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原创)我们的“明治”

(原创)我们的“明治”

       记得去年把老头气的一个礼拜没和我说话,他总说美国是流氓国家,干涉他国内政,非常霸道,那天打电话时,他说起互联网真好,每天都要上一会,学不少东西,我就说,爸爸你内心里是喜欢美国的,你看,电脑是他们发明的,互联网使他们织出来的,给人类帮助是大大的,老爷子:你..你..你怎么这么看问题,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你胡说。电话挂掉了...


       也是去年和一位同事交流,他说最痛恨的就是日本人,不共戴天,我说那你怎么买富士相机,他说,这要一分为二,他们的产品没的说,我肯定要买,但是人种很差,很讨厌...


       这种事情,大家也经常遇到,就算国情吧,我有的时候脱口而出你们忘恩负义,吃水还骂挖井人。当然不管用,他们有的是话批判我,但是不外乎一种思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的这个如雷贯耳的总结,历史证明应该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严重阻碍,同期的明治维新则是脱亚入欧的最佳范例,日本的四集纪录片中的不少片段组成了《大国崛起》的日本篇,与我们的洋务运动相比高下立判,不得不佩服日人,他们不但学来了技术,更深入的思考了产生技术的土壤,大刀阔斧的建立普及了现代教育,以及更为根本的君主立宪制,很快他们跨入了列强的行列,可以与俄国德国争夺利益,还想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失败了,只好自己荣吧,现在才有了东亚共荣的大概状态。


        而我们从打开国门,曲折艰难的发展,到现在的所谓掘地三尺的中国特色泡沫“繁荣”,也没有按照经济规律发展,贫富差距越红线...。我们真的是不以历史为鉴,民众之中,张之洞的名言依然牢固于脑海中,很明显当初此语的盛行无非是迎合了主流思维,至今也没有痛改前非之强烈愿望,无论上下,甚至知识界。


        现在是时候了,一个属于我们的“明治”时代总该来了吧,那么多维护“中学为体”的人在使用电脑、互联网、电视、手机、相机、汽车的时候,想想欧美人日本人怎么会创造出改变人类生活的思想和产品,与我们的本质上的不同是不是我们的未来。


       我们的痛还不够长吗,可惜还没有痛到根上。



[ 本帖最后由 西来 于 2012-2-23 09:59 编辑 ]

TOP

是原创,以前非常爱看一部好莱坞和日本合作的动画电影《最终幻想》,里边的女主人公做了好几次梦,连在一起才知道,原来人类误解了外星人的意图。
现实生活中,我在长大也是消除误解的过程,可不可以更大胆一些,过去的侵华战争其实都可以不存在,我们不必去计较对方的做法,而是我们做的有问题。
好比一个孩子,有人打了他,文明人也打他,野蛮人也打他,动机可能不一样,不见得因为你打过我我就永远记恨你。
学习文明,我们所做的是扫除障碍,而不是制造。

TOP

回复 15# 黄河水 的帖子

同意

TOP

其实哪个国家都是民主的,北欧过去海盗盛行,是因为民风如此,从小都培养,非洲妇女割礼,被割的母亲希望女儿也要如此,我问过周围很多人,大部分人赞同人分等级,地位有高下,不满意的只是没有升位。
同样一党专政也是有很大的市场,大部分人不明白美国军队和美国政府的关系,总以为和我们差不多,所以他们的民在主导一种方式,我们也是如此。
    我所担心的是进化,同一个班,学习好的更爱学,更会学,没有方法的只会越差越远,处于不同环境不同地域的民众也是这样,就像郎咸平所说,像他这么懂经济的,美国一把一把的,在中国就没几个,你怎么搞,怎么追。纵观历史,求变的,会反思的民族是领先的,推崇日本明治维新也是因为他们反思的深度,大家注意过没有,我看过的日本新闻和纪录片(翻译的)跟咱们相反,详查外国先进之处,批评自己的任何不足,好像他们自己都觉得日本人是丑陋的,时刻在自我鞭挞。
    虽然要充满希望,但是民风,民众思维不作深刻转变,民众主导的可能就是柳传志所说的打土豪,刘晓波的理论就远比不上邓小平的、赵紫阳的,而被淡忘掉。

TOP

回复 54# 黄河水 的帖子

老子,孔子像两座高山,世世代代去敬仰,因为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你只能仰望。
给儿子买过一套美国物理课本,里边推崇的竟是当代卫星专家,诺奖得主,牛顿定理的前提是质量不变固定坐标系,书上都注明只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思路有误。他的伟大只是相对,而理论早已被超越。各个学科均如此,通常不会拿过去指导现在,因为很模糊而不准确。
差别还是蛮大的。

TOP

回复 62# sunmoon2008 的帖子

就像学外语。在国内学着学着就成应试了,就成升官发财的工具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那共产党算新的还是旧的?现在是旧,刚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时候就算新?

TOP

回复 68# sunmoon2008 的帖子

如果达尔文是正确的,那么不是所有三叶虫进化到鱼,不是所有鱼都进化到两栖类,不是所有两栖类都进化到猴子,不是所有猴子都进化到人,所以,不是所有人都在差不多的进化!而且低端生物群种繁殖力强,进化到下一阶段的不是多数。

TOP

回复 71# nannv 的帖子

非常赞同,孔子东奔西走为治国,老子道学讲究功成身退,唐诗宋词,祠堂庙宇...相比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主流,他们只是华丽的旁支,共产党破坏中华传统,破坏的只是旁支,主流却很好的保住了,所以是和前几任王朝一样严重阻碍了中华文化的反思式发展,使得我们老是拿出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东西来标榜中华文明。

TOP

回复 73# 黄河水 的帖子

“正是因为制度的原因,所以差别大,不是文化的原因。”这句话不赞同,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相同的的建制,文化不同走势不同,同样制度改变会对文化产生影响。但文化中的保守力量会拖累制度的改革(酱缸),对文化的批评批判非常激烈的发生在欧美国家包括日本,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文化的发展有赖于推陈出新。四大文明的保守也决定了他们的衰亡。

TOP

回复 77# 黄河水 的帖子

帖子看了,你过于强调文化受制于制度。
林肯时期的南北战争,旨在消除美国对黑奴的专政,到了马丁路德金时代,还没有解决好。而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到《被歧视和被侮辱的》,文化作品岑出不穷,对制度的改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今的美国,在许多地方仍然存在不平等,反思和改变一刻不停,而文化就像反对派,文化不等于恐惧。
制度没那么简单,它是随着思想的发展而趋于复杂,需要超过物理实验和农业试验的更为复杂的社会性的调查、反馈和决策、修正,即使看了林达的书、托克维尔的民主,不代表就全面理解了的制度好与坏,它也是科学思想的产物。
而中华文化中最为缺乏的是科学思想,一百年前主张引入德先生赛先生,而失败的根本在于对赛先生的抵触,这不容易发现,因为理解科学精神教育本质的中国人太少太少--这正是专制存活的土壤。每次推翻一个,另一个就会披着华丽的外衣卷土重来。
所以好的民主制度,我们没有能力下工夫去理解和补充,只把它当做能解决各种问题的灵丹妙药。前人在犯这种错误,当今资讯发达,更为浮躁的我们,敢保不重蹈覆辙吗?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