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日本《文艺春秋》 石原慎太郎:尖阁群岛之国难

日本《文艺春秋》 石原慎太郎:尖阁群岛之国难

日本《文艺春秋》 石原慎太郎:尖阁群岛之国难

核心提示:尖阁群岛虽是无人居住,但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却显得弥足珍贵,其重要性超出了国民的想像,更重要的是它扮演着能够左右这个国家命运的角色。实际上我与尖阁群岛有着很深的渊源。

原文:尖閣諸島という国難
发表:《文艺春秋》月刊7月号
作者:东京都知事 石原慎太郎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原文为收费内容,未经校对,可能有部分删节

Inline image 1

【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

尖阁群岛虽无人居住,但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却显得弥足珍贵,其重要性超出了国民的想像,更重要的是它扮演着能够左右这个国家命运的角色。实际上我与尖阁群岛有着很深的渊源。

事情要从我敬仰的贺屋兴宣先生在暗中协助前首相佐藤荣作完成冲绳回归的事情说起,当时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解决与台湾关于尖阁群岛周边海域渔业捕捞权的摩擦,那时问题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在冲绳回归的大背景下,此事有如肉中刺一样刺激着政府的神经。

为了使冲绳得以顺利回归,贺屋先生暗中奔走活动,就此问题对台湾政权进行安抚,期间还与蒋介石的顾问张群多次进行了会谈。

在贺屋先生的努力下,冲绳最终得以回归。佐藤首相首先向负责的山中贞则长官问起当时尖阁周围是否有台湾的渔船。在蒋介石的协助下当日早上尖阁周边一艘台湾的船也没有。在那之后,我也应邀与贺屋先生一起前往台湾答谢。

一直以来尖阁周边风平浪静,但随着大陆的北京政府实力与日俱增,岛屿的周边逐渐变得险象环生。

美国在统治冲绳的时候,并不关心尖阁群岛周边的渔业,对于外国渔船在此处作业并无任何限制。日本方面对此也没有采取措施的权利。这个事实造成了今天台湾和北京都声称对尖阁群岛拥有主权。

软弱外交留下的欠债

日本政府对于中国的主张既气恼又无可奈何。为了在事态扩大化之前向海牙国际法庭提起诉讼,日本曾要求作为冲绳回归当事者的美国提供相应的证词,但美国的回答的是,"我们归还的是冲绳的施政权,至于包括尖阁群岛在内的冲绳的归属,并不能做出负责任的回答。"

既然声称拥有尖阁群岛的主权,那么台湾和中国为何在过去美国占领冲绳期间,特别是在对尖阁群岛进行轰炸演习期间,没有提出类似"不得在我国领土上进行轰炸演习"的抗议呢?还不是看准对手是美国的话就会很棘手,但如果对手是日本的话就好对付了。事情到了这种地步,说明日本在外交上根本算不上独立的国家。

尖阁群岛问题也正是因为被愚蠢的外务省有意搁置,所以才到了今天这样危险的地步。

尖阁群岛上点亮的灯塔

顺便说一下我是最早提议在尖阁群岛建灯塔的人。在与青岚会的伙伴们商量后,并在支持我的企业的协助下,我委托关西地区一所大学冒险俱乐部的同学们登上尖阁,搭起了一个简陋的小灯塔。只是在一个杆子上绑上雨伞,在下面装上连接电池的电灯泡。这样做是想在当时火药味渐浓的情况下稍稍要让周边国家至少明白这个岛屿真正属于谁。

一开始显得很排斥的冲绳第十一管区海上保安厅也渐渐开始支持并或明或暗地给予他们帮助。

然而,就在此时发生预想不到的变故。日本外务省以现在建立灯塔为时尚早为由,反对在海图中标上灯塔。

到底是为什么?外务省对此没有作任何解释。

不用说也知道,是政府顾虑到中国正大张旗鼓地声称尖阁是其领土。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理由。

当我担任自民党外交调查委员会会长时,柬埔寨结束了波尔布特的恐怖统治,但政局还处于不稳的状态。此时柬埔寨举行了常规选举,日本派出了青年志愿者协助选举的管理,但却遭到了游击队的袭击造成人员死亡。因此我们紧急召开调查会议,会前先由外务省的官员报告事件的经过。正当大家都在等待的时候,这位官员突然说:"幸亏被杀的是民间人士,要是自卫队员的话就糟糕了。"我被这个发言激怒了,我们所做的一些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在为谁服务呢?

正是因为外务省的这种态度,才使得日本在当今的世界形势下越来越受到轻视和侮辱。而且掌管国政的政治家们也不追究,面对日本的衰落得过且过。

购买尖阁群岛的机缘

在此种趋势下青岚会的有志之士们开始计划买下尖阁群岛,以防止将来有一天可能成为与中国产生摩擦的焦点。而且我找到了尖阁群岛的所有者古贺花子并拜访了位于冲绳那霸的住所,劝说她把岛卖出。

意外的是古贺夫人最近已经把岛卖给了同族亲戚,是住居在埼玉县大宫市的名叫栗原的富豪家族。

因此联系了新的所有者请求把岛卖出,哪怕是几个小岛中的一个。栗原家现在的当家也似乎有意要把岛卖掉。

就在我与栗原家达成协议之后,听到一个不明底细的买家提出愿意出350亿日元的高价购岛,这个价格是东京都与栗原家达成协议价的十几倍。这背后究竟是谁在操纵,一想起此事我就不寒而栗。

"丰岛园"十几分之一的价格

每每想起此事我就深信不赶快购岛就要国难当头了。我这么认为是有依据的,在民主党这个无能政权产生之后,初任首相鸠山由纪夫就说出了"日本的国土不仅仅是日本人的国土"等白痴言论。而且,我在"全国知事大会"上曾提问"如果日中间围绕尖阁群岛产生了激烈冲突,到时日美安保条约能不能起作用?"鸠山的回答却是:"对于尖阁的所属问题,日本应该和中国当局坐下来好好谈论,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毫无主权意识、无知的回答。由于这一原因,对方中国看到现政权的弱点。潜水艇擅自通过我们家门口的海峡,数次侵犯我国领海,并一再地用修理船冲撞保安厅巡逻船。

更有甚者,中国政府最近发起了破坏日本对尖阁实际控制权的行动,明确地表明了计划使用包括派出舰艇在内的多种手段。从目前来看,他们的行动绝不是虚张声势。

为应付这一情况,就必须与岛的主人进行商谈,把尖阁作为日本固有领土加以守卫。为此需要由国家来购岛,作为国家财产保护起来。这本来就是国家的责任,也正是国家需要做的工作。虽然安倍晋三政权曾经有过用本土的国有土地来与尖阁群岛进行等价交换的想法,但并未与所有者进行协商,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在我表明东京都希望购岛的意向之后,也有人提出了异议,强调"东京都税收说到底应该为都民服务,这样做不符合道理",还有人认为"地方自治体这么做是越级"。中央政府也像前面外务省表明的态度一样,畏缩着什么也不做。如今对手正高歌猛进,就像强盗一样试图侵入显然已经无人居住的空房。作为东京都来说,至少可以代替国家做一些算是关门之类的防范工作。东京都通过千辛万苦的财政重建,才终于有了一点结余。如果说连这样的事情都不允许做的话,那么请问,我们还能指望其他什么人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保护我们珍贵的土地和资源不被侵犯呢?

东京都准备以300亿日元的价格购买都内的丰岛园,作为将来不知何时会发生的大灾害的防灾设施。确实有必要这么做。但为了抵御他国对于我国的暴力侵犯,眼下首先该做的是由东京都来代替国家关好家里的门窗,只需花上丰岛园价格的十几分之一。我相信由作为日本心脏同时也是日本大脑的东京来购岛,也是符合同样是国民的都民的利益的。

我确信有这种想法的人绝对不止我一个。就在发表购岛宣言的第二天,东京都就接到了纷至沓来的个人捐款申请,东京都也特别为此开设了银行账户。网络等媒体对购岛的关心程度大大超过了报纸等传媒。我深信,购岛之事唯有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才能够成功。换句话说,我相信日本人还有希望。

相关阅读:

点击阅读有关"钓鱼岛"的时事专题译文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TOP

《日本时报》 中国周边海域的动荡未来

核心提示:日本有必要祭出更积极和更有想象力的外交政策,这样才会促使北京在岛屿争端上更富建设性。亚太地区所有国家应该学会一起游泳,否则它们肯定会沉入海底。

原文:Rocky future for China seas
发表:2012年9月1日
作者:KEVIN RAFFERTY(报道亚洲事务达40年的资深编辑)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

Inline image 1
【图:日本的渔政船试图阻止香港的保钓人士登岛】

发自香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这个世界经历的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曾经被战火摧残的贫瘠土地变成了高楼林立、光彩照人的一座座城市。

令人遗憾的是,有太多人被经济发展抛在了身后,社会分化越来越严重,许多发展成果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解决这些方面的不足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发展任务。

然而,不幸的是,真正的危险其实在于亚洲地区的迅速发展可能受到民族主义崛起的威胁,而中国炫耀肌肉的举动导致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很显然,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在崛起。

这种危险性从情绪激动但组织有序的小股民族主义者近来登陆(或者说"入侵",这取决于你的立场)东海上陡峭又偏远的尖阁群岛(中国称为钓鱼岛)的行动中就能看出端倪。

日本驱逐香港登岛人士的举动在中国各地引发爱国主义浪潮,有十多个城市爆发示威活动。电视画面显示有一辆中国警车在毗邻香港的深圳市被暴民推翻并砸毁。这一情景令我的日本朋友大惑不解,但他们随后了解到原来那是一辆日本车,由此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

所有各方的强烈情感导致问题很难解决。亚太地区如果想继续驶向繁荣,就需要具有国际思维的政治家站出来。但事与愿违,目前在绝大多数重要国家引起关注的都是一些盲目爱国的暴徒与海盗,在中日韩三国也是如此。

不幸的是,在韩国,总统李明博发挥了带头作用,突然造访存在争议的竹岛(韩国称独岛)。

上述两组争议岛屿在历史上都曾依据东京的法令被并入大日本帝国。尖阁群岛是在1895年,竹岛则是1905年。

正如国立澳大利亚大学终身教授彼得·德赖斯代尔(Peter Drysdale)所说,这两处领土中无论哪一处"都没有在1951年旧金山条约会议中被明确剥离于日本主权之外,那次会议从法律上认可了远东地区的战后领土安排"。

不仅如此,尖阁群岛的问题还有另外一层复杂性,因为当地曾作为冲绳的一部分在二战后被置于美国的控制之下。1972年,当美国把冲绳转交给日本时,尖阁群岛也作为冲绳的一部分被归还给日本。

2010年9月7日,中国"闽晋渔5179"号捕捞船与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发生碰撞——或者用日方的话来说,是主动撞击海上保安厅船只。

事件发生后,美国确认相关争议岛屿明确受到1960年《美日安保条约》的保护。《条约》规定美国有义务保护日本领土不受第三国侵害。不过,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对日本同行前原诚司说,美国在争议岛屿的主权问题上并无立场。

上述所有岛屿的面积都小得可怜。尖阁群岛由东海的5座岛屿和3处岛礁组成,面积总和仅有7平方公里。中国声称一本可以追溯至1403年的书就已经使用"钓鱼"二字命名这些岛屿,中方还援引明代中华帝国地图为证。此外,中国认为这些岛屿是中国大陆架的一部分。

竹岛的面积甚至更小——位于日本海的两座小岛和35处岛礁的面积总和仅有0.18745平方公里。

时任韩国总统李承晚于1952年1月派遣海岸警卫队占据这片岛礁,韩国便从此在争议中将其掌握于手中。

既然这些岛屿过于狭小,不适合人类居住,那么人们对相关争端的通常理解会是:这些岛屿本身不过是一些礁石,但它们包含了对周边海域的领海主张,包含了对周边丰富渔业和油气资源的所有权。你或许会觉得在这些成熟的21世纪国家里,这些成熟的领导人将能够就潜在的矿产资源达成互谅互让的协议,以此来解决这样的争端。

真正的问题在于,各国民族主义者都占据了优势地位。韩国问题评论员惊奇地看到李明博在离任前借助可被称之为"噱头"的做法扭转了江河日下的运势。然而有八成韩国民众对总统表示支持。

日本政府陷入了被动。首位出身私营部门的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警告说,标新立异的民族主义者、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想要从私人拥有者手中买下尖阁群岛的做法将导致中日关系陷入"严重危机"。

丹羽是对的,但他辛苦一场,还是会被解职,并且被日本媒体贴上了"亲华派"的标签。这样的境遇也没能保护他不受情绪激动的中国人的侵害——有人在北京街头逼停丹羽的专车,并且扯下了悬挂在车上的日本国旗。

目前尚不清楚声称正在"严肃调查"此事的中国究竟是失去了对盲目爱国主义者的控制,还是在利用这些人保持对外国的压力。

中国通常对社会示威活动严加控制,却给了反日示威者相当多的自由。日本国旗事件令人迷惑不解,因为日本会保护中国大使不受任何类似的无礼举动的困扰。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希望由中央政府出面买下尖阁群岛,并且抑制住各方的热情。然而,他的行动过于缓慢,他在国内的政治立场也不稳固。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希望由中央政府购买建个主导,并力图控制激烈的情绪。但是他的动作太过缓慢,他的国内政治立场也软弱无力。

让民族主义精灵重新回到瓶子里将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

非常值得关切的是,把中国国旗插在尖阁群岛之一的那些香港活动人士得到了所有香港政界要人的资助,其中包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香港享有很大的自主权,但这份自由不应延伸至外交领域。这表示香港正在跨越界限——或者正在被北京利用。

北京也许觉得民族主义运动有助于转移人们对越来越多经济问题的关注。

而且可以借此试探当冲突发生时,美国在是否帮助日本的问题上会表现出多大的决心。

共军副总参谋长蔡英挺中将在今年8月访问华盛顿时对美国官员说,对于美国宣称存在争议的尖阁群岛应当被纳入1960年《美日安保条约》范围的做法,中方表示反对。

这种咄咄逼人的立场令人诧异,一个身居局外的国家竟然会对另外两个国家说,它们之间的协议是错误的。鉴于蔡英挺是中国军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此事表明北京正在故意试探华盛顿。

日本建议说与韩国的争端应当交由国际法院处理,韩国则表示反对。但东京如果是认真的,就应该把所有争议领土问题(包括与俄罗斯存在争议的北方岛屿)都呈交国际法院,并附上这样的务实建议:与邻国分享所有争议岛屿及周边海域的资源。

这种做法或许看起来违反常理,尤其是在日本占据道德高地的时候。然而,面对糟糕的外交政策与铁了心的中国,道德高地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看看北京威逼柬埔寨不要把相关争端纳入东盟近期会议议程的做法就知道了。

日本应当通过更加积极、更富创造性的外交政策来鼓励中国转变为更有建设性,而不要只是一遍遍宣称自己有权独占80%的周边海域。

亚太地区的所有国家应当学会如何一起游泳,否则就必然会沉入水底。但就眼下而言,民族主义鲨鱼正在四处游弋。

相关阅读:

点击查看关于"钓鱼岛纠纷"的时事专题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