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支那和其它一些翻译问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支那一詞的起源】
支那(梵文:cina)原為隋唐時佛教僧侶對梵文中稱謂中國的一種漢字音譯,亦作至那、脂那等,一般出現在漢譯佛教經典中。這一漢字詞彙于9世紀初通過佛教交流傳入日本。18世紀初,日本學者在學習蘭學(荷蘭學)時,將「支那」一詞與西方詞彙「China」對應起來,作為其在日語中的梵音譯詞。(China英音譯詞則為チャイナ)

明治維新後,「脫亞入歐」的思潮在日本日益興盛,「支那」一詞開始在日語中大面積地替換原有對中國的各種稱呼。在日語中,該詞的漢字寫法與中文一致:支那,假名為「シナ」,羅馬字拼寫法一般有兩種:「shina」(平文式羅馬字)或「sina」(訓令式羅馬字)。


【支那一詞被誤認為不友善的原因】
甲午戰爭令日本開始躋身東亞地區強權的行列,而中國的國力則進一步衰弱。在承認中華民國之後,日本政府認爲中華一詞具有自尊自大的性質,決定以「支那共和國」來取代「清國」作為對中國的正式稱謂(而不是「中華民國」),這日益引起了中國民間和官方的不滿,因為中國的輿論漸漸覺察到日語「支那」所附含的不友善含義。雖然1930年代時,日本已決定在外交正式場合棄用,但是「支那」一詞依然為日本上下廣泛使用。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之後,「支那」一詞才從日語的正式場合中全面退出。

[ 本帖最后由 pitifuldog 于 2011-8-28 22:16 编辑 ]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回复 15# playmen 的帖子

印度支那就是中南半島!
因為支那是中國,印度支那就是夾在中國,印度兩國中間的半島!
十六世紀開始,東來的歐西各國先後蜂湧而至瓜分本區,使此地成為歐西各國廣大的、肥腴的殖民地,供歐洲人榨取達四百年之久。只有泰國因地處英、法勢力的緩衝地帶上,勉強維持獨立。(1857拿破崙三世決定入侵越南,軍事、外交雙管齊下,1885控制越南全境,1893建立印度支那聯邦(包括越南、柬埔寨、寮國),1897法國直接統治)。

【註】
由於印度支那曾經是殖民地的稱呼,有人就直接把印度支那引申為殖民地的同義詞,
後來為了避免紛爭所以不再使用印度支那來稱呼。


[ 本帖最后由 pitifuldog 于 2011-8-29 16:23 编辑 ]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回复 30# 傅红雪九世 的帖子

是你自己的受虐傾向太重,人家說支那就是在侮辱你,
你就毫不考證支那一詞的起源與定義,直接就認了!
是你自己放棄文字的解釋權,這就是典型的受虐傾向。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回复 32# 傅红雪九世 的帖子

什麼是詞義的變遷?由誰來決定詞義的變遷?
中國人發明文字或造詞都會付予文字與詞的原始定義,
如果人人都可以任意改變定義,你何不來個"撥亂反正",
把支那改成是誇獎詞,你不過就是積非成是、人云亦云罷了!哪來的詞義變遷?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回复 34# 傅红雪九世 的帖子

誰不食人間烟火?說你有受虐傾向還不承認,
硬是搞個莫須有的詞義變遷來遮掩!
同志一詞從沒被代表,不論民間或官方使用同志一詞還
是很普遍,該使用同志一詞的時候還是用,不會被污名化。
因為同志一詞有很明確的定義,沒人會搞錯(你例外)。
舉個例:
阿扁當總統的時候,曾經用罄竹難書一詞來形容政府官員
們做過的好政績,結果引起台灣民眾的普遍不滿與指責,因
為罄竹難書一詞的原始定義是在形容壞事太多,阿扁把它
拿來形容好事。最後民進黨不得不出面承認是阿扁誤用,民
進黨為何不學你一樣把它說是詞義變遷?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回复 36# 傅红雪九世 的帖子

你認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嗎?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回复 39# 傅红雪九世 的帖子

建議你到台灣的第一件事是去找"小姐",
小姐一詞在台灣任何地方都通用,不論美麗姑娘還是妓女
都會歡迎你使用小姐一詞。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回复 42# 段誉 的帖子

我可沒生氣過,只是傳授給你一點遊台灣的小常識。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回复 44# 段誉 的帖子

哪個地方好玩是由心態決定,我問過幾個來自大陸的友人,
給我的答案是:"每個地方都有特色,都好玩。"
我一開始覺得很悶,因為我認為那是客套話。但是看見他們
那種眉開眼笑的神情之後,我終於知道心情決定了一切。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回复 48# 段誉 的帖子

見我如見鬼,相見不如懷念。祝你旅途平安愉快!


不以盲從取代自己欠缺的思考

TOP

发新话题