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湛江一农民发明“衔蔗机”获国家专利(有图有真相)

湛江一农民发明“衔蔗机”获国家专利(有图有真相)


黄宜林操控“衔蔗机”装运甘蔗。记者 陈昌波 摄


 


榨季开始了,麻章区太平镇圩一位53岁的农民黄宜林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他今年6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的“发明创造”专利获批了!该发明是一种厢式货车的自动装卸装置,大家都叫“衔蔗机”。连日来,他还拉起横幅亲自开车上街庆祝,当街跟圩民展示便捷装卸的个中魅力。


黄宜林祖籍是雷州市沈塘镇温宅村人,后迁住麻章区太平镇圩。初中毕业后,他就在湖光、硇洲一带忙活,开手扶拖拉机谋活。还当上镇圩的“清道夫”,不顾辛劳地繁忙装运垃圾。逢上榨季,他又被附近糖厂聘做运输工,赚取一份“甜蜜”的收入,可毕竟是苦力活,感觉好累。慢慢地,他总是不甘心那么卖命地苦拼。闲下来的时候,他回到圩上的旧屋里专心地挑灯画图,圈点横竖,稿纸撕了又捡起来,铅笔放下红笔作注反反复复,家里人都说他不可理喻。或者,再跑跑机械修理厂去为人家免费干活,请教机械原理。


后来,根据图纸买来旧件废钢组装焊接,拼了部自称“黄宝品牌”的一种厢式货车的自动装卸装置,包括有车厢主体、纵向导轨、纵向滑动体、横梁、横向滑动体和起重装置。车厢主体两侧,分别设有2个以上的升降杆,采用液压缸或人工或卷扬机升降的动力模式。钢构“蜘蛛抓”一开,电动吊装省时省力。于是,在今年6月,他借这个心爱的“发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申请专利表,很快得到受理通知,兴奋得好几晚没睡好觉。


发明这个自动装卸装置,当时基于什么目的呢?他跟记者说,以前干活的时候,自己发现装蔗工6人半天才装好一车蔗,上上下下体能消耗大,过度流汗脱水伤身,赶工又不及时。为此,他便产生了改变这种传统作业方式的想法,尝试科技创新。


多年生活在农村的他还知道,乡间有大量的木材、甘蔗、果菜和很多积体重量的物品需要南来北往地运输,特别许多农用运输车辆由于没有配备装卸设备,往往靠人工对农产品货物进行装卸,劳动强度大也极易造成物品损坏。现在,几经周折,他的发明梦想实现了,那“庞然大物”在车货厢内任意装卸,大家就通俗地给那机器起了名字——“衔蔗机”。 “现在可不同了,双线起重取物可达800公斤,3人半天就可装满一车甘蔗,节省劳力”。他乐得合不拢嘴。


“该项设计适用各种车辆、农用车承接木材、甘蔗等货物,下一步我还会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密封式抓体自动装卸,便于及时帮手处理成堆的农村垃圾,减轻人工作业压力。”他表示,新年来了,自己还有个愿望,就是得到政府及银企部门的支持,贷款办厂规模投产,帮农民朋友多造福。


 



一流国家搞科技、

二流国家搞军事、

只有垃圾二逼国家才疯狂搞房地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