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的人没有看懂就回嘛!
主贴剖析的是深层次问题,既,区域性的社会制度产生与文化之必然联系。 这是个好题目,结果被回帖搞得“主次不分”了。
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文化也好,制度也罢,其产生都是经济基础决定的。而争论起因在于,如何对经济基础,或者说客观经济情况的准确判断。比如说,我们的GDP,和民众的普遍生活水平的判断,局部地区和整个国家的判断,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只看GDP不行,只看贫民窟也是荒谬的。如果建立在错误的对经济水平判断的依据上,就妄谈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文化,应该有什么样的制度,显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是反对主贴的观点的,主贴的观点是明显的唯心主义思维,把文化制度理解成一种主观意愿。这是最大的败笔。
现代人类社会学,尝试不是从哲学,而是从数学,如博弈论的角度去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这是很大的进步,说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更加理性,已经不是仅仅在某几个哲学家脑袋里的胡思乱想了。当然,方法总是有局限性的,都不是万能的。人类对自己的认识依然很初级。
博弈论也有明确的核心理论“收益规则改变博弈”,放在制度与文化上广义去理解,这个“收益规则”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政党的主观制定,而恰恰就是客观世界本身,所谓政党,权力层,能力层,都是在这个“客观世界的收益规则”中运行。或称之为“历史的必然性”。
正视历史的必然性,其实是很难的,也是很困难,"很难"是说,有些必然性对有些人来说很难接受,"很困难"是说,有些到底是不是真是历史的必然很难判断。这有深了,偶然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不说了,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