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建议五毛罢工要求五小时工作制

建议五毛罢工要求五小时工作制

建议五毛罢工要求五小时工作制


网瘾超6小时被列为精神疾病 临床诊断标准出台

  
--------------------------------------------------------------------------------

来源: 2008-11-23 13:00 来源:北青网综合  
    本报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李晓宏)由总后卫生部组织、北京军区总医院牵头制定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近日通过专家论证,意味着我国医学界诊断“网瘾 ”将实行标准化,“网瘾”也首次被该标准列为精神疾病治疗范围。
    根据《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症状界定有七项标准,其中一项量化的指标是平均每天连续使用网络达到或超过6小时,而且这种症状达到或者超过3个月。 【延伸阅读】
    成瘾难戒 玩魔兽等游戏成瘾被纳入精神病范畴
  核心提示:昨天,中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当然,很多症状都是精神病的一种,法律上只规定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犯罪不用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将网络成瘾纳入精神病不等于犯罪免责。
  京华时报11月9日报道 对绝大多数魔兽游戏迷来说,游戏只是游戏。但是,玩魔兽游戏上瘾,甚至到了难以与真实世界相区分的程度,就是一种病态。昨天,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
  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科主任陶然介绍说,我国从1994年开始重视成瘾医学的研究和预防。除了网络成瘾,赌博成瘾、工作成瘾、购物成瘾、饮食成瘾、性成瘾、烟酒成瘾等都是成瘾疾病。网络成瘾的患者数量最多,其中,玩游戏成瘾中以沉迷于《魔兽世界》的人居多,很多患者到了难以与真实世界区分的程度。北京公安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中76%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
    专家详解网络成瘾病因及症状
  新华网北京11月8日电(刘学奎、王经国、庄海红)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制订的我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8日在京通过专家论证。
  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主任陶然说,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等五类,其中以网络游戏成瘾居多,占82%。其后果可导致性格内向、自卑、与家人对抗及其他精神心理问题,出现心境障碍,如对自己的学业及工作前途感到悲观、情绪低落、做事没有兴趣等,部分患者还会导致社交恐惧症等。
  陶然介绍,网络成瘾症状表现有:
  一、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二、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三、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
    专家:网络成瘾只需56小时沾上难戒除
  深圳商报3月31日报道 还有三个月就要走进高考考场,小飞(化名)依旧想方设法与老师家长捉迷藏,逃课去网吧打游戏。三年来,到各网吧围追堵截这个曾经成绩优异,现在却是全班倒数第一的孩子,是其身心疲惫的母亲每天都要重复的事情。
  由于整日寻找网吧中的小飞,不少网吧的老板已经认识了这个可怜的母亲,对她非常同情。一个网吧的老板有时候主动给小飞妈妈打电话:“你儿子又来了,你快来把他带走吧,看来他已经成瘾了!”
  带回家中的小飞心中仍然在游戏上,无心上学,不让玩游戏,小飞当着父母的面一个一个吞下硬币……
  近日,这个绝望的母亲,某重点学校学生小飞的家长找到记者:“有什么办法能帮帮我的孩子?如果可以,我们愿意倾家荡产感谢恩人!培养了他18年,他能够顺利参加高考,是目前我们全家最大的希望……”
  近日,记者走访了十多所学校,惊讶地发现,无论是普普通通的初中,还是全市著名的高中,深深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几乎每所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网络游戏,正像罂粟花一样在青少年中蔓延着。而数量众多的小学生,他们的家长对网瘾如何形成及其危害知之甚少。一名学生母亲告诉记者:“如果社会、家长再不重视,网游绝对会毁掉一大批学生!”
  成瘾性脑病专家、北大深圳医院贾少微博士介绍:“北大深圳医院所做的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结果证实,网络成瘾与吸毒一样损害大脑,网络成瘾者的扫描结果与吸毒者近似。”
  贾少微介绍,据国内几所大学的样本调查和他的研究显示,一天玩网络游戏4小时以上,连续两周即可成瘾!
  市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专家委员、深圳中学学生辅导中心主任王秋英告诉记者: “网络上瘾,可以说是网络时代青少年面临的最主要危险之一。”
    被复旦退学的网瘾青年
  三年过去了,小刚(化名)的母亲“喜洋洋”仍然到处奔走呼号,希望自己孩子的教训能引起社会对网络游戏的关注。
  “喜洋洋”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独生儿子5年前考上了复旦大学。没料到,第一学期结束,学校就打电话告诉他们,小刚入校以后几乎没有上过课,第一学期考试全部不及格。“喜洋洋”赶到学校。宿舍同学反映,大家几乎很少见到小刚,每次看到他,都是几天,甚至十几天后他蓬头垢面从网吧回来,大睡一觉后,接着失踪。不要说老师,就是同学也有很多人都不认识他。
  “喜洋洋”从网吧找到儿子,看到小刚身体虚弱面色苍白,仿佛吸了毒。她哭了。小刚见到母亲哭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无比悔恨,发誓远离网游,好好学习。
  “喜洋洋”给小刚办了休学手续回到家中,他在家烦躁不安坐卧不宁,常常离家出走,目的地就是网吧。“喜洋洋”夫妻下狠心把儿子送到了福建一个偏远的山区,让他参加重体力劳动,希望繁重的劳动能戒掉他的网瘾。
  半年后,身体逐渐强壮的小刚复学了。但是一回到网络环境,小刚还是没能抵挡游戏的诱惑。学期结束,小刚被学校劝退。这个曾经成绩优异考进名校的青年,失学了。
  “喜洋洋”带着儿子到处寻求戒除网瘾的办法,都以失败告终。后来,她带着儿子找到成瘾性脑病专家、北大深圳医院贾少微博士。经过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检查发现,小刚的大脑扫描结果与吸毒者近似!贾少微说:“这已经是病。这种病与吸毒相仿,只不过前者是精神成瘾,后者是物质成瘾。”
    小刚是网瘾青少年人群中典型的一个,类似的孩子在深圳几乎每所学校都有。
  王秋英常年在深圳市中小学生心理门户网站“蓝天心灵”负责心理咨询,她告诉记者:“在我的邮箱里,挤满了网络上瘾学生的家长发来的邮件,表达的都是对孩子网络上瘾的无奈与担忧。有的班级甚至有一二十个学生整天在网吧泡着,班主任不得不亲自到学校附近的网吧‘抓人’。有的学生下午放学之后直奔网吧,早上才迷迷糊糊地从网吧出来走进校门。”
  网络游戏为什么吸引人?
  尽管我们没有确切的数据说明在深圳的青少年中有多少网络上瘾者,但是深圳校园越来越多的此类事情不能不令人担忧。为什么以网络游戏为主的网瘾,能一点点令青少年丧失正常的情感与理性,慢慢坠入不能自拔的深渊? 【延伸阅读】
    中国治网瘾第一人称网瘾人群最小者仅两岁
    本报讯 “大地撒满银光,母亲走遍大街小巷,月亮啊,月亮啊,请你告诉我,我的孩子他在何处上网……”昨日,“用素质教育预防和戒除网瘾”大型公益讲座在南坪舒展中心举行,讲座主讲人、“中国治网瘾第一人”、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唱着这首专门为网瘾青少年父母创作的歌曲《回来吧,孩子》时,台下一片寂静,不少家长偷偷抹眼泪。
    陶宏开在国内率先关注研究并努力解决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在社会上引发了声势浩大的“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他已在全国70多个城市开展活动,做了近千场报告,挽救了500多名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培训了上万名志愿者,影响了数十万家长。
    陶宏开介绍,目前网瘾人群正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向大学生群体延伸。他说,在他最初接触的有网瘾的孩子,90%为初高中生。而现在,大学生上网成瘾者已占到一半,网吧已将大学包围。二是向低龄化发展。他称自己接触到最小的有网瘾孩子竟然只有两岁。
    陶宏开认为,有三大因素诱发网瘾:不健康的、压力过大的成长环境,得不到别人承认的失落感,以及人际关系不好。这三大因素导致青少年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寻求精神寄托。网瘾问题背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网瘾主要是心理问题,而不是生理问题,”陶宏开说,戒除网瘾没有灵丹妙药,需要改进家庭教育、改革应试教育、改良社会文化。其中,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只有先“教教家长”,才能真正做到“救救孩子”。而不少家长对上网成瘾的孩子一味打骂指责,不仅难使孩子解脱网瘾,还容易引发逆反心理。
    据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昨日回收的调查问卷显示,当孩子沉迷网游时,有超过50%的家长对孩子动过手,超过9成的家长认为,因为干涉孩子上网,孩子已对家长产生敌意。
只应社稷公黎庶,那许山河私帝王。汗惭神州赤子血,妄言正道是沧桑。

TOP

引用:
原帖由 我不好色 于 2008-11-24 11:46 PM 发表
你怎么还没走啊···不是要去当兵去吗?


12月啊~~~~~~~~~

只应社稷公黎庶,那许山河私帝王。汗惭神州赤子血,妄言正道是沧桑。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