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29# 荆楚 的帖子
央视也有过有关于此的纪实片,较为全面中肯的介绍了该事件的始末。
确是荒诞愚蠢蒙昧的满皇对于近代殖民扩张的碰撞,要说是“爱国基地”实在是莫名其妙,无非是以此煽动仇恨排外(主要是西方)的情绪,把自己打扮成“爱国的”、“民族的”的化身而已,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合法性”罢了。
“tg”才不关心这个园子烧了还是没烧,因为对比起“破四旧”,恐怕"英法”也要对“tg”五体投地的顶礼跪拜。
这个“爱国基地”就如同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那几个水龙头,只是个政治玩物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后来的“联军”纵火者也是对此忏悔不已。
讽刺的是英国的那个将领(印象中),原打算要烧紫禁城的,因为咸丰老儿不仅言而无信,而且耍起了无赖“不战、不降、不和、不理”,对“联军”的警告和条件置之不理,法国将领阻止了烧皇宫,说烧了这个园子咸丰就会心疼不已而有所反应。等到真的火烧起来咸丰还是这副死样子,不禁惹得“联军”火起,再不死不活的,就把你的老巢(皇宫)也烧了。咸丰撑不住了才有了城下之盟“天津条约”的换约和"北京条约"签订。
其实,对于条约的主要内容,咸丰是同意的,只是纠缠于支端末节,如视为皇家“失节”大事(英法使者是否行“跪拜礼”等等),英法坚持平等的原则,坚决不跪,咸丰就玩起了“躲猫猫”,最终导致了“火烧圆明园”。无论咸丰怎样的纠缠条约与跪拜,最终不是心疼银子,而是所谓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皇家威仪罢了。这回的狠扫咸丰的皇家面子,确实对其打击甚大,也客观上促其早亡。如非要扯上“爱国”,倒不如说是“爱皇”更为准确。
要说能到了“小民”看一下就会被杀头的地步,那么,也不会有如此之多的监守自盗和恣意毁坏,甚至也不会有园子里的阶石会到农家的猪圈里。李鸿章顺便的探头探脑不过是因其身份而又引起皇家威仪扫地的伤痛罢了,罚其一年俸禄还算轻的。
不管怎么说,这个园子毕竟是由无数民脂民膏堆积起来的,专制的皇家不能独享永久吧?能留下最好。可叹呀,如此瑰丽、梦幻的园林艺术飞灰湮灭了,更多的是完全毁于我们自手。如要不加分别的赞成此毁灭,那和砸烂一切的“红卫兵”的差别在哪里呢?
但愿如此伤痛,不再我们这块沉重的土地上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