熙来政治命运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前曾报道《凤凰为重庆代言王立军案 传中央震怒》,文章认为在王立军事件发生后,黄奇帆接受凤凰专访的行为,为薄熙来的政治命运埋下了一颗“炸弹”。

 因一贯挺薄的《联合早报》态度急转,海外媒体穷追勐打,为应付舆论上极端被动的尴尬局面,重庆方面由政府牵线,迅速和刘长乐旗下的凤凰传媒达成交易,继续沿袭几年前控制某华文媒体的手法,透过投放大量商业赞助,换取有利于重庆的舆论报道。作为回报,凤凰则利用旗下媒体资源为重庆提供舆论支持。重庆市主要党政官员,如市长黄奇帆、政法委书记刘光磊等先后通过凤凰发声。

  2月28日,黄奇帆接受凤凰专访,大谈被高层视为“禁区”的王立军事件以为自己与薄开脱,称王立军确“有精神问题”,而重庆市官方微博所发布的王立军正接受“休假式治疗”消息也是工作人员私自行为。说到网传他带领70辆警车包围美国成都领馆一事,黄奇帆认为这个传闻不值一驳,因为现场警车全是“川”字牌照。

  这一专访视频在当时并未发布,而被刻意安排在3月5日两会召开之日,在凤凰网头条位置发布。因为黄奇帆的特殊身份,他又是王立军的直接上级和王立军事件的直接当事人,这些说法立刻引起舆论轰动,被解读为官方立场和官方“辟谣”版本。

  这一情况通过每日简报向中央汇报后,立刻引发中央高层警惕。消息人士甚至用“极为震怒”四字来表述中央高层领导的严厉态度。这位政治局常委要求相关部门通知凤凰高层,责令凤凰立刻撤销这一视频报道,消除影响。这一“短命”视频旋即被拿下并消匿处理。

TOP

如果说黄奇帆的行为是外因,那薄熙来自己在两会期间的不当表现则为自己“火上浇油”。因为在两会期间,另一件让中央对重庆感到“不满”的事情是3月9日上午重庆市人大代表团公开记者会。

  当时薄熙来与黄奇帆均出席,各路记者也是带着对重庆的种种疑问齐聚人民大会堂。原定于9时正式开始的记者会,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有近200名记者提前到场,但被10多名工作人员挡在二楼,根本无法接近四楼的采访厅。工作人员以记者们没有提前在网上申请为由,不予放行,随后又托词会场过小,无法容纳太多的记者。今年两会人大小组的开放团组活动,记者都不需事先申请,而重庆的新闻发言人直到前一天仍称小组开放。

  因此有不少媒体记者情绪开始异常激动,纷纷在自己的微博上留言,将这个会议的关注度再次推高,在高层眼里,重庆又“折腾了一把”。

不过这个插曲与记者会上薄熙来的言谈相比显得“小巫见大巫”。在记者会上,薄熙来近乎畅所欲言,谈及了王立军事件、自己在十八大上的前途以及自己的儿子——被爆出频频出入夜店的薄瓜瓜,他甚至还对中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王立军事件上,薄熙来表示自己用人失察,甚是痛心,自己对于十八大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并且称外界说自己向中央递交了辞呈是“子虚乌有”,薄瓜瓜也拿到英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外界对他的一切猜测都是造谣。

TOP

如果说黄奇帆的行为是外因,那薄熙来自己在两会期间的不当表现则为自己“火上浇油”。因为在两会期间,另一件让中央对重庆感到“不满”的事情是3月9日上午重庆市人大代表团公开记者会。

  当时薄熙来与黄奇帆均出席,各路记者也是带着对重庆的种种疑问齐聚人民大会堂。原定于9时正式开始的记者会,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有近200名记者提前到场,但被10多名工作人员挡在二楼,根本无法接近四楼的采访厅。工作人员以记者们没有提前在网上申请为由,不予放行,随后又托词会场过小,无法容纳太多的记者。今年两会人大小组的开放团组活动,记者都不需事先申请,而重庆的新闻发言人直到前一天仍称小组开放。

  因此有不少媒体记者情绪开始异常激动,纷纷在自己的微博上留言,将这个会议的关注度再次推高,在高层眼里,重庆又“折腾了一把”。

不过这个插曲与记者会上薄熙来的言谈相比显得“小巫见大巫”。在记者会上,薄熙来近乎畅所欲言,谈及了王立军事件、自己在十八大上的前途以及自己的儿子——被爆出频频出入夜店的薄瓜瓜,他甚至还对中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王立军事件上,薄熙来表示自己用人失察,甚是痛心,自己对于十八大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并且称外界说自己向中央递交了辞呈是“子虚乌有”,薄瓜瓜也拿到英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外界对他的一切猜测都是造谣。

这其中,被外界最多解读的是,当时有记者质疑,为何最高领导人胡锦涛至今还没有去过重庆?薄熙来称胡锦涛非常重视重庆,并在2007年提出重要部署,而自己领导的重庆就是这样跟着做,并表示自己相信胡锦涛最终会去重庆视察的。

TOP

当时外界有分析称,薄熙来作为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在这样一个公开场合以这种方式对最高领导人胡锦涛提出要求,让胡很尴尬。更有分析人士一针见血指出,“这是在逼宫吗?假设此后胡锦涛因为某种原因去重庆进行视察,外界怎样看待胡、薄二人的关系?如果胡锦涛继续秉持立场,不去重庆,外界又会如何看待?”这种事情按照中共的传统只会在私下进行协商,而不会在这样一个公开的场合作出近乎于“逼迫”的邀请,“薄熙来如此表示,将胡锦涛置于何种境地?”该分析人士继续补充道。

  两会结束后的总理记者会上,作为中国政府首脑,温家宝在自己最后一次的两会后记者会上大谈“文革”,表示对王立军事件“中央高度重视”,“目前调查已经取得进展,我们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严格依法办理。调查和处理的结果一定会给人民以回答,并且经受住法律和历史的检验。”之后温家宝肯定了近年重庆市历届政府在改革建设事业上取得的“明显的成绩”,但他话锋一转,配合着少有的严肃表情称,“但是现任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必须反思,并认真从王立军事件中吸取教训。”这被外界解读为高层已经统一意见,要薄熙来对事件负主要责任。
在中共进入现代政治历史之后,在如此高级别会议的记者会上,这种公开对于政治局委员进行公开批评的情况极为少见。同时,温家宝这么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共不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过任何一个决议因为表达者身份的不同都有着稍微偏离主轴的理解,并不排除温家宝在领会中央精神上,出于自己的角度对薄熙来表达了看法。

  因此可以确定,无论是黄奇帆接受凤凰专访,还是薄熙来在记者会上的高调言谈,无论是王立军事件的种种表述,还是对于重庆在中央高层眼中的定位,重庆方面都未与中央进行沟通,统一口径。中共在党建方面最为强调的就是党内团结,统一共识,重庆的种种离经叛道行为已经脱离中共高层的思维传统,虽并未上升至“文革”时期的党内权力斗争地步,但是依然让高层如鲠在喉。

  或许薄、黄二人此前在重庆的种种行为虽让中央感到不适,但依然决定继续观察、以观后效。但是这种“重庆热闹,中央低调”的平稳局面终于在“王立军事件”发生后被彻底打破了。对于薄熙来,中央已经“忍无可忍”,而薄、黄二人两会期间的种种行为,终于成为了压倒他们政治命途的“最后一根稻草”。

TOP

还有一篇:请问:薄熙来同志的“老虎屁股”就摸不得吗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