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黄河水 于 2010-6-25 10:42 发表
转贴
20年三遇决口险情还叫“唱凯堤”?
大堤决口导致乡镇被淹. 受灾群众被迫撤离家园. 原本命名为“唱凯”的大堤,该是包含 xxx 遇的大水灾,时任总理朱镕基在江西九江视察时曾痛斥当地防洪堤是“豆腐渣”工程
连日来,南方数省洪灾泛滥,其中江西的受灾程度尤为引人关注。
目前,江西99个县市中已有97个县市的1174个乡镇863万人受灾,死亡13人,失踪1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40多亿元。
江西省民政厅23日晚间发布消息,针对当前全省灾情特别严重的情况,江西省减灾委、省民政厅决定于23日19时35分启动江西省救灾一级应急响应。(6月23日中新网)
洪灾肆虐的江西令人忧心,而最让人牵肠的又数其第二大河流抚河的堤防。这几天媒体反复提到一个叫作“唱凯堤”的名字。
抚河唱凯堤21日傍晚发生决口,至23日决口已扩大至500米,23日溃堤口前约一公里的一个丁字坝也发生决口,严重威胁下游5个乡镇14.5万人口、京福高速公路、316国道以及12万亩粮田的安全。虽然强大的灾后救援体系及时发挥威力,受灾人口基本安全转移;但是决堤下游几成泽国的惨象和由此造成的损失,仍然触目惊心。
大堤决口导致乡镇被淹
受灾群众被迫撤离家园
原本命名为“唱凯”的大堤,该是包含了人们希望锁住洪魔、永驻太平的美好愿望,然而它却在洪水的淫威下溃然落败。
更让人费解的是,据权威资料显示,短短20余年来,全长仅81.8公里的唱凯堤曾出现过两次大的决口或险情。
1982年6月19日,唱凯堤原华溪段决堤237米;
1998年6月23日,唱凯堤再次出现严重险情,东乡河段多次发生漫顶现象;
今年此境,是为三度劫波。
虽然另有报道称此次抚河洪水量已经超过1998年洪水,但是我们还是要问:大堤决口真的全怪天灾,真的是人力所不可避免吗?
常识告诉我们,防洪大堤作为预防汛期水位上涨导致倒灌而建造的工程项目,经常以其防洪能力“xx年一遇”为刚性指标,体现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要义。想必唱凯堤的防洪要求绝不至于“20年三遇”,而这恰恰是业已发生的实情。溃堤如此频仍,“唱凯堤”沦为了“敞开堤”,难道还能一味牵怒于天灾吗?
据当地知情人士透露,近些年来抚河生态恶化明显,一些民众对堤坝植被肆意破坏,河坝上原有的参天杨柳被砍伐得稀落不已,这些或许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当地政府对防洪工作懈怠乏力,正是唱凯堤难御洪灾的必然所在。
可叹央视新闻频道节目主持人在向江西防汛部门官员电话连线,了解决堤长度及损失情况时,听到的竟然全是涛涛不绝的歌功颂德,主持人不得不多次打断其作秀的废话,一时成为网上的一段“美谈”。
从全国范围来讲,伴随近二三十年经济发展的高速期,体现官员政绩的房地产开发以及各种形象工程搞得如火如荼,各级党政机关办公楼档次直线上升,公务员车辆消费、吃喝消费等挥霍惊人。但是在关乎国计民生的抗旱防洪方面,一些地方要么长期欠账,要么奉献“豆腐渣”工程,其中相关专用资金被挤占挪用中饱私囊的新闻更是时常见诸报端。
1998年长江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水灾,时任总理朱镕基在江西九江视察时曾痛斥当地防洪堤是“豆腐渣”工程,但灾后投入巨资新修的江西九江湖口县的双钟圩防洪堤未经洪水即已垮塌,是时《羊城晚报》报道此事所用标题为《“豆腐渣”大堤重建还是“豆腐渣”》。
近年来动辄波及多省乃至全国的震灾、雪灾、旱灾、洪灾、疫情等频发,加之不可胜数的矿难事故,这些固然有大自然不可抗拒的无情与惩罚,但是又有多少人为因素是不容回避的呢?
唱凯堤上正在书写“多难兴邦、众志成城”的又一曲激动人心的赞歌,但是,它更应该成为又一声沉重的警钟,惟愿惊醒那些冷漠沉醉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