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试发《红旗颂》有砖轻拍

试发《红旗颂》有砖轻拍


看到kankaneryi 老大介绍《瑶族舞曲》,

想起个人对这60多年的交响音乐印象,首推《梁祝》,

其他如《春节序曲》、《北京喜讯传边塞》、《海霞组曲》也还马马虎虎。


如果抛开政治理念的话,个人对《红旗颂》有点赞赏,(有砖轻拍)

不知各位专业老大们的意下如何,(本人仅仅小白爱好者)。

一定要抛开政治理念哦!




[ 本帖最后由 cst590 于 2010-11-10 20:16 编辑 ]

TOP

     《红旗颂》是中国作曲家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序曲。

      在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管弦乐团联合首演,取得了成功。

       作曲家在乐曲中合理运用《国歌》、《东方红》及《国际歌》等的音乐素材,巧妙的配合创作的“歌颂红旗”主题,旋律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悠扬婉转,充分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红旗颂》采用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 

      乐曲开始是引子,嘹亮的小号奏出以国歌为素材的号角音调,描写冉冉升起红旗的动人情景。 

      连接部,双簧管奏出深情如歌的旋律,描写经过斗争洗礼的人们仰望红旗,心潮澎湃的情怀,传达出人民对红旗至深的情与爱。乐曲逐步发展,转向乐器交替的二声部模仿,连续的三连音音型使节奏富于动力,将乐曲抬上一个小的高潮。 

      号角又响了,中间部分的颂歌主题变成了铿锵有力的进行曲,人群如潮,红旗似海,仿佛看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自强不息,战斗不止的雄壮步伐以及高举红旗奋勇前进的豪迈气概。 

       第三部分是主题再现部分,气势磅礴的乐曲表现亿万人民在这历史性时刻,尽情歌颂的情绪。尾声的号角雄伟嘹亮,形成强劲有力的最高潮,乐曲气壮山河。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