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半个世纪后 四十三名国民党战犯的最终结局(图)

另一个角度解读---gong匪眼中的战犯

限于时间和精力,仅解读数个具有代表性的:
蒋介石(壮志未酬)
遗嘱:
自余束髮以來,即追隨總理革命,無時不以耶穌基督與總理信徒自居,無日不為掃除三民主義之障礙,建設民主憲政之國家,堅苦奮鬥。
近二十餘年來,自由基地,日益精實壯大,並不斷對大陸共產邪惡,展開政治作戰,反共復國大業,方期日新月盛,全國軍民,全黨同志,絕不可因余之不起,而懷憂喪志! 務望一致精誠團結,服膺本黨與政府領導,奉主義為無形之總理,以復國為共同之目標。而中正之精神,自必與我同志同胞,長相左右。實踐三民主義,光復大陸國土,復興民族文化,堅守民主陣容,為余畢生之志事,實亦即海內外軍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職志與戰鬥決心。
惟願愈益堅此百忍,奮勵自強,非達成國民革命之責任,絕不中止!矢勤矢勇,毋怠毋忽。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最后遗言:
"反攻大陆...解救同胞...反攻大陆...救中国...反攻大陆...救中国... "。

相信会有尘埃落定的一天。

李宗仁(绝症而亡)
早年从军,后入同盟会,一路摸爬滚打官至副总统、代总统。
时值国军溃退台湾,旋飞赴香港,后转至美国,滞留10余年。
难耐寂寞,由程思远斡旋,献市值万余美元之赝品书画与中共(谎称11万余),探得回执12万美元,大喜过望,随投入中共怀抱。笑容可掬的做起了“花瓶”。
第二年,妻郭氏亡故。即揽蝴蝶之私生女入怀。
恰逢“文革”,娇妻胡氏路遇革命群众,怒吼曰“打到。。。。”,至落荒逃回,李阴沉着脸。周总风闻革命群众要冲击李府批斗,立将李胡夫妇转运至“301”医院藏匿。后有毛主席善言压惊,心下甚慰。一曰:“统战需要使然,否则后果难料。。。”。69年初,因直肠癌离世,终年78岁。

翁问灏(忧惧而死)
出身绅商家庭,少年聪慧,学识尤佳,留洋海外,学成归国,从事教育,淡薄政治。任公职皆与学术相关。何以战犯相称?且位居12?皆因感恩,作了“行政院长”。
51年回大陆,54年方委任“政协委员”,又因批蒋不积极。
时年八旬,处于“文革”,列为“重点清理对象”,屡遭呵斥辱骂。69年初,脑血管病复发。恰逢长子心源,连续被批三天余,落水溺亡。暮年精神受重创,身体愈见衰落,常处抑郁,沉默寡言。71年初,撒手人寰。
傅作义(痛心而亡)
少年英杰,从军反清。驰疆场,立战功。驱日寇,击共匪,将军威名传。
逢“四野”,挥戈南下,是随蒋过江,保半壁江山?;亦或驻足华北,保家奋战?最后从了女儿冬菊(中共秘密党员),投了共。
新社会,新气象,喜得老傅乐陶陶。千呼万唤,唤弟回。作恭海外归来兴冲冲,办农场,为祖国。
哪想“右派”帽子扣下来,去劳改,饿肚皮。写信给哥喊救命,老傅不信未过问。可怜那作恭,脖颈被栓草编绳,当作牲口牵着走,体力不支,倒毙于路上。一曰,饿毙于猪槽边,想要抠点猪食吃。
老傅闻讯忙寻弟,生未见人,死未见尸。心生怒火把桌拍,“要人”。答曰“跑了。”
捶胸顿足喊痛心,至死痛悔唤弟回!

就写这么多吧,不想闲扯淡太多。随后会转发“中共六大开国元帅之死”与dp共享。
本想作为新帖来发的,想一想,还是算了吧。

TOP

中共六大开国元帅之死

发布于: 子陵
  一、朱德:十大元帅排名第一,绰号“红军之父”,共军总司令。朱毛并称,建国后长期担任人大委员长,因年事已高且历史上与毛有过争权的事,基本被架空,党内地位不断下降。庐山会议结束时,朱德深为感慨地对他的同志们说:“谁还相信我们曾经在一个饭碗里吃过饭?”1967年,中南海里出现了一张大字报,称朱德为“黑司令”。红卫兵抄了他的家,他的夫人康克清被游了街,朱德也被指控为“厚颜无耻”地自称是红军总司令。无人问津的离开了人世。
     二、彭德怀:十大元帅排名第二,绰号“红军之狮”,共军副总司令,一野司令,志愿军司令,建国后任国防部长。彭德怀英勇善战,自红军开始就与林彪齐名,但他性格倔犟,反对腐化,因此屡屡得罪毛,遭到毛的猜忌,积怨已久。1959年庐山上为民请命,被毛罗织罪名打倒,免除职务,到京郊挂甲屯种地读书,后到西南三线参加建设。文革中被北航红卫兵揪回北京批斗一百三十次,其中万人以上的批斗会十二次,肺被踢破,肋骨被踢断两根,并多次被拉出去游街示众,身心俱受摧残后惨死。
     三、林彪:十大元帅排名第三,绰号“红军之鹰”,四野司令。建国后因身体原因,及对毛和党内斗争敏感,长期养病,毛庐山为倒彭而启用林彪为国防部长,但其依然养病,66年文革爆发,毛委任林彪代掌军权,对稳定军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被动地被卷入了文革,成为用来打击政敌的工具。林彪在九大上试图“结束文革,开始经济建设”,1970年又在庐山会议上带领陈伯达等人讨伐张春桥。此举遭到了的强烈反击,致使会议后期变成“批陈会议”。陈伯达被彻底打倒后,林彪受到强烈冲击。林立果试图刺毛救父救国,失败后林举家去苏联政治避难,飞机失事葬身异域。此后,林彪的死对手身心打击巨大,再未掀起大的运动,打倒大的对手。文革后,林案成了文革中唯一未翻的铁案,文革的罪过必须有人负责,毛不行,江清不够资格,非林彪莫属。值得注意的是,1980年审判林彪和四人帮时,竟把张春桥的政敌陈伯达划归四人帮集团。这恰恰反映了有意回避对林彪和陈伯达的迫害。
     四、刘伯承:十大元帅排名第四,绰号“独眼”,二野司令。曾留学苏联,党内知名的军事理论家,但不被毛信任,建国后最早交出兵权的也是刘。刘交出兵权后立志办好军事学院,培养高级将领,但仍难逃猜忌,58年批判教条主义,刘伯承、粟裕、肖克等受批,刘拖着病体到北京做检讨,赢得满场掌声。刘伯承是十大元帅中最早受批判的,从此推出政治舞台,但也因此在文革中保住了命。
     五、贺龙,十大元帅排名第五,绰号“胡子”,南昌起义领导人,红二方面军司令。彭德怀被批后地位一度上升,因林彪称病,贺龙实际掌管国防部。文革初期,因卷入毛刘之争,被打倒。贺龙有多年的糖尿病史,在他的病情已十分严重时,医生非但停了胰岛素,还给贺龙打葡萄糖针。作为文革中最早被整死的元帅,贺龙被打倒是文革迷雾之一,林彪死后,毛在陈毅追悼会上把所有罪名都推给了林。实际上是手握兵权的贺与刘少奇等人关系密切,才引来了杀身之祸。
     六、陈毅:十大元帅排名第六。绰号“胖帅”,三野司令。历史上曾和朱德反对过毛,文革中屡屡放炮,和中央文革小组矛盾很深,二月逆流被定性就是因为陈毅提到延安整风激怒了。在一次批斗会上,一群迫害狂嚎叫着把一顶高帽子戴在陈毅头上,陈毅请求准许他赴约去见法国大使。他摘下那顶高帽子,要红卫兵妥为保存: “我肯定还用得着它。”说笑话救不了他,他丢了官,失去了自由,身体也垮了。1972年1月6日,陈毅在批判声中含冤而死。两年后,他的夫人也去世了,他们夫妻都是死于被称为“文化大革命”的这场瘟疫。毛因林彪事件打击,试图缓和与老干部之间关系,穿睡衣参加陈毅追悼会,但此举显然政治目的更明显一些,陈毅家人并不太领情。陈的一个儿子做诗曰“三年忍听万夫唾,一死何惜万岁哭!”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