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有其可取之处
第一:封建只是苏联社会主义灌输给我们的所谓“社会形态”。作者并没说“我们两千年前就迈入资本主义社会了”,而只是说有了萌芽。其实中国的社会形态跟欧洲的有很大的区别。已经不是纯粹的封建了。我们用西方的一元化哲学思维来界定中国的历史,似乎有些思维定式了。社会的发展哪里是那样的千篇一律。
第二:我们延续两千多年民智未开,不能责怪于我们的古老文明(所谓上面的废纸堆),而应该归咎于那些玩弄权术的当权者。愚民政策是他们最精华的险恶手段。近代史的种种文化运动大多过于偏激,或是过于崇尚西方的东西,或是固守统治者灌输的东西。而没有意识到“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等这些先进思想,即是我们文明中真正精华的。我想姚先生所讲的启蒙运动,应该就是唤醒这方面的觉醒吧,塑造独立自由的人格。日本邻国“启蒙”主要还是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其文化方面依然保留的很好。而我们大陆则有些令人担忧了。先生忧心我们文化的确实,可以理解。
第三:整篇读来,我没发现“把时间观念强调为现代化的唯一条件”的论调。文章只是说我们丧失了自我的独立的思想坐标。我们习惯了从他人已有的框架、历程中,来认知我们的坐标。无所谓“现代化”,中国不需要生活在别人的文化中。无所谓“共产主义论”,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中国需要自己的独立思维。中国有自己的文化渊源,有自己的现实。
作者并没有说闭关自守,不借鉴他人的发展道路。只是说要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文化领域的思想启蒙。西方的政治体制方面还是需要我们借鉴。“要消灭一个民族,必先消灭它的文化”。文化是我们的底线,我们文化中的精粹部分应是我们改革的底线,这才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傲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