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伊拉克战争结束,对中国人有何启示?

伊拉克战争结束,对中国人有何启示?

(颜昌海)

2010年8月31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表演说,宣布结束长达7年的伊拉克战争,他表示,伊拉克的未来应交由伊拉克人民自行决定,现在是改变的时刻。而美国政府将把中心任务放在重振美国经济上。

奥巴马的演说,是落实他上任之初许下的政治承诺。奥巴马表示,这场战争夺走了数以千计伊拉克人和美国人性命,如今是掀开新页的时候。他将把2010年8月31日视为改变美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里程碑。但在伊拉克仍会有近5万美军继续驻守直到2011年年底,这些美军主要负责训练伊拉克部队及反恐任务。奥巴马表示:“伊拉克自由行动已经结束,伊拉克人民现在肩负起国家安全责任”;“我们已经尽到责任。现在是掀开新页的时候了。”

奥巴马说:“为了将伊拉克的未来交付到伊拉克人的手中,美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派遣的年轻男女军人在伊拉克付出了巨大牺牲,在国内预算紧缺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源支持这场战争。因为我们与伊拉克人民分享同样的信仰,相信战争的硝烟消散后,这个古老的文明将重新焕发生机。”奥巴马说,美国新的使命包括为伊拉克安全部队提供谘询和援助以及与伊拉克安全部队在反恐和保护平民等方面进行合作。

奥巴马鼓励伊拉克领导人要在组建一个新政府方面有紧迫感。

稍早,奥巴马访问德州布立斯堡时强调,不会宣称胜利。白宫发言人吉布兹告诉美国广播公司:“我们要感谢作出重大牺牲的男男女女。受伤后,我们现在可开始疗伤止痛。”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2003年为铲除独裁者萨达姆挥军伊拉克,至今已有4427名美军阵亡、3万4268人受伤。英军在伊拉克损失了179人,其中阵亡136人。盟军其它国家的死亡数字有139人。同军人伤亡数字相比,伊拉克的平民伤亡数字的统计困难,存在争议。得到联合国支持的“伊拉克家庭健康调查”估计,在2003年6月到2006年6月间有15万伊拉克人死于暴力。美国在2011财政年度截止前为伊拉克投入的资金总数为8020亿美元,其中已经支出款项多达7476亿美元。但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和哈佛大学的政治学教授琳达?比尔梅斯认为,如果把伊拉克战争对美国财政预算和经济的总体影响考虑在内,伊拉克战争消耗了美国的资金多达3万亿美元。英国政府2010年6月公布的数字显示,英国为伊拉克冲突投入资金143.2亿美元,其中大部份是军事开支。

驻伊美军于8月31日完成作战部队撤离,把安保任务交给伊拉克安全部队接管。9月1日,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国军队举行了一个迎接一个称为“新黎明”的新过渡行动的仪式,以此标志美军在伊拉克战斗行动的结束。几十名军官、政要和伊拉克领导人出席了美国副总统拜登和国防部长盖茨在巴格达主持和见证军队指挥官的更迭。在当年伊拉克独裁者萨达姆占据的总统府,美国在伊拉克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奥迪尔诺上将将被奥斯汀中将所取代,将指导5万名驻守美军对伊拉克军队提供谘询和协助。伊拉克安全部队将接管保卫国家的全部责任。美国和伊拉克国旗并排飘扬。

拜登说,美伊两国被多年的共同斗争和相当大的牺牲联系在一起。他向伊拉克保证,美国仍然致力于伊拉克的安全,他还指出,美国将聚集平民和外交努力,加强伊拉克的主权与稳定。盖茨说,虽然最近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但袭击行动还是降到了2003年战争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他同时指出,美军6个多月来不需要在伊拉克任何地区进行空袭,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残余力量与其国外指挥人员的联系已经被切断。然而盖茨警告说,伊拉克的情况并没有完全好转;伊拉克的基地组织“受到重创,但并没有消失”;盖茨说:“现在还不是提前举行胜利游行或者自我祝贺的时候,虽然我们为我们的部队和他们的伊拉克伙伴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我们还有工作要做,还有责任。”

拜登将主持的指挥权交接仪式,标志着从9月1日开始,美军在伊拉克的行动代号,将从“伊拉克自由”更改为“新黎明”。美国官员说,为强调美国在伊拉克角色的转变,拜登将向伊拉克领导人提出一项新提议,以结束政治僵局。拜登于8月31日与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前临时政府总理伊亚德?阿拉维等人会晤,“敦促伊拉克领导人尽早结束关于组建新政府的谈判”。据BBC报道,伊拉克在3月7日举行的大选没有任何一方明显获胜,拜登此行将寻求打破此政治僵局。在选举过后5个多月的今天,伊拉克仍未组成新政府,各派政治力量仍未就组建新政府达成共识。两派领导人阿拉维和马利基均声称自己有权出任新总理。武装分子乘着政治乱局所发动的袭击日趋频密。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稍早也在电视演说向全国人民强调,责任现落在伊国军队和人民手里。他说:“今天,将永存所有伊拉克人心中;今天,伊拉克成为主权独立国。”

这种局面,其实伊拉克人早就明了。但他们却不希望美军完全撤出。早在2007年7月,伊拉克国家图书暨档案馆馆长萨德·伊斯康德接受采访时就认为,美军3年内都不应该撤出伊拉克。他的理由是,首先,小区各派首领相互还不信任,美军扮演了维和角色。其次,安全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外还有伊朗、叙利亚等外患。假如没有美军,他们可能入侵。

大多数伊拉克官员的一个让美军延缓撤军的理由,就是新生的伊拉克目前需要一个中间力量来平衡周遭国家的威胁。照伊拉克官员的说法,美军哪怕维持一个军事基地,平时军人根本不出来,都是必要的。“这是我们利益所在,这是现实。对美国来说,他们打进来之后,当然不愿看到新的伊拉克失败,为了维护他们自己的形象,也因为感到歉疚,他们当然愿意帮助和看到伊拉克成功。”

当时,萨德·伊斯康德完全不担心外界的因为伊拉克石油而美国人不会走的叫嚷,并认为美国的确给伊拉克人带来了光明。他说,石油价格是市场决定而不是美国人决定;再者,美国人在伊拉克重建投入兆亿美元,这几年伊拉克的重建,并不花自己的钱;而且二战后德国日本的重建,也都靠美国大力援助。现在是美国在花钱维护伊拉克安全,自己政府的钱反倒存在银行里。他呼吁,政府必须改变政策,开始把自己的钱投入经济建设。伊拉克一旦安全改善,在3、5年内就会急速发展,生活会巨变。他说,现在已经在改变;伊拉克国家图书暨档案馆的馆员在萨达姆政权下,每月工资3美元,现在是300美元。

2006年11月10日开始,萨德博士不断以日记形式记录发生在巴格达他和同事们身边的事情,并把日记放上大英图书馆网站,日记广为流传,成为这一时期巴格达最真实珍贵的民间记录。它远比任何新闻报道更具现场感和说服力。人们的伊拉克印象基本来自新闻报道,所了解的“战事”是不断发生的自杀炸弹。读萨德日记才知道,巴格达比新闻报道中的更糟百倍,最危险的不是自杀炸弹,而是恐怖组织、宗教帮派组织和犯罪组织在每个街区对平民的绑架、谋杀甚至滥射。2007年7月底,萨德博士中止了他的日记,在结语说:“真正的理由是我有很深的罪恶感。我觉得写这些日记,像在利用发生在我员工身上的悲剧及牺牲,尤其是那些丧失生命的,让我扛着沉重的道德重负,彷佛我在勒索读者,我真的认为我无权如此。”日记随后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出版。中文版名为《烽火守书人》在台湾出版。

恰在萨德日记停写后,巴格达越过关键转折点。宗教帮派组织省悟,实行停火、联合,协助美军围剿伊拉克人民的真正敌人——盖达组织及其演化组织,巴格达突然“安静”下来。巴格达和其它省份暴力都急剧下降,这里原来是伊拉克最危险的区域,每天有爆炸、袭击、很多人被迫击炮火箭炮弹片击中。现在和写日记的那段时间无法相比。

现在仍有零星爆炸发生,但这已非街区内战了。书里介绍了两个街区的内战,现在他们和平相处,再没有谋杀和滥杀。

人们都很清楚,伊拉克发生的是两场战争:第一场战争,美伊军队对抗,有平民的战争误伤并不多;第二场反恐战争,美伊军队在同一战壕,共同面对恐怖战争,试图维护民众安全,伊拉克平民死亡大多在这一时期,几乎都是由宗教极端分子的恐怖袭击恶意谋害。反恐战争过程是:第一阶段,伊拉克国内外恐怖组织袭击,美军为反恐主力;第二阶段是恐怖组织加国内宗教派别内战,美伊共同承担反恐;2007年中开始的第三阶段,内战逐渐中止,伊拉克军队转为反恐主力,内战双方开始共同协助军队反恐,正不压邪的局势根本扭转。国外恐怖组织在伊拉克站不住脚,开始外逃。

今天的成果是7年来联军和伊拉克军民努力的结果。2006年前巴格达平均每日遭受恐怖袭击40次,到2008年是平均4次;现在越来越少。大局扭转不仅反映在袭击次数的大幅下降,也由被抓获的恐怖份子的证词证实,他们变得行动困难;另一个关键转折,是7年来的美军训练终于使得伊拉克军、警能够担当基本反恐作业。至2008年,近百个公路军队关卡和巴格达街头关卡,日常作业都由伊拉克军警负责,联军已经基本移交。可是,正因为是反恐战争,局面不会像正规战争那样清楚;大势扭转并不意味敌军首领签字停战,敌军全部缴械投降。只是军民联防建立起来,使得恐怖份子越来越难以藏身、难以展开大规模活动;但一定数量的恐怖袭击,还会维持一个时期。

不过,现在伊拉克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有了新伊拉克,却没有了伊拉克人。因为北方库尔德斯坦、南方的什叶派地区,可能都想独立,不认同伊拉克。

而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在于伊拉克建国时引进了阿拉伯主义,掌控政权。萨德·伊斯康德说,我们国家有不同的民族、宗教,我们的认同应该落到伊拉克的国家认同,而长期以来伊拉克文化、教育系统都是大阿拉伯主义,在这样政权下,如库尔德人就不会认同伊拉克,这是导致萨达姆政权垮台的原因。2003年如非美国人打垮这个政权,这个政权自己也会垮的,因为它不提供国家认同。萨达姆时期的两伊战争,伊拉克也并非以伊拉克名义出战,而是以某阿拉伯宗派的名义出战,这使得伊拉克的国家认同变得很弱。在萨达姆政权下,库尔德人不是同胞、兄弟,埃及人、阿拉伯人才是兄弟。是萨达姆专制政府减弱了伊拉克认同。

伊拉克现在,强调整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各族人民必将逐渐相处融合。

现在,巴格达内逊尼派和什叶派战斗已几乎停止,他们现在和平相处,这是民众觉醒的结果。任何专制政权垮台,都可能出现一段混乱。静下来,理智和逻辑就会回来。此外,中产阶级离去也在富人和穷人之间形成真空,导致暴力,因为中间阶层是平衡。中间阶层去了�利亚、约旦。萨德·伊斯康德说,他们会回来的:“我们长期只有独裁者,不关心人民;现在政治有望改善,伊拉克将会是最富国之一。”

这种改变,是来自人民而不是政治家。民众终于认识到,不论逊尼派什叶派,内战两败俱伤。他们走到一起,直接对话。人民唤醒了政治家。改变能推动开来,是普通民众而不是政治家在推进。促进领导人商谈,他们自己解决了问题。

如今,伊拉克战争结束了,历史新页由谁掀开?毫无疑问,将是觉醒后的人民。其实,任何历史新页的续写,都必须靠人民的觉醒,而不是靠军事家或政治家。从这一点看,伊拉克的改变,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乃至改革中将面临的问题,都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共产共妻共插档……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