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民主日本人口密度远超中国,却远比中国发达几十倍。

回复 #10 liurui6703 的帖子

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四民平等",虽然旧时代的藩主和皇室公卿还形成了一个华族阶层,但其他"士农工商"是平等了;日本的民主政治则在伊藤博文上台制宪后开始起步,同时新闻和言论自由也开始实行(只是不准骂天皇).明治维新并不是像过去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完全不讲民主自由.在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美国人彻底落实了民主,民选的议会才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日本经济能有今天,主要是靠高素质的企业人才和公务员.国会里的政治家们实际上作用很小. 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的民主监督的话,比如战前日本禁止工人组织工会,禁止罢工,企业家就会把企业变成血汗工厂,也就不会有如今的先进生产力.战前的一些高级公务员和政治家,军官还非常的腐败.二战末期,这些家伙连妓女向军队捐的款都要贪污,更不用说其他的了.战前的日本虽然对外很威风,实际上穷得要死,稍遇天灾不少老百姓就要饿死.相当数量的国民都吃不起大米饭,要把豆子和米一起煮,而当时的美国已经开始普及小汽车了.可见,日本如果不民主,绝对没有今天.

TOP

回复 #4 bbmoz 的帖子

天皇在战前也没有实权的。天皇不直接理政,首相和军队只要有什么大事汇报一下就行了。不过天皇作为国家象征,“否决权”还是有一点的。二二六兵变发生后,陆军觉得大肆处罚兵变军官有损自己面子,于是想大而化之。结果裕仁知道后极为震怒,说杀了俺的大臣岂能就这么算了?陆军没有办法,这才杀了一些兵变军官。所以,如果天皇坚决反对,日本也是发动不了侵略战争的。

TOP

回复 #14 liurui6703 的帖子

你要搞清楚,日本在战前亦是允许私人办报的,跟中国媒体完全不一样。另外我没有说只要像晚清那样允许私人办报其他一概没有就算民主了,若是这样当年民国也就不会被中共大打“民主牌”了。

TOP

回复 #16 小令狐冲 的帖子

不料遇上一位无政府主义者。
评价民主不民主,不是看候选人的爷爷爸爸是不是政治家,而是看候选人在被广大选民投票选举时,有没有贿选,有没有舞弊,有没有被内定。难道非要规定政治家的儿子不能子从父业才叫有民主吗?
出身政治世家的人更容易当选并不奇怪,主要是从小耳濡目染,更容易激发对政治的兴趣,也更有机会学习政治的运作,如何累积人脉,如何得到某些利益团体的支持,如何对民众进行演讲等等。

TOP

回复 #19 亦凡 的帖子

首相是直接由获得议会多数党席位的党的领袖出任,议员总是普选的吧?!

TOP

回复 #21 小令狐冲 的帖子

我看是你对中日政治制度的差异了解不深.自民党内能够内定,能够协商谁出来做首相谁出来做议员,但请问国会的议席能不能够内定?自民党可以在历史上两次被选下台,GCD可以吗?没有其他党相与竞争的政党制和真正的多党竞争制能一样吗?
另外,我也没有说日本政治里没有舞弊,贿选...但我总可以说,舞弊和贿选在日本政治中很少吧(虽然在民主国家里也不算少)?而且,至少没有哪个政治世家发钱给当地民众让他们投票选自己的吧?

TOP

回复 #24 liurui6703 的帖子

怎么你认为战前的天皇果真有"一切大权"吗?战前日本社会的现实,就是有言论自由,并且在华族和皇族之外基本做到了"四民"的政治上平等的(经济上当然有资本家和工人的很大不平等).你要依靠翻宪法看社会的民主不民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写得够好了吧?!

TOP

回复 #27 liurui6703 的帖子

我是说明治维新并非如你所说完全没有民主人权方面的内容,光是平等,光是言论自由当然不能算是就民主了.
近代新兴国家广泛采用国家导向型经济,并非就不能公平,平等了,那只是某些国家统治者的借口而已.什么"效率优先",最终的结果是连效率也失去.至今还没有哪个不兼顾公平平等的国家能够真正走向富裕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