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诸葛亮阵前骂王朗台词------------纪念CCTV版《三国演义》播出18周年

子虚乌有

这是罗贯中搜罗编撰的民间故事。与三气周瑜如出一辙的子虚乌有。

王朗东汉末年名儒太尉杨赐之高徒。平生曲折官至曹魏之司徒。其所终之年为公元228年。这一年,正是诸葛丞相一出祁山之年。然而,王朗并未充任曹真的神马军师(曹魏官制有吗?)。

且,诸葛亮平定南蛮之地后,即着手北伐。临行前上了著名的“出师表”。遂于228年初佯走褒斜谷暗取祁山实行战略大迂回。曹叡果然上当派曹真驻防褒斜谷北出口的郿县。蜀汉大军主力突然出现在了陇右,关中震动。曹叡急忙派张郃西上阻击。遂上演了“失街亭”的历史大戏。使诸葛先生的战略优势,顿陷颓险境而功归一匮仓促撤军。

也就是说,王朗根本没有在曹真的中军;即便如传说中的在曹真身边出现过,与蜀汉军主力打照面的也是张郃急袭街亭。之后才是曹真平定陇右三郡。

王朗死于228年,诸葛先生一次北伐也在228年。为什么“专骂”王朗呢?一则,其人是经学大家富有名望,且位居曹魏三公之列。二则,其子王肃与司马昭是庆家。司马炎是王司徒的重外孙。三则有宋以来,奉蜀汉为正朔,以便推行“程朱理学”。故,就逮着这个历史大头,让诸葛骂死他,凸显诸葛正义光辉之形象,让“理学精要”深入人心。如此也让王朗为后人所熟知,算是他捡了大便宜

不过,要以此历史传说,作为“骂死”的“文明”例证,却显钦佩此段子者yy境界之浅薄可笑。因为涉及下三路的就是“龌龊下流”不堪;骂战的最高境界却是“骂死”之“文骂”。 看来是“骂死”还是最文明的阶段呢。

即便如罗贯中编的段子痛斥王朗依附篡汉的曹魏是“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皓首匹夫?苍髯老 贼?”.........诸葛孔明顶着蜀汉的丞相名头,貌似名正言顺。别忘了你家刘昭烈登基之时,汉献帝还活着呢。伪称汉献帝遇害归西,不顾费诗的苦谏,执意称帝。将这个不通“事理”的费诗发配到了蛮荒之地自生自灭了。
痛骂曹氏“篡汉”,您这刘皇叔干得是哪一出呢?凭嘛恬不知耻的“痛斥”王朗呢?!
真是仰天唾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