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攝影名家 再現辛亥革命風雲

攝影名家 再現辛亥革命風雲


video

親民國父 拆核心保安區

自1840年鴉片戰爭發生後的一世紀,中國土地上出現列強入侵、辛亥革命、軍閥混戰的動盪歲月,然而這段令人沉痛的中國近代史,卻鮮有圖片記載。著名攝影師、普立茲獎唯一華人得主劉香成,走訪9個國家,尋覓超過400張辛亥革命前後近一世紀的珍貴圖片,輯錄成書,誓要將一段珍貴歷史重塑中國人眼前。


劉香成表示,透過數百張辛亥革命時期的照片,可把當時的歷史重整。 曾顯華攝


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在上海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1912年9月6日視察張家口車站。


晚清末代皇帝溥儀,站在故宮千秋亭西側房頂上。


慈禧太后實際統治中國47年,此相片攝於1903年。


正在執行任務的清軍偵察兵,配以現代化訓練和裝備,攝於1911年10月。

收集逾400張圖片
「辛亥革命前後的一段中國近代史,是中國重要的轉捩點,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一段歷史」。劉香成說,中國紀錄近代民生生活及歷史的圖片不多,為保存這段重要歷史,他從歐美及亞洲國家的公共展館,以至收藏家的私人藏品中,收集超過400張1850至1928年間,主要由外國人攝影有關中國近代的珍貴圖片,當中三分一從未向外公佈。
劉香成花了3000小時進行圖片復修,攝錄成百年影像史《壹玖壹壹》,畫冊紀錄了慈禧太后、圓明園、辛亥革命的產生原因、爆發過程,以至外國人在華生活,及中國人的民生生活狀況等圖片。
劉香成自1978年起被派駐中國、美國、印度、韓國及前蘇聯等地,擔任特派記者及攝影師。1992年憑蘇聯解體的報道,與美聯社其他成員共同獲得普立茲現場新聞攝影獎。他指,現在中國經濟已經崛起,文化亦應同步追上,是時候重新觀察這段歷史發展。但他慨嘆,中國人對於相片不夠重視,中國紀錄近代歷史的圖片少之又少,質量及數量亦欠佳,「可能反映中國人對待這段歷史的態度」。


1869年,男童拿着西文書籍,夾着寫字板,正在接受西方教育。


1880年,絲綢是中國主要商品,一名女工正在抽取蠶絲。


1900年董福祥率領甘軍赴京,部份士兵後來卻成為義和團拳民。


1900年瓦德西和聯軍軍官率軍穿過午門進入紫禁城,美軍士兵侍立兩旁。

港大舉辦影像展
為紀念辛亥革命百周年,香港大學舉辦「大道之行」辛亥革命百周年影像展,展出《壹玖壹壹》畫冊其中86幅,反映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變遷的圖片。其中一幅由英國人約翰•湯姆遜在1869年拍攝的《拿著書本的廣州學童》,更標誌着「新學」帶來的教育內容及方式變革,為辛亥革命奠定思想基礎。展期由即日至10月4日,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舉行,入場費全免。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php?guid=15568194&category_guid=4104&category=daily

人具有正義的能力,使民主成為可能;人具有不正義的傾句,使民主成為必要一一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TOP

辛亥革命百周年 展逾300幅珍貴圖片

2011-08-29 19:06:00


明天開始,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將舉行辛亥革命革命圖片展覽,圖片由普立茲新聞攝影獎得獎人、國際著名攝影家劉香成,花一年時間走訪9個國家,搜羅有關辛亥革命的歷史圖片,以影像呈現辛亥革命前後的社會形態,勾勒近代中國的變革歷程。

劉香成認為辛亥革命是中國民主的重要歷史,但中國人不太重視收藏圖片。他藉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花了約3,000小時,復修了300多張歷史珍貴圖片,並將之輯錄成畫冊,並會在今次展覽展出。解剖辛亥革命的原因、過程和影響。

展覽日期由8月30日至10月4日,免費入場,歡迎公眾參加。詳情可瀏覽以下網址:http://jmsc.hku.hk/sites/1911/

人具有正義的能力,使民主成為可能;人具有不正義的傾句,使民主成為必要一一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