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人血不是水,人口不是数字

人血不是水,人口不是数字






何亚福
林昭有一句诗:“人血不是水,滔滔流成河”。近几十年的中国发生过很多悲剧,究其原因,漠视生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林昭、李九莲、钟海源等人的悲惨遭遇,到计生工作中的强迫堕胎,可以看出某些人漠视生命已经到了何种程度。如果不是漠视生命,那么强制“一胎化”是不可能实行的。

中国的计划生育是“以数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主要目标是控制人口数量。1980年中国制定了20世纪末将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开始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然而,一个国家的人口怎么能够“计划”?不能说中国的计划生育抓得不严(已经上升到“一票否决”的高度了),但有一些父母不畏惧任何处罚,一定要“超生”,难道要杀死这些计划外出生的孩子?所以,“12亿人口目标”最终落空了。在1995年,中国人口“突破”了12亿大关。

2006年1月6日新华社报道:“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6日在北京表示,今后五年内中国将继续致力保持低生育水平,计划到2010年末将人口总量控制在13.7亿。”然而,2007年1月11日,新华社又报道:“新时期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目标:201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人。”虽然我认为中国人口在2010年不可能达到13.6亿,然而,既然是“人口控制目标”,计生委当然认为是“如果不加以控制,人口就会超过这个数量”。那么,我想问:从13.7亿到13.6亿,这意味着一千万人口的差别,这中间有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

制定具体的人口控制目标,这本身就是错误的。计生暴行的根源,就在于有一个层层落实的人口控制目标,在“一票否决”的压力下,出现计生暴行是不奇怪的。

因此,虽然我一直主张放开二胎、提倡二胎,但并不主张“杜绝三胎”,因为,你怎么可能“杜绝三胎”?有些夫妇一定要生三胎,你不可能不让他们生。其实现在愿意生三胎及以上的夫妇已经很少了,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矛盾的是,西方国家不实行计划生育,但他们的人口数字统计得比较准确;中国实行“以数为本”的计划生育,但人口数字反而不准确。中国人口学家建了这么多数学模型,却连人口数据也搞不清了。

人口学当然需要有数学模型,然而,人口不是冰冷的数字。每一个人口,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果仅仅分析数学模型就能讨论某件事的正义合法性的话,那么不如讨论纳粹的屠杀的合法性,同样,纳粹的科学家也可以拿出很好的数学模型来的。

一个家庭多生一个孩子,从短期来看确实会降低这个家庭的人均生活水平,这些家庭愿意降低一些现在的生活水平来换取未来的保障,这本来是这个家庭的自由。然而,这个国家的人均GDP可以会因此而暂时降低,让某些人面子上不好看,于是,他们为了追求人均GDP这个数字而强行控制人们的生育。现在中国表面上的“繁荣”是通过寅吃卯粮、透支未来可发展潜力换来的,是献祭了那些本应出生的孩子——我们的兄弟姐妹——而换来的!

读者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
Wednesday, August 27, 2008
本站网址:http://www.observechina.net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