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杨师群博客——航天与“食毒”:两种风景并茂的中国奇观

杨师群博客——航天与“食毒”:两种风景并茂的中国奇观

2008-09-28 |  航天与“食毒”:两种风景并茂的中国奇观


分享



 

这两天,中国的“神七”在飞天,还完成了航天员在太空的行走等一系列壮举,着实让中国人看了兴奋:因为由此中国便成为了世界上名列老三的航天大国!


按照所占GDP的百分比计算,载人航天是有史以来花费最大的工程,超过了金字塔、长城、大教堂以及各时代的奇迹工程,但它对工业经济的贡献又很有限。现代社会以来,西方各国主要是通过电子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不是航天技术。既然回报有限,那么为何大国还要乐此不疲地搞下去呢?9月25日《南方周末》载文指出:载人航天有“震人心魄的象征意义”,就是能竖立一种让人敬畏的大国、强国的形象。中国在美俄太空竞争的局面中,也能插上一手,显示出中国人的智慧与力量,从而让近代以来一直有些自卑感的中国人扬眉吐气。


问题在于:国情还有另外一面,让人颇有些疑惑。 9月18日《南方周末》的“读者来信”栏目载有这样一篇短文,题目为“生活在‘食毒’年代?”,作者是江苏吴江的一位公务员。谈到他去农村的朋友家玩,看到“屋旁的一条河里漂浮着垃圾和水生物,浅浅的河床里长了许多水草,黑浊的河水死一般寂静。长有青青稻穗的水稻,就长在二寸多深泛着污浊水沫的农田里。”甚至“有些农田里浇灌的水就是附近化工厂、印染厂里放出来的毒水。”同时,“这里台资电子厂下水道放出来的白色污水,经常被农民用来浇菜地。鱼、虾等水产品因污染已没了河鲜味,只有柴油味。”


最近一些海外媒体及有关网站,都有许多类似的报道,由于环境的深度污染,让人感觉我们现在用的食品大多都带有“毒”性,只是程度或有差别而已。尤其是最近有关“毒奶粉”的曝光,让人们了解到不仅是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有许多人为的投毒,如物品的生长期去投放什么激素,在食品的加工中添加一些什么辅料……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把“人”的生命当儿戏。这让人们着实有点想不通:有着如此实力的强国、大国,为什么环境却如此糟糕?有着如此智慧的中国人,为什么许多人的道德水准却如此低下?


为什么会存在着如此大的反差景象?这篇短文还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事实:“市里有一位管农业的局长,他吃的米、鸡蛋和鱼虾,都是从指定的基地特供的。官员们也经常光顾一些专做太湖野生水产品的饭店。可市民却无法逃避,不知不觉地患上一些不治之症,麻木在生活在食毒年代。”原来有一种“特供基地”,能使那些当官的不与百姓一样“食毒”。这让我们苦思:有关景象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官员们对污染、放毒之类问题往往掉以轻心?而对如何使自己形象高大的事业上总是乐此不疲,所以我们重视的是航天,而不是周围的环境。所以我们会拿几千个亿来办奥运会,而舍不得拿部分钱来办贫困地区的希望小学(似乎此类小学应该由华侨捐款建造)。所以全国各地都喜欢搞形象工程,而对教育、医疗、房价……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却并不太在意!要知道,中国目前的人均GDP依然徘徊在世界百名左右,那么现在我们是做实事重要,还是搞形象工程重要?总之,如此之景象,我们真的在世界上很有面子吗?

TOP

关键的兴趣在这里——“市里有一位管农业的局长,他吃的米、鸡蛋和鱼虾,都是从指定的基地特供的。”

特供的物流链是啥啊?为什么没有曝光?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