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乐为什么在东方不被接受?
在欧美国家,摇滚是重要的音乐派系之一,比较著名的有Beatles(披头士),厄运金属,Pink Floyd等乐队,像人要活得精彩就要有明确的追求一样,摇滚乐的灵魂是通过音乐表达歌手的真实的内心世界。如Beatles 的Yesterday,表达的是对西方六七十年代思想巨大变革后的落寞和悲观态度。在崇尚个人主义的欧美国家,任何对个人负责而不伤害他人的价值观,都会得到尊重。所以,任何符合个人主义价值的摇滚形式都能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并各自能找到共鸣者,从而获得自己的市场,得以生存为发展。
而在东方,由于传统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即我们平时说的群体。在这种价值观里,个人必须服从群体,而群体本质上也只是一个大个体,所以只有一种思想。于是因为群体对个体的限制,就只有一种审美观,个人审美观从小被同化或扼杀,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平时听的主流音乐多是一些万变不离其宗的情爱歌曲,摇滚作为一种靠表达不同价值观才能生存和发展的音乐,是注定无法在东方市场获得成功的。虽没去过日本,但我猜测,在经济和制度已西化,但思想内核还是集体主义的日本,摇滚必然仍不是主流音乐。
佩服黄家驹为代表的音乐人,虽然曾向主流妥协,但开了多元价值观的格局,让更多不同于主流的价值观得于肯定,唤醒民智,希望继续涌现这样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