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看今天的中国你就明白为什么蒋介石输掉大陆【ZT from 俗人岛】

行了吧,先不要为自己急于撇清

莫名其妙的开篇就来了貌似中庸的嘴脸。好似立着“清白”、“道德”的牌坊。
“五毛”的存在倒是没有成为“民主”的遥遥无期,对于丧失灵魂的、以做人为耻的“五毛”敬以“板砖”倒成了“民主”的遥遥无期。何其谬也。
要知道“无耻和毫无底线”是“五毛们”的看家本领,此时若要举起“中庸”的招牌只能搧自己的脸!

首先,又是什么狗屁阶级的论调,阶级斗争都出来了,tg现在都不讲了。
简说一下:
利用工业革命时期的急速发展而出现的各种问题、矛盾,居心叵测的将人群割裂为对立群体,此时貌似中庸的嘴脸哪里去了?!(马克思早期信仰“撒旦教”)

当以“人民”、“正义”的名义,当自诩为“真理”持有者和发布者来宣扬仇恨,那么怎么对待所谓“非人民”和“非正义”的阶级呢?不仅是我们的近现代史,即便是世界近现代史也留下了沉重的、血渍沉珂的印迹。

阶级斗争-----要像严冬般的的残酷

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一家之言,可是被“某阶级”奉为万事圣典,永恒的真理,就是从自身的“辩证唯物主义”来说,也是谬误的。

有关对“阶级论”的批驳论述汗牛充栋,这里就不赘述了。建议看看周孝正的演讲----深入浅出。

个人以为,用“阶层”来表述更为准确些,这是在社会活动中,因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所处水平的不同而大致形成的利益差别。

也就是说,这种差别是相对的,也会相互转换的;而不是静止对立的。我们生活处境的变化,我们的诉求也在变化。
即如:老一辈“革命家”出身于“泥腿子”的,进了城照样的“换老婆”、“做老爷”。。。。此时的“阶级论”哪里去了?!只不过是所处的阶层变化了而已,这正是“人性”的体现。“阶级论”是否定“人性”的。若果有“人性”的存在“阶级性”何以存身?

主帖重弹“阶级”老调,大前提就是有问题,其后所述自然谬误。(待续)

TOP

回复 12# nannv 的帖子

您不力挺了

TOP

再者,我国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是舆论最为灿烂的时期,即使当今也是无法望其项背的成就。虽然春秋是距今近三千年之遥的“宗法封建”年代。(多说一句:秦以后是“宗法帝制”)

然而,坑儒也好、独尊也罢。自此我们的祖先注意到了掌控“意识形态”对维系专制的好处,一直流弊至今----一家之言,非此即彼嘛。
所以会出现了所谓什么“钟摆论”狗屁不通的论调。发明者的本意应该为“非左即右”的表述。不知此论调首创者受何教育?不知道“钟摆”也是个连续运动?也要过“中间”的吧。类比也要恰当呀。

“钟摆”有特指立场不稳定的,随着时局的变化而摇摆不定,特指“骑墙派”“理性嘴脸”的,是有贬义的。骑墙派古今中外都是长得“理性”、“中庸”、“笑容可掬”的两面讨好,其实是两面挨搧嘴脸。倒要遇到了“无产阶级”就是死无葬生之地。

我不知道此“非左即右”的认识是怎么样的大脑发出的指令才能有此高见!

TOP

此文应为“呜呼之乡”的大作-----也只有那个地方依旧的阶级长阶级短的。
而且标题是“看今天”,文中貌似主要是看昨天,对于今日只是稍提法治一句,某非此大作者是斜眼儿?眼眶子正对着这边,眼珠却斜到到了那边,到底在看那边捏?还自以为得计的羞羞答答的影射“资改派”?又不敢明说,怕和谐。此时“阶级斗争”的勇气哪里去了?毛主席的教导哪里去了?充其量也就是个伪“无产阶级”嘛,还是个劣质品。因为此文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且不说文不对题了,就是论点、论据、论证更是一塌糊涂,典型的手法就是把诸多历史事件胡乱的装进“阶级”的大筐里胡搅一通,也只有低能儿与之心有戚戚焉。

正文中提到了“戊戌”和“辛亥”的“局限性”模糊的很,他要给澄清,要让人读懂。可是随后就拐到了十万八几千里了,所述干“戊戌”和“辛亥”鸟事?(神马是局限性?!尼玛,只有“马克思”没有“局限性”吧。)

此斜眼儿名家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胡叫了一声,就没气了。咱要“澄清”这两件历史重大事件,可是累不起那个人呀。推荐看看“探索发现”栏目有关“戊戌”的发现,或看看“走向共和”的“辛亥”的走向。
就按照斜眼的“阶级划分”将旧式改良文人康有为、梁启超等都划给了“资产阶级”,那么与其志同道合,力主推行的“光绪帝”该怎么办捏?莫非还要发明个“中庸阶级”----“封资(疯子)阶级” 。真是神马狗屁论调。

TOP

即便是依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对于资产阶级的定义也是颇有争议。此观点最早出现于中古时期的意大利。


 到了马克思发明的时候是这般定义的:在生产商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拥有生产工具的阶级。看到这里纠结呀,又出现了“生产工具”,有关此解释有事颇有争议。 行路难呀,多歧路。就有了错综复杂的“多歧路”编织的网,才能使“各种家们”把学识浅薄的小民们绕糊涂。


这不又出现了所谓的“当代马克主义”来“补皮裤”-----资产阶级的定义又变了 主要是通过投资得来利益的群体,而他们不须要依赖工作以维持生活。


看到这儿,《看今天...》大作发明的“主要资产阶级”,过于浓缩了



[ 本帖最后由 chengshilaji 于 2011-9-7 08:11 编辑 ]

TOP

最后

人类活动可以说是生物界最为复杂的活动。但是却可以人为简单粗暴将其对立成为这一块、那一块。甚至简单过无机界最简单的“公式”,更是简单过有机界的分子式。

然而,从来没有“局限性”的真理,从来只会指指点点非我族类的“局限性”,却也不断地与时俱进地出现“升级版”,即使如此,这些版本仍然让人纠结蛋疼不已。

如前文提到的“当代版资产阶级”(主要是通过投资得来利益的群体,而他们不须要依赖工作以维持生活。 )以此为依据:路边摆摊的小贩,被城管撵得鸡飞狗跳的小商贩,貌似被“当代”了“资产阶级”,而年薪动辄就数千万的央企ceo,依赖此工作生活的,貌似被“当代”了“无产阶级”。这就明白了,小商小贩儿接受“无产阶级”城管的专政就是理所应当的,宪法也是这么说的。

荒唐吧,仍旧有人信!还要共鸣。

想当年没有“局限性”的“阶级划分”----你所拥有土地面积、还有所雇工的数量,作为划分的标准。有多少人被“剥削阶级”而家破人亡,比赤贫还不如。

荒唐吧,当年有多少人热火朝天的参与到这伟大的运动中?

综合各种版本,加到一块儿也远远不如马克思的版本有功力,因为人家忽悠到了世界各地。

再说说被恩格斯誉为“伟大发现”的“剩余价值论”,我朝更是用小学生“四则运算”的办法推进了“剩余价值论”,用生产粉笔的办法解释了“资本家”如何剥削剩余价值的。它把粉笔推向市场后的纯利润都算作了“剩余价值”。当然了,有关发明粉笔的“知识产权”、工厂生产管理等等的投入,都不算做成本。所以,诸多革命大佬不知“知识产权”为何物,更不用说“人权”了。

做个类比:套用生产粉笔的模式,解释电灯泡的生产。爱迪生这个资本家得剥削多少“剩余价值”?然而,电灯泡,这个作为革命般的改变人类生活的发明,它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工厂里的生产吗?

荒唐吗?但是蛊惑了多少亿人呢?

我们自小就受“党文化”熏陶,见到似曾相识的行文用语,产某种念想也难免。但是对此拙劣的主贴产生共鸣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

如今,获取资讯的渠道那么的丰富,再也不是一家之言统天下了

所以,到此为止不想再说下去了,因为不想再为这个白痴主贴浪费精力和时间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