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昔拾-马英九

昔拾-马英九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百年旧影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318994




1986人10月7日,蒋经国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的发行人凯瑟琳·格兰姆的访问时,表示台湾将解除戒严。隔年7月15日,戒严令废止,台湾进入多党政治民主时代,此为蒋经国与格兰姆会面的历史性照片。中间为马英九。



台北市长马英九先生亲自提供了一张1986年他为蒋经国担任翻译的照片,同时用第三人称的方式记述了这张照片的背景。





马先生早年就是以钓鱼台主权为研究课题,完成其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的,其内心始终有一把中华民族的火焰。



台湾政治人物为了表现亲民,经常要与百姓打成一片,尤其为了争取年轻选民的心,政治人物常常要跟着装嫩。
  吴伯雄本来叫“伯公”,选党主席时却叫成了“雄哥”,连战平时是“连爷爷”,选举时成了“战哥”,至于一向扮演甜心角色的马英九一向都是“小马哥”的。
  如此哥来哥去,江湖味浓厚,政治领袖不仅不在意,反而引以为荣,觉得自己不但变年轻了,还讨人喜欢。
  或许,有一天大陆人也开始喊“涛哥”时,中国政治文化就真得改变了。
  这里是一张几年前马英九跟几个年轻人打漆弹的照片,右二戴墨镜者为马先生,您觉得很恶心呢?还是很亲切呢?

马英九的轻松与严肃

  马英九当选之后,台湾媒体对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巨细靡遗地报导,从他幼儿园、小学、高中、大学、留学、读书、恋爱、工作等等,几乎每一个细节都不愿意错过。
  民进党批评这是“造神”,这不是造神,而是道地的“偶像消费”。
  “造神”是由官方宣传机器发动,“造神运动”中的神只能有一个,绝不容许有第二个;
  至于偶像消费,却是由民间媒体根据市场心理自发性的行为,偶像可以同时有好几个。
  这里的两张马英九的照片,一张轻松,另一张严肃,足以表现马氏政治风格。


马英九担任台北市长期间在新年晚会上猫王的扮相



2002年,台北市长马英九与文化局长龙应台参观一项纪念白色恐怖展览时,看着一幅左翼人士被押送刑场枪决前的照片,神色肃穆。
  这项展览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台湾著名的政治受害案件,包括前台湾国防部次长吴石案。
  吴石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原籍福州,1949年去台前接受敏感字眼的任务。
  此案震惊台湾高层军政界,株连甚广。
  后来吴石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追认为烈士。
  马英九为国民党迫害中共党员和左翼人士的行动,公开表示道歉,承认其为严重违反人权的不当事件,并希望透过这项纪念展览弥补历史伤痕以达成历史的和解。



英九由衷的盼望,海峡两岸能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从今天开始,共同开启和平共荣的历史新页。我们将以最符合台湾主流民意的「不统、不独、不武」的理念,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湾海峡的现状。一九九二年,两岸曾经达成「一中各表」的共识,随后并完成多次协商,促成两岸关係顺利的发展。英九在此重申,我们今后将继续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儘早恢复协商,并秉持四月十二日在博鳌论坛中提出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寻求共同利益的平衡点。两岸走向双赢的起点,是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我们已经做好协商的准备。希望七月即将开始的週末包机直航与大陆观光客来台,能让两岸关係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未来我们也将与大陆就台湾国际空间与两岸和平协议进行协商。台湾要安全、要繁荣、更要尊严!唯有台湾在国际上不被孤立,两岸关係才能够向前发展。我们注意到领导人先生最近三次有关两岸关係的谈话,分别是三月二十六日与美国布什总统谈到「九二共识」、四月十二日在博鳌论坛提出「四个继续」、以及四月二十九日主张两岸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这些观点都与我方的理念相当的一致。因此,英九愿意在此诚恳的呼吁:两岸不论在台湾海峡或国际社会,都应该和解休兵,并在国际组织及活动中相互协助、彼此尊重。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本应各尽所能,齐头并进,共同贡献国际社会,而非恶性竞争、虚耗资源。我深信,以世界之大、中华民族智慧之高,台湾与大陆一定可以找到和平共荣之道。
    
  英九坚信,两岸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不在主权争议,而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我们真诚关心大陆十三亿同胞的福祉,由衷盼望中国大陆能继续走向自由、民主与均富的大道,为两岸关係的长远和平发展,创造双赢的历史条件。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