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中國‧向溫家寶“告御狀”‧湖南農民憂報復逃亡【星洲日報】

中國‧向溫家寶“告御狀”‧湖南農民憂報復逃亡【星洲日報】

(中國‧北京)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寧鄉縣大成橋鎮農民陳凱旋,因月初趁總理溫家寶到鎮上視察期間,途中攔截投訴地陷問題而一夕成名。然而在溫總離開後,陳凱旋卻因時刻擔心自己會被地方政府秋後算帳,在“告御狀”10天後不堪壓力,把經營多年的菜店平價轉讓,舉家“逃亡”。
學者認為,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地方政府辦事不力和濫權的形象已深印民眾心中。
中小企業科技化,使用微軟雲端運算,下購置電腦軟體所需的高昂開銷。
據報道,40歲農民陳凱旋7月1日攔車“告狀”後,原本因成功向總理反映問題而感到幸福和興奮,但後來有鄉親提醒他“是給政府惹麻煩”,在政府工作親戚甚至訓斥陳凱旋,建議他離開“躲一躲”。
受警告喜悅變緊張
陳凱旋的心情頓從喜悅變成緊張,他回憶起溫總視察地陷現場時,一名中年人低聲對他說:“你把總理帶到這裡,今後你沒好日子過。”
翌日凌晨,有人敲菜店的門,陳凱旋發覺是鎮幹部,認為政府要抓他,就從後樓梯逃跑,躲了3天才回家。雖然鎮政府解釋是誤會,還當面安撫他,但陳凱旋情緒依然激動。
7月11日,地陷賠償問題終於得到解決,就在同一日,陳凱旋卻以5萬元人民幣轉讓菜店,他說這個價錢至少虧5萬元,但他擔心被報復,已經決定離開大成橋鎮,到他鄉重新生活。
星洲日報/國際‧2010.07.16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68396?tid=2
人具有正義的能力,使民主成為可能;人具有不正義的傾句,使民主成為必要一一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TOP

7月1日,溫家寶在湖南寧鄉縣考察防汛抗洪工作,臨時停車與百姓交談。農民陳凱旋向溫家寶反映當地出現塌陷的問題,還為溫總理帶路現場考察塌陷的大坑。當晚,鎮上流傳說,派出所要抓陳凱旋,陳凱旋當即從家裡跑掉,三天沒敢露面。(7月15日《新京報》)

能向溫總理反映當地塌陷問題是陳凱旋的「膽氣」,未能和溫總理告個別是陳凱旋的「遺憾」。只因給溫總理當了20分鐘嚮導,就擔心被「報復」曾「出逃」,這顯然不是陳凱旋一個人的悲哀,而陳凱旋「如此驚恐」,這也決不會因為當地政府所謂的「一場誤會」就憑空消除。
陳凱旋變得如同「驚弓之鳥」,不是沒有絲毫的來由。當他帶總理去看大坑的途中,曾先後兩次有人在身後拽他的衣服;在總理視察塌陷現場時,有人低聲對他說,你把總理帶到這裡,今後你沒好日子過。隨後一名穿警服的人也湊過來,發出了同樣的警告。
孫子兵法中有所謂「絕地勿留」的說法,意思是說,當有跡象表明危險可能逼近而無力抵抗時,最好的對策就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另外,從不甚枚舉的「你敢揭露,我敢報復」的結果來看,一個普通人脫離常規向上反映問題,存在被打擊的風險。畢竟陳凱旋不是在為當地領導說好話。畢竟陳凱旋反映的問題會危及到當地官員的烏紗帽。更何況,有政府工作背景的親戚曾訓斥了陳凱旋的冒失,甚至建議他出去躲躲,就更不是庸人自擾了。

當然,陳凱旋也可以用「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來給自己壯膽。因為從事情的正面性看,陳凱旋只不過是做了一件「很正當的事」。但對萬民父母的當地官員來說,子民陳凱旋顯然是做了一件「很虧心的事」,因此說,「今後沒有好日子過」的陳凱旋只能以自己的方式避讓風險。
必須承認,有時候一件事情能夠成為社會矚目的焦點,並非僅僅在於事情本身的份量,而是在於它的普遍性。試想,如果官員的權力運行是透明的,打擊報復是很「困難」的;老百姓反映問題的渠道是廣闊的。陳凱旋當然沒有什麼害怕的。問題是,有嗎?所以,不要嘲笑「膽小」的陳凱旋「杯弓蛇影」,我們都是一個個弱小的「陳凱旋」,自然就會「沒做虧心事,也怕鬼敲門」了,在權力運行缺乏制約,檢舉人屢遭打擊報復甚至坐進班房的前提下,「走為上計」也決不是陳凱旋一個人的典故。


考察途中。陳凱旋擠到總理面前說:「溫總理,我向您反映一個問題。」

http://info.wenweip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29411

[ 本帖最后由 馬六甲 于 2010-7-17 04:35 编辑 ]
人具有正義的能力,使民主成為可能;人具有不正義的傾句,使民主成為必要一一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