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王丹是被动型的伪君子,那么莫言就是主动型的伪君子

语言系统已经腐败掉了,识时务者乃俊杰,出污泥而不染;适者生存,宁折不弯。评判就十分困难,做出的评价均基于所谓事实在头脑中的加工,自然唯心,非要以为唯物。
不必有统一标准,多个角度,不同时空,兼顾变化。
莫言和王丹都是喜欢思考的国人,也分得清是非(内心),对家人甚至国人和国土的感情非同一般,对名利,谈不上追求。
在我眼里,他俩都有灵魂(哪怕做事应应景),值得尊敬。

TOP

回复 10# 小小的我 的帖子

在89中诞生了大量追逐名利之人,而王丹提出应先搞好北大校园的民主,现在于台湾做一名教师,我不认为他在追逐名利。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能静下心写隐晦的小说,很令人敬佩,名利不是他主动追来的。
21克,活着也可能就不存在。

TOP

回复 12# 小小的我 的帖子

"所谓的爱只是小孩子的想法而已,爱也是一种利益,现实的利益充满整个世界"
小孩子会有爱的想法?你看过绝大部分孩子在万圣节父母假装吃光糖果录像中的表现吧?那爱才现实吧。遗憾的是,我们国人一辈子也不明白爱,以为或者可以不需要它,令我惊奇的是---海伦凯勒的启蒙老师,面对一个失明失聪而失语的孩子,是如何教会她理解:爱。

TOP

今天说个最近在想的道理:两个人来到某地,看到农民吃力的耕地,叫苦不迭,一人说,喝口水,心里换个想法,大家都这样,再说没辛苦哪来的收成。另一个人,观察半天,自己替换着干了会,找木匠加工了自己设想的设备,拴头牛,地梨的又快,扶梨的省劲许多。
教了二十多年书,看到人类的科技成果,总觉得无论理论家和发明家心里实在惦念着别人,而且包括陌生人,甚至武器的的发明者当初也以为能够抑制恶人而为人类带来福祉。
好比鲁迅从古书中看出了吃人,我感觉教科书里充满了爱,科学思想除了求真,还有强烈的希望他人过得好的愿望,回想近代中国对科学贡献之低,与宗亲思维有关,别人与我有什么关系,自己家人还关心不过来呢。
一说爱,就想到做爱,把能繁殖后代的行为丑化。可明明是 做--爱,会做饭,会抽插,但真的会 做--爱吗(连提到爱都别扭,都想淡化)。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