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历史上并无“半夜鸡叫”这回事

历史上并无“半夜鸡叫”这回事

(中国信息中心记者健安 报道)一本还原历史真相的新书《半夜鸡不叫》,2009年1月由北京一家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作者孟令骞,是周春富的曾外孙。周春富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半夜鸡叫"故事中的人物——恶霸地主"周扒皮",是文盲作家高玉宝编造出来的"阶级敌人"。在真实历史上并无"半夜鸡叫"这回事。

"半夜鸡叫"故事被编造出来近六十年,至今仍然是中共高层领导眼中的"红人"。《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10月17日发表报道"高玉宝:五十六个春秋育后人",称2008年5月,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办等联合到大连看望和慰问了老作家高玉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批示:"高玉宝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热心爱国主义教育,事迹感人,应予大力宣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作出重要批示:"高玉宝同志多年来坚持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影响了几代人。现年逾八十,仍老有所为,事迹感人。请总政治部和沈阳军区进一步宣传他的先进事迹。"2002年6月,胡锦涛到大连时握着高玉宝的手说:"你的《半夜鸡叫》,今天印象还很深刻啊。"《人民日报海外版》对此进行了报道。据观察网余杰文章对胡锦涛的评价,胡是一个"胸中没有这点墨水"的领导人,他在访问俄罗斯时,被问及喜欢什么俄国文学名著,只得老老实实地说是《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那是斯大林时代流行的儿童读物,就像毛泽东时代的《雷锋日记》一样,与文学无关,更非名著。结果,胡的答案沦为俄国媒体上的笑柄。

现在,高玉宝还健在,终于有人揭露这个长达近六十年的政治骗局了。高玉宝1927年4月6日生于辽宁大连瓦房店孙家屯一贫苦农家,原在地主周春富家放猪,1947年东北辽宁土改后周春富被当成"阶级敌人"被活活打死,高玉宝当兵,但他不识字。后来在部队学习,也仅是读过一个月书。但他在大军南下时,利用行军打仗的空隙边学文化边搞创作故事,1949年起,用1年半的时间创作出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后在一名隐姓埋名的部队作家帮助下修改,按照当时的规定只署名高玉宝,对外保密。1951年,这部作品在《共军文艺》上连载,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最高发行450万册,并编入小学语文课本。1952年,他应邀赴京参加国庆招待会,受到毛、周的接见。后来,高玉宝先后20多次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胡锦涛等接见。如今,高玉宝每年抽出一半时间应邀去全国各地作义务报告。据不完全统计义务做报告4900多场,听众达5000多万人,全国有16个省市317个单位聘请高玉宝为校外辅导员、名誉校长、高级讲师等,30多所学校成立了"高玉宝中队"、"高玉宝班"、"高玉宝读书小组"。已逾八十的高玉宝还对《人民日报》记者说:"文学是一片净土,又是一座高山,也许我不会攀上巅峰,但我会全力以赴,尽力拼搏。"这段话恰恰证明他所宣传的所谓文学净土,不过是历史骗局而已。至今高玉宝面对"半夜鸡叫是真的吗?"这样的追问仍回答是"是真的",他说,"我在的村有四个地主都半夜学鸡叫,后来发表和出书时给集中概括在周扒皮身上了。"

《半夜鸡不叫》一书的作者孟令骞,为写作该书用了相当篇幅和五年时间走访诸多当事人,包括亲历那段历史的亲戚朋友、邻里街坊,给老周家扛活的长工短工,当然还有因《半夜鸡叫》成名的作家高玉宝,甚至还找到了为高玉宝修改文章的一隐姓埋名作家"荒草"的知情者。其间周折坎坷自不必说,用意只有一个:探索真相,无限逼近真实。该书证实"周扒皮"这个人物,完全是因应了时代的需要而制造出来的文学典型,"周春富"只是一个湮没在新旧政权交替变迁岁月中的小人物。


──《观察》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Tuesday, January 20, 2009
本站网址:http://www.observechina.net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