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房地产崩盘时间表外流 详细图解中国楼盘崩盘(ZT)

房地产崩盘时间表外流 详细图解中国楼盘崩盘(ZT)


 


图为中国和日本房地产崩盘时间的对比



       中国楼市重蹈日本覆辙?


 


网上流传“房地产崩盘时间表”显示中国地产走势与1991年日本崩盘前颇相似



  记者赖伟行


  雷同


  房价飞涨、货币面临升值压力、低消费率、高储蓄率、宽松货币政策、稳健财政政策。


  日本国土交通省本月公布调查显示,日本地价在去年连续第二年下滑,商业用地价格跌至纪录低位。



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不无忧虑地表示。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总经理沈建光也表示,近期确实有部分投资者认为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经济过于依赖出口、货币面临升值压力等等,都与上世纪8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前的日本类似。


  此外,中国也与当年日本有相似的低消费率、高储蓄率。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方面,中国也和以前的日本 雷同。


  差异


  政府对银行和企业的控制力、市场广度、银行体系和人口结构等都不相同。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看来,当前高房价症结在难以抑制的投机性需求。中国大量二、三线城市如今还可以吸引投机资金。所以这几年房地产整体还难以遭到崩盘的结果。“但是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果将会比日本更严重”。


  戴德梁行策略研究顾问部董事黎庆文更认为,内地楼市10年内都不会崩盘。中国内地金融体系与美国、日本甚至中国香港地区不一样,央行对房地产信贷的控制力更强。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总经理沈建光也指出,泡沫前,日本政府并没有对商业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监管。中国政府对银行和企业有很强的控制力,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出台政策打压房地产泡沫。


  沈建光认为,另一个视角是人口结构。1985年日本城市化率达76.7%高点,城市化接近尾声;中国城市化进程还处于加速阶段。只要吸取日本经验教训,采取有效及有前瞻性的政策,历史就不会重演。


  -专家视点


  房价须建容忍指标


  去年底开始,从信贷到土地,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无一不指向“高烧”的房价。


  房地产调控


  全世界都是失败者?


  不过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看来,过去对房地产的调控,全世界的政府应该说都是失败者。不然的话,美国也不会在次贷危机面前栽下这么大的跟头,日本也不会出现20年经济低迷的。英国、爱尔兰、希腊、迪拜目前还在因房地产崩盘而苦苦挣扎。更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国家都多次地绊倒在房地产这一块“石头”上。


  汤敏认为,内地以前如70/90这样的调控政策,大多过于微观,难以起到有效调控的作用。而且对房地产的调控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调控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是保证人人有住房?还是人人有房住?目标很不清楚。


  调控房价


  建立房价指标体系


  “要用调控通胀的机制来 调控房价,首先要建立统一的房价指标体系,建立城市的普通住房价格指数。同时,设立不超过居民年收入增长率的房价 容忍指标,一旦超过这一指标,相关部门就要马上启动调控机制,例如调整房地产贷款利率、增加土地供应、提高购房首付。”汤敏认为,具体的调控手段可以再作探讨,中国有条件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 调控房价体系。


  “这一 容忍指标也要设立下限,房价大跌同样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他说,最理想的状态是通过这一体系,让中国房价在四五年内实现“软着陆”。


  日本房价未跌到位


  日本房地产价格持续低迷和经济持续萧条密不可分。去年,中金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居民及企业资产负债表严重受损导致需求不振及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资金供给不足加上老龄化导致日本经济长期不振,遭遇“失落的二十年”。


  不少分析都指出日本整体房价虽然并没有完全跌到位,但在大量欧美房产资金撤出后,日本众多房产项目停工、市场交易冷清,一些日本房地产中介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


         中国的房地产应该有更加合理的发展,在不影响中国经济的条件下控制房价,让老百姓买的起房,住的起房。


 


 


勃起是阴茎不屈的抗争,月经是子宫寂寞的眼泪!!

我们可以不同意彼此的观点,但我们必须尊重及捍卫彼此说话的权利!
跪久了,出来遛遛

TOP

雷同还是巧合--
  "楼市现在确实比较可怕"

  省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叶学平说,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的确跟当年的日本市场表象很相似:都是房价飞涨,国内货币面临升值压力,国内民众的低消费、高储蓄,为了刺激经济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张东认为,目前我国一线城市房价涨幅过快,目前国内采取的货币政策和当初的日本市场比较相似,但这是个巧合。

  知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本月中旬在汉表示,我国房价面临长期上涨的压力。美元在不断贬值,造成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资源价格要改革也会带来资源价格上涨;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商品房和土地会更加稀缺等等。

  至今,国内高房价有泡沫已成为各方共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7%,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3%。而作为二线城市的武汉,去年以来,房价涨幅也毫不逊色,全年均价涨了1300多元。这对于整体均价在6000元/平方米的武汉市场来说,幅度不可谓不大。"如果私下聊天,那么我的观点是,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确实比较可怕。"昨日,一位开发企业负责人忧虑地对记者说。

  武汉浦江筑城地产顾问公司事业部总经理方略表示,其实,国内地产市场的"泡沫说"并非现在才有,对地产市场是否会崩盘的讨论从2007年就开始了。经历过2008年的"救市"和2009年的房价报复性上涨后,确实有部分投资者认为国内房地产泡沫严重、货币面临升值压力等等,都与上世纪8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前的日本类似。

  经济学家赖伟民表示,目前,我国的通胀表现在输入型通胀,流动性过剩没过多体现在房价的持续上涨中。

  表象之下,中日有别--

  市场环境与调控能力不同

  不过,张东认为,拿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日本相比,本身就有问题。楼市有独特的区域性和固定性,而且国内并非一片大涨,真正涨幅快的多是一线和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不能代表整个市场。

  叶学平也认为,目前中国房地产所处的市场环境,与当年日本不同。国内房地产市场,其供应、需求都未有效对接。比如,土地招拍挂制度,其初衷是让土地供应更透明,但在执行过程中,却成为推高房价的重要因素。另外,房价并没有反映市场的真实需求。比如开发商捂盘造成了市场上特定时间供应不足,老百姓恐慌性抢房。他认为,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并未完全市场化,土地是垄断供应;商品房供应信息不透明,买房者无法获取对等的信息,只能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

  当年日本的泡沫破裂,有着独特的背景,比如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性通缩。而如今在国内通胀预期下,商品房还是各类资本的避风港,所以房价短期不会向下。

  张东认为,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能力更强,更能控制金融风险。虽然目前的货币政策仍宽松,但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也表示,在随时监控CPI等数据,必要时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随时可以调控。而泡沫前,日本政府并没有对商业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监管。

  危言之中,教训可鉴--

  中国不会重蹈日本覆辙

  专家们同时表示,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对中国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叶学平说,他追踪两市的上市房企陆续公布的年报显示,67家房企累计实现净利润接近300亿元。而同时,这些公司负债总额却超过5100亿元,其中有32家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经营能力强的上市房企举债尚且如此,足以看出整个房企负债之大。从这个角度来说,房地产市场隐藏的泡沫已经惊人,如果一旦泡沫破灭,风险就会转移到银行身上。

  面对高房价的指责和对崩盘的担忧,到底有无良策?张东认为,只要吸取日本经验教训,落实好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各项调控政策,历史就不会重演。张东认为,国家对建设保障性住房有五年规划,目前,这些房子已经开始陆续上市,稀释了中低端的购房需求。保障这部分人群的住房,商品房价格高一点也不会有多大的危害。

  叶学平认为,调控房地产市场并非没有良策。他举例称,在金融危机席卷后的欧洲,德国却能独善其身。德国房价十年不涨,就是通过税收等手段,打击炒房、保证房屋供应等。比如,自有自用的住宅不需要交纳不动产税,而用来出售的房子,则列了不动产税、交易税、差价盈利税等等一大堆,极大地压缩了炒房者的利润空间。在保障居民住房方面,各级政府都有着详尽的建房规划,保证房屋供应充足;所有房贷都实行固定利率制;房地产有一个指导价,如果房价、房租超高乃至暴利者,地产商和房东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等等。总之,政府把该管的要管好。

勃起是阴茎不屈的抗争,月经是子宫寂寞的眼泪!!

我们可以不同意彼此的观点,但我们必须尊重及捍卫彼此说话的权利!
跪久了,出来遛遛

TOP

回复 8# victoruss80 的帖子

我怕房地產不崩,共黨政府自己先崩了,用中指想想吧

勃起是阴茎不屈的抗争,月经是子宫寂寞的眼泪!!

我们可以不同意彼此的观点,但我们必须尊重及捍卫彼此说话的权利!
跪久了,出来遛遛

TOP

回复 18# hddgmon 的帖子

那哪是悲觀啊,是樂觀的認為....

勃起是阴茎不屈的抗争,月经是子宫寂寞的眼泪!!

我们可以不同意彼此的观点,但我们必须尊重及捍卫彼此说话的权利!
跪久了,出来遛遛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