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我们即将涨停的幸福生活在何处(转帖)

我们即将涨停的幸福生活在何处(转帖)

昨个晚饭时,电视里正放着新闻,我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南京市一年来治安状况良好,社会公众安全感达到98.8%”这样温暖人心的调调就飘进了我的耳朵里。随口我就问女朋友:“你觉得你有安全感吗?”她对这个非常欠抽的问题极度鄙夷:“电瓶车放超市门口,一转眼电瓶就没了,有个鸟安全感。”咳,女人家觉悟就是不高。

我意犹未尽的打开Google,搜索关键词“安全感”和“98.8%”,本打算深入研究一下,不想发现了更为可喜的场景:全国各地都很有安全感,包括浙江衢州、安徽池州、江苏扬中、河南新乡、甘肃武威、重庆渝北、喀什岳普湖…全国各地都是98.8%,不单是指群众安全感,还有市民幸福指数、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治安案件查处率、政府满意率、食品卫生检查合格率,等等等等。如此看来,这个社会实在是太美好了。同志们,明儿就去公司把私人物品打包一下回家歇着吧,都共产主义社会了,还折腾个啥啊。

您看出来了,笔者不仅对官方的某些统计数据持怀疑态度,而且对大众媒体尤其是权势控制下的主流媒体都没什么好脸色。利奥塔将“后现代”态度界定为“不相信宏大叙事”,那我就姑且后现代一把。其实我也不愿被排除在“可以团结的人民群众”之外,我只是无法理解,为什么我难以得觅这个异常庞大的98.8%。前思后想,难道说我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恰巧在被忽略的1.2%之内?我说我怎么这么背呢,真是喝水塞牙放屁砸脚,全世界的光明我视而不见,旮旯里的黑暗却尽入我眼帘,我是不是应该好好反省一下,痛悔自己不识大体、有眼无珠?

不过在浪子回头之前,还是烦劳诸位有识之士帮我解释几个问题。首先,类似的调查结果是怎样操作产生的?因为我和我身边许多人都没有接受如此调查的经历,应该说这是一种抽查而非普查。那么抽查的范围有多大?是登记户籍的城镇居民还是常住人口;抽查的比例是多少?能不能体现其广泛性和公平性;抽查的人群是否涉及到各个社会阶层和收入水平?还有,抽查的问卷如何设计、如何统计,是否有监督程序,这些我都不得而知,那我该如何去相信这个最终的98.8%?

即使上述问题都能被解答的合情合理,我还是无法对这个数据欢欣鼓舞。就拿南京市的治安来说,虽然公布的破案率很高,但破案率的分母是立案数量。据我所知,盗窃案的立案标准通常是2000元,但是即使在这个标准以上的案件,警方也少有立案,为什么?因为这样的小事太多,根本管不过来。你去试试便知,无论是刑事还是民事案件,对于受害者来说,最常见又最令人愤懑的问题就是案件不受理。我理解,这里存在着公共资源匮乏的难题,如果全面立案,一方面警方的人力物力不能满足,另一方面破案率就会降低,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可是,有必要把这些数据整的高山仰止耸人听闻吗?若是个百分之七八十也罢了,98.8%实在是让人心里没底,我难免不怀疑其中人为粉饰太平的痕迹。

我们单位曾经有个领导,贪污腐败且为人龌龊。无记名投票时,所有同事一致约定向组织申请调离其岗位,结果人家不降反升,年终还拿一荣誉。组织评价:该同志对部属要求严格,但领导方法欠佳。先民主再集中,群众的意见就这样被集中了,反对派的意见,也就无声无息的消弭了。那些过程上不为人知的投票、调查、统计,是否也秉承着如此“群众发言、领导拍板”的精神,为了一个事先拟定的结局而想方设法将众声纷纭和谐为万马齐喑?所谓宏大叙事,霸道在此,软肋也在此。那些未经审视的“超现实”话语,依仗无孔不入的传媒洋洋得意的出现在人们面前,连一个孩子的常识都足以戳穿:“丫就是没穿衣服!”

伊拉克人民敬爱的领袖萨达姆可是以全票通过总统选举的。当他的全身雕像被放倒时,无数别有用心的西方右倾民粹分子穿上伊拉克平民的破衣烂衫,向雕像吐口水、扔鞋子、竖中指,以混淆我们的视听,宣扬美国侵略战争的合法性。难道不是吗?伊拉克人民的支持率都100%了,哪里来的那些反对派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