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医生拒收“红包”成了新闻,讽刺了谁?

风气已成,指望依靠发几个文件,树几个典型就能改变现状是不可能。

根据我对医疗口的了解,其实极少有医生敢主动索要红包的,主要是丢不起那个人。
但是只要是牙缝里能多挤出几个钱的病人家属,一般都会非常坚韧不拔的非把红包塞你手里不可,为了把红包发出去而跟踪尾随,天天堵门口的也不乏其人。
很多白衣天使最初都是为了让病人家属安心而收了红包,收个几次也就觉得顺理成章了。
对中国大多数淳朴的老百姓来说,医院本来就是另一种衙门,进了门死活就是看官人的心情好坏,所以把对待衙门的一套照搬来对待白衣天使也是很自然的反应。

其实如果真是穷的完全没有红包可送的病人,医院也不会说因此就草菅人命,还是能够保证基本的治疗流程的,毕竟大多数医务人员并没有完全抛弃医德。
但是要想指定某个主治医那肯定是不可能了。
对于医疗口来说,红包其实不算是什么油水,医药代表和医疗器械代表才是真正的油水所在,这些油水最后化整为零,当然还是要出在病人身上。

但是医院的运营当然也是需要成本的,没有银子支撑,悬几个壶也济不了世。
这就是传说中的医疗产业化改革的必然结果。

TOP

这种所谓炮轰没什么意义,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很多情况下仅靠手术是不能保证治疗效果的。
很多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就是需要用化疗来巩固疗效,甚至有化疗也不能完全控制病情而必须进行二次手术的,这种情况都很常见。放疗也是根据前期治疗的效果来决定,如果是情况好的病人化疗之后的体征检测就已经正常了当然也可以不做放疗。
至于中医,很多病人觉得自己手术伤了“元气”之后需要用吃中药调理,这有什么可说的。
事实上没有那个医院会强制病人接受一个治疗方案,每个病人当然都希望自己的病能彻底治好,最后接受的方案都是自己的经济状况能够承担的。
医院的收费虽然有很大变动空间,但是作为硬费用的基础治疗费是一定的,也就是医疗成本加工资成本,大部分医院都不可能从一个只能承担基础治疗费的病人身上非要出什么利润。
但是对于经济状况比较好的病人,在他们的治疗方案里加上一些让他们感觉良好的软费用,这也不是什么罪过吧?
既然医疗已经产业化了,医院也就是一个提供医疗服务的商业机构,商业机构追求利润难道有错吗?
就算你上饭馆吃饭不也要根据自己钱多钱少分档次吗?没钱的吃排挡,有钱的吃单间,钱多的没处花的就吃那种死贵但是肯定吃不饱的地方。

其实现在医院和饭馆在社会经济体系中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如果非要用一些很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医疗行业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