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刘亚洲:金门战役检讨

狗屁玩意,神马检讨?

1.先概略说说“纪念我亲爱的爸爸”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改编为tg三野,华野的2纵改编为三野第七兵团21军。而刘亚洲“亲爱的爸爸”于1949年5月份才任21军63师187团政治委员。这在tg将星云集的战队里算不上个神马,也就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比起刘上将“亲爱的岳父”---时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李先念可是差了不知多少量级级。也就是说,他的“亲爱的爸爸”如有机会见了“亲爱的岳父”,就得乖乖的立正敬礼喊声“报告亲爱的首长”

天知道,在刘上将成长的过程中是“亲爱的爸爸”还是“亲爱的岳父”作用大呢?

TOP

接6楼

2.华东野战军21军?

从俺所述的1.来看,“亲爱的爸爸”应为:中国人民jie放jun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第21军第63师第187团老战士刘建德 。若要说是前身的“华野”序列,也应是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4师第187团团第3营教导员
作为“名将”之后的刘中将(俺能查到这篇文章的最早时间为2004年,那时刘变成了“中将”不久),却能把“亲爱的爸爸”戎马生涯的序列都搞不清楚 所以,在转载这篇“高论”时,有的就悄悄的把“作者题记”拿掉了。

既然要纪念你“亲爱的爸爸”,为何却要检讨华野10纵改编来的28军涅???为何不拿“亲爱的爸爸”的卓著战功显摆一下哈????因为华野中鲜见有着“红军团”资本的2纵的战力“同比”却是差强人意
当时,2纵虽与10纵(后来的28军)有着“阻击专业户”的名头,但就战功来看远不如10纵的名气大。也不知道那时的刘中将有神马脸皮拿“28军”的败绩来纪念你那时任21军“团政委”的“亲爱的爸爸”:L

如果tg用的是21军的三个团打金门,且有刘中将“亲爱的爸爸”所在的187团,你刘中将估计也就是个种地的命,或者仍为化学元素呢,你还总结各鸟啊!
你要是能总结出高水平也就罢了。:L


[ 本帖最后由 chengshilaji 于 2012-8-1 18:19 编辑 ]

TOP

3.“唯一一次彻底的败仗?

刘中将(现上将)的题记就引出俺这般多的唠唠叨叨。总算涉及到“正文”。
开篇就是“意义”这种文章的布局结构很眼熟啊-----“教科书”、“d一股”

神马是“彻底的败仗”涅?刘中将给“定义”了:全军覆灭 那又怎么理解“全军”涅?
先拿这厮说的“湘江之战”---tg自己说是由8万余人锐减到3万人。是的还有3万人的“红一方面军”“覆灭”的话,还有你刘中将的今天?但是,金门一役“覆灭”的最大建制的“军”不过是个团的建制。依照中将的“模糊轮”:莫非“红一方面军”与“28军的三个团”是对等建制了?

所谓西窜突围湘江时,为一方面军殿后的红5军团第34师和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被隔断在湘江东岸,全军尽没。红8军团第21师完全损失,第23师严重减员,整个军团不足2000人,被迫撤销建制。。。。。。这只是损失5万余人中的一部分(所以有了当地人的“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说法。)-----相比那三个团,这算不算“全军覆灭”呢?
也学一下中将的模糊论:金门一战尽没了万人;湘江一战尽没了5万余人。加减乘除一下哈,是不是可以理解湘江战役覆灭了5个“金门战役”?也许会说俺这是胡搅蛮缠,但是中将都把“中央红军”和那三个团做类比了,俺何尝不能“胡搅”一回呢?
恰恰就在中将说的“血战河西走廊”中,由上述"红五军团"改编的“红五军”全军覆灭!这比起那三个团也不算“覆灭”吗???????

就不说,中将以“胡搅论”都没脸提的“南昌起义”了------由“起义”时的2万余人近两个月后就变成了朱德、陈毅领军的800人。

TOP

回复 14# 黄河水 的帖子

本来就是全军覆灭,要按照这厮的胡说八道,世上根本就没有“全军覆灭”一说了。

TOP

4.1949年以前,我军驰骋陆地。敌强时,我避而歼之;敌弱时,我聚而歼之。

麻痹的,不要脸到这个地步了:中央红军由30万正规军驰骋成了6000余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作为“饵军”都给驰骋没了

先不说“解放战争初期”的“七月分兵失利”,就拿战争末期tg气焰炽天时的“青树坪战役”来说:1949年8月15日四野13兵团49军“轻敌冒进”,致“四野虎贲师”之称的146师损失惨重。以tg战报“伤亡千余人”的代价“撤出"了战斗 ”。1950年4月撤销49军番号;51年7月恢复番号;52年1月彻底撤销番号。而损失近万人的28军于1998年以“28集团军”番号才被撤销。

[ 本帖最后由 chengshilaji 于 2012-8-3 22:55 编辑 ]

TOP

5."海岛作战,胜则全胜,败则全没。这一作战特点直至今日仍颠扑不破。"

从“金门之役”之前的“大、小嶝岛之战”和之后的历次夺岛战来看,刘中将“颠扑不破”的“海岛作战理论”实是信口雌黄、不值一驳,更不要说提及战争史丰富的战例了,作为一个职业军人出此“高论”真是惊为天人了。

6.“我揣测毛泽东的「庙算」:克闽境后,扫荡金、厦诸岛,尔后效郑成功、施琅故事,在福建造船,千帆竞渡,直取台湾。下台湾后,再回头收拾西北、西南山河。倘若如此,历史将改写。”

闲话少叙,俺列个时间表:
a。1948年1月上旬,毛指示西北野战军转入外线作战,至年末已收复延安,解放黄龙分区,并钳制了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等部。
1949年2月,彭德怀赴西柏坡开会前致电毛泽东,报告西北敌军动态和野战军概况,提出本年春、夏的作战方针。毛复电,彻底解决胡、马,占领潼关、西安、汉中、天水、兰州方略。4月,彭代徐拿下太原,5月回陕并发起陕中战役,此时毛、朱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第一野战军向西北进军,解放并经营陕、甘、宁、青、新5省。“陕中战役”结束后,胡宗南集团主力撤至宝鸡及秦岭西段布防。
6月上旬,成立中共西北局委员会,彭德怀、贺龙、习仲勋为中共西北局第一、第二、第三书记。统一领导西北党政军工作。

b。 1949年7月中旬,中央军委发出向华南、西南进军的指示,8月19日,刘、邓发布了第二野战军向川黔进军作战基本命令。

从上看出,毛渡过长江后,进行了“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各大野战单位各有攻略任务而已,各战略任务根据当时形势相继展开。
如此,面对刘中将的“秒算”实在是让人无语 这不是神马所谓的“历史改写”,而是刘中将混乱的“改写历史”、“胡说历史”。

俺不知道,刘中将为什么连最基本的“我军”战史都搞的稀里糊涂的(再如,攻金的部队其实还有个29军的团),这实在是令人费解。其人通篇低级错误连连,如果作为“鸡血文”也就高兴高兴“学龄前儿童”罢了。有关于“金门战役”解读的作品很多,像凤凰台的几个纪录片就做的不错;甚至“铁血网”的几篇网文也不错,强过刘中将许多,要知道这些人多是业余的“军事票友”。

刘中将可是发展到了今日的堂堂“上将”。

真是无病乱呻吟的破绣花枕头。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