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圆券的失败如果仅仅归咎于土共的假钞,似乎远远不够,金圆券发行之初,为平抑物价和保持币值稳定,中央银行只决定发行20亿金圆券。1948年8月开始发行圆券,发行一个月后,至9月底已发行到12亿元,至11月9日则增至19亿元,接近初订上限之数。11月11日,行政院修定金圆券发行法,取消金圆券发行限额,准许人民持有外币,但兑换额由原来1美元兑4金圆券立即贬值五倍,降至1美金兑20金圆券。由校长签署的《财政经济紧急令》公布不到三个月就告失效。至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至1949年4月时增至5兆;至6月更增至130兆;比十个月前初发行时增加二十四万倍。我想土共的印钞机再快也赶不上中央银行的吧?
第二个手段还有些可信性,但是举得两个例子都不够典型,傅冬菊只是在平津战役末期返回北平,对傅作义进行劝降,只能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至于陈琏1946年毕业后一直在北平做教师,1947年同共谍袁永熙一同在北平被捕,被押解至南京,在她父亲的帮助下,蒋介石亲自过问后两人被释放。随后两人分居,陈琏在回浙江慈溪外婆家,袁永熙则在中国信托局做职员,直至陈布雷自杀前,两人才团聚。同时陈布雷对于子女参与政治非常反感,身为国民党大员,子女没有一人参加国民党,在自杀前同袁永熙的谈话中说道: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从政,於今悔之晚矣。又说,政治这个东西不好弄啊,你们千万不要卷到这里面去。陈琏通过陈布雷取得情报的可能性并不大。
第三个阴谋就匪夷所思了,土共在解放战争期间的土地政策已经发生改变,抗战时期团结富农限制地主的政策被更激进的土改政策替代了,化妆成国军来杀地主,来败坏国军声望同实施土改提高土共自身的声望相比,效果实在是微乎其微。毕竟农村人口占到国家人口的近90%,而贫农中农又占了绝大多数,拿住了农民的痛痒,他们才会真正的合作。
第四个阴谋就不说什么了,只举一个例子,国军在广州撤退时炸毁了海珠桥,当时唯一一座跨过珠江的大桥。炸桥时并未通知过往船只,采用的炸药远远大于应该使用的标准,造成泰康路、一德路计有5幢民房被震塌;河南路有3幢民房被震塌。死伤百余人,江面上沉船无数……长堤五仙门发电厂的电线被全部炸烂,无法发电。被炸毁后的海珠桥分成三段,中间一段沉入江底,南北两段则插入水中。爆炸那一刻,大桥的钢梁、钢条、石块等在空中飞舞,砸烂无数民居瓦顶。其中,有两条1米多长的钢条飞落在距离海珠桥200-300米以外的虎标永安堂大厦门前,永安堂大厦那些十分坚固的门窗都被震碎,大厦内有数人受伤。附近民房店户门窗就更不用说了,全部被震碎。永安堂斜对面3层半高的中原行大门铁闸被爆炸的冲击波严重扭曲损毁。附近鱼市场的瓦面被全部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